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45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1:28
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本申请固定支脚上端固定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底部,钢筋混凝土楼板设置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外,上下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有缓冲平台,楼梯将缓冲平台与对应钢筋混凝土楼板相连,落地支架通过浮桥与最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楼梯相连,核心筒状建筑支柱顶部连有热气球,斜向杆件将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与核心筒状建筑支柱顶部相连,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上覆盖有覆膜,上部的覆膜内侧有刚性拉索,下部的覆膜内侧有刚性悬索,刚性悬索与对应刚性拉索下端相连同步收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在保留了张拉膜优点的情况下,提出将张拉膜提升到一定高度,配合建筑体量的旋转,达到在多层建筑中,使用张拉膜的目的。

A Multilayer Tension Membrane Building

A multi-storey tensioned membrane build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support foot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re tubular building pillar.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slab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core tubular building pillar. There is a buffer platform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adjacent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slabs. The buffer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slab by the staircase. The landing sup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ircase of the lowest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through the floating bridge. Connecting, the top of the core tubular building pillar is connected with a hot balloon, and the skeleton of the tension membran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core tubular building pillar by oblique rods. The skeleton of the tension membrane mechanism is covered with a film, the inner side of the upper film is covered with a rigid cable,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film is covered with a rigid suspension, and the rigid suspen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rigid cable synchronous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ile reta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nsioning film, proposes to raise the tensioning film to a certain height and coordinate with the rotation of building volum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using the tensioning film in multi-storey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张拉膜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
技术介绍
张拉膜结构是指通过拉索将膜材料张拉于结构上而形成的,张拉膜结构也可称为张拉式索膜结构,是由稳定的空间双曲张拉膜面、支承桅杆体系、支承索和边缘索等构成的结构体系。张拉膜结构由于具有形象的可塑性和结构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适应性,所以此种方式的应用极其广泛。张拉膜结构又可分为索网式、脊索式等。张拉膜结构体系富于表现力、结构性能强,但造价稍高,施工要求也高,且多层建筑中少用张拉膜结构作为屋顶,因为其受杆件受力特点所限,但是张拉膜技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好处,运输方便,便于折叠,轻薄美观,因此申请人设计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在保留了张拉膜优点的情况下,提出将张拉膜提升到一定高度,配合建筑体量的旋转,达到在多层建筑中,使用张拉膜的目的,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包括张拉膜机构、刚性悬索、刚性拉索、斜向杆件、核心筒状建筑支柱、钢筋混凝土楼板、浮桥、扶手、楼梯、缓冲平台、固定支脚、热气球和落地支架,所述固定支脚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固定支脚上端固定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设置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外,上下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有缓冲平台,所述楼梯将缓冲平台与对应钢筋混凝土楼板相连,所述落地支架通过浮桥与最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楼梯相连,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顶部连有2-3个热气球,所述张拉膜机构有3-4个且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斜向杆件将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与核心筒状建筑支柱顶部相连,所述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上覆盖有覆膜,上部的覆膜内侧有刚性拉索,下部的覆膜内侧有刚性悬索,所述刚性悬索与对应刚性拉索下端相连同步收放,通过收起刚性悬索和刚性拉索将覆膜收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有2-6层,本申请结构为多层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外设置有透气窗,每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对应1-4个透气窗,设置透气窗主要用于内部结构透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顶部为瞭望台,瞭望台可供人们在其上尽量观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楼梯的外侧边缘上配套扶手,设置扶手便于人上楼。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桥由伸缩支架和泡沫浮板,各泡沫浮板之间通过伸缩支架相连,浮桥主要采用以上伸缩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拉膜机构的覆膜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水图层、UV阻隔层、纤维层和防晒黑胶层,膜材料上涂有防水图层、UV阻隔、高密纤维、防晒黑胶,并且杆件加固设计。可以防雨防风防晒,非常适用于热带海滨城市发展旅游业使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利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与张拉结构的预应力自平衡体系设计的建筑空间,可以提供海边瞭望,娱乐休息的功能。便于运输与施工,同时设计的薄膜材料上涂有防水图层、UV阻隔、高密纤维、防晒黑胶,并且杆件加固设计。可以防雨防风防晒,非常适用于热带海滨城市发展旅游业使用,且在无风是打开,可以减轻建筑自身的重量,达到灵活移动的目的。