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04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包括框架主体、廊架顶棚;所述廊架顶棚分为四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透明顶棚、太阳能板、第一拱形横梁、降温喷雾装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柱、第二拱形横梁,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侧支撑柱底部设置可锁定的滑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较为全面,生态景观廊架不但只有观赏性,廊架植物遮阳效果较好;具有太阳能供电照明功能廊架中廊柱一端固定在地下,另一端设置滚轮,可以自由改变可用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遮阳、冬暖夏凉、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等多功能协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景观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
技术介绍
在园林景观中,景观廊架是一景观构筑物,组织视线、引导人流,提供使用者遮阳、避雨、休憩。但目前常见的公园廊架,功能较为单一,实用性较低,夏季休憩较热,且遮阳效果较差,冬季四面透风较冷,照明设备能耗较高。廊架是近现代公共场所建造中常常出现。例如,花园、公园的建设、小区内设施建设、酒店装饰,以及展览场馆的建设中,都会出现廊架。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廊架都是利用木头通过螺钉钉接而成,或是通过水泥、钢筋浇筑而成。其中在室外的廊架在夜间使用时需要增加灯光的发光装置来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因此,常常需要在建造时就铺设好地埋线,通过外接线缆进行供电。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公园等公共设施也在完善,大量的廊架被建设起来,特别是在晚上,廊架通电后形成的夜景也成为一种风景线。然而,在美丽夜景下,大量的电力被消耗,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现有的廊架大都没有遮阳挡雨装置,或是设有遮阳避雨构筑物,但效果较差仍满足不了游客需求。此外,目前公园中常见的廊架大都采用传统的固定式廊架技术,可用面积和结构无法变动;现有公园廊架技术功能较为单一,或是只具有照明功能,或是结合攀爬植物只具有较强观赏性,但无法满足公园廊架经济多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从经济节能,实用美观角度出发,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协同的公园廊架结构,同时解决现廊架存在的耗电、遮阳挡雨功能无法满足要求、廊柱固定在地下、面积和结构无法变动、功能较为单一等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包括框架主体、廊架顶棚;所述廊架顶棚分为四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透明顶棚、太阳能板、第一拱形横梁、降温喷雾装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柱、第二拱形横梁,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侧支撑柱底部设置可锁定的滑轮结构。进一步的,框架主体上安装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板;支撑柱为中空结构,其内安装有缆线,该缆线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板,另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埋设在地表以下。更进一步的,框架主体内安装灯光设备,该灯管设备与蓄电池连接。进一步的,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用水泥进行筑基。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是公园廊架。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顶棚是可伸缩透明顶棚。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廊架伸缩控制系统,所述廊架伸缩控制系统与所述可伸缩透明顶棚连接。进一步的,廊架通道两侧,两侧横梁和地面处均设置有尺寸大小合适的可拆卸玻璃幕墙卡槽。进一步的,另一侧支撑柱采用木纹铝合金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廊架顶部全部铺设有太阳能板,可根据用电需求量计算太阳能板面积大小,纳入廊架设计中,同时太阳能板还具有较好的遮阳效果。2)廊架通道两侧,包括两侧横梁和地面处均设置有尺寸大小合适的可拆卸玻璃幕墙卡槽,可根据季节或气候情况安装或拆除(保存备用),具有较好遮风挡雨效果。3)顶部设有降温喷雾装置,可配合玻璃幕墙使用降低廊架开放程度,降低能耗,满足夏季乘凉需求。4)右侧廊柱采用木纹铝合金材质,是一种金属绿色环保材料,与传统木质材料相比,重量较轻,在滑轮承重范围之内,使得廊架顶棚具有伸缩功能,可根据需求灵活改变使用面积,同时木纹设计与左侧两个传统木质廊柱视觉统一,逼真自然,弥补了传统廊架耐久性差的通病,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5)具有遮阳、冬暖夏凉、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等多功能协同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的局部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右视图。图中,1.顶棚,2.太阳能板,3.降温喷雾结构,4.管线,5.固定物,6.蓄电池,7.廊体,8.灯光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包括框架主体、廊架顶棚;所述廊架顶棚分为四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透明顶棚、太阳能板、第一拱形横梁、降温喷雾装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柱、第二拱形横梁,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侧支撑柱底部设置可锁定的滑轮结构。在此实施例中,框架主体上安装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板,附图中未做展示;支撑柱为中空结构,其内安装有缆线,该缆线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板,另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埋设在地表以下。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框架主体内安装灯光设备8,该灯管设备8与蓄电池连接。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用水泥进行筑基。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是公园廊架。在此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顶棚是可伸缩透明顶棚。在此实施例中,还包括廊架伸缩控制系统,所述廊架伸缩控制系统与所述可伸缩透明顶棚连接。在此实施例中,廊架通道两侧,两侧横梁和地面处均设置有尺寸大小合适的可拆卸玻璃幕墙卡槽。在此实施例中,另一侧支撑柱采用木纹铝合金材质。本技术功能较为全面,生态景观廊架不但只有观赏性,廊架植物遮阳效果较好;具有太阳能供电照明功能廊架中廊