有风时,可折叠的设计,使得其可以迅速被收起,应对多变的天气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覆膜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浮梯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浮梯示意图二;图中1、覆膜;2、刚性悬索;3、刚性拉索;4、斜向杆件;5、核心筒状建筑支柱;6、钢筋混凝土楼板;7、浮桥;8、扶手;9、楼梯;10、缓冲平台;11、固定支脚;12、瞭望台;13、热气球;14、伸缩支架;15、泡沫浮板;16、透气窗;17、落地支架;18、防水图层、19、UV阻隔层;20、纤维层;21、防晒黑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在保留了张拉膜优点的情况下,提出将张拉膜提升到一定高度,配合建筑体量的旋转,达到在多层建筑中,使用张拉膜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包括张拉膜机构、刚性悬索2、刚性拉索3、斜向杆件4、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钢筋混凝土楼板6、浮桥7、扶手8、楼梯9、缓冲平台10、固定支脚11、热气球13和落地支架17,所述固定支脚11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固定支脚11上端固定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6设置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外,上下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之间有缓冲平台10,所述楼梯9将缓冲平台10与对应钢筋混凝土楼板6相连,所述落地支架17通过浮桥7与最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楼梯9相连,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连有2-3个热气球13,所述张拉膜机构有3-4个且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斜向杆件4将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与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相连,所述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上覆盖有覆膜1,上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拉索3,下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悬索2,所述刚性悬索2与对应刚性拉索3下端相连同步收放,通过收起刚性悬索2和刚性拉索3将覆膜1收起。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如图1-5的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包括张拉膜机构、刚性悬索2、刚性拉索3、斜向杆件4、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钢筋混凝土楼板6、浮桥7、扶手8、楼梯9、缓冲平台10、固定支脚11、热气球13和落地支架17,所述固定支脚11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固定支脚11上端固定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6设置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外,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有2-6层,本申请结构为多层结构可根据需要设置,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外设置有透气窗15,每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对应1-4个透气窗,设置透气窗主要用于内部结构透气,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为瞭望台12,瞭望台可供人们在其上尽量观景,上下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之间有缓冲平台10,所述楼梯9将缓冲平台10与对应钢筋混凝土楼板6相连,每个楼梯9的外侧边缘上配套扶手8,设置扶手便于人上楼,所述落地支架17通过浮桥7与最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楼梯9相连,所述浮桥7由伸缩支架14和泡沫浮板15,各泡沫浮板之间通过伸缩支架相连,浮桥主要采用以上伸缩式结构,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连有2-3个热气球13,所述张拉膜机构有3-4个且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斜向杆件4将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与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相连,所述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上覆盖有覆膜1,上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拉索3,下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悬索2,所述刚性悬索2与对应刚性拉索3下端相连同步收放,通过收起刚性悬索2和刚性拉索3将覆膜1收起,所述张拉膜机构1的覆膜由外到内依次为防水图层、UV阻隔层、纤维层和防晒黑胶层,膜材料上涂有防水图层、UV阻隔、高密纤维、防晒黑胶,并且杆件加固设计。可以防雨防风防晒,非常适用于热带海滨城市发展旅游业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包括张拉膜机构、刚性悬索(2)、刚性拉索(3)、斜向杆件(4)、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钢筋混凝土楼板(6)、浮桥(7)、扶手(8)、楼梯(9)、缓冲平台(10)、固定支脚(11)、热气球(13)和落地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脚(11)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固定支脚(11)上端固定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6)设置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外,上下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之间有缓冲平台(10),所述楼梯(9)将缓冲平台(10)与对应钢筋混凝土楼板(6)相连,所述落地支架(17)通过浮桥(7)与最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楼梯(9)相连,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连有2‑3个热气球(13),所述张拉膜机构有3‑4个且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斜向杆件(4)将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与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相连,所述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上覆盖有覆膜(1),上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拉索(3),下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悬索(2),所述刚性悬索(2)与对应刚性拉索(3)下端相连同步收放,通过收起刚性悬索(2)和刚性拉索(3)将覆膜(1)收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张拉膜建筑,包括张拉膜机构、刚性悬索(2)、刚性拉索(3)、斜向杆件(4)、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钢筋混凝土楼板(6)、浮桥(7)、扶手(8)、楼梯(9)、缓冲平台(10)、固定支脚(11)、热气球(13)和落地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脚(11)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固定支脚(11)上端固定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6)设置在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外,上下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之间有缓冲平台(10),所述楼梯(9)将缓冲平台(10)与对应钢筋混凝土楼板(6)相连,所述落地支架(17)通过浮桥(7)与最下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6)的楼梯(9)相连,所述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连有2-3个热气球(13),所述张拉膜机构有3-4个且等角度绕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中心线一周设置,所述斜向杆件(4)将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与核心筒状建筑支柱(5)顶部相连,所述张拉膜机构的骨架上覆盖有覆膜(1),上部的覆膜(1)内侧有刚性拉索(3),下部的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录平臧言礼周霞菊陈启勇王俊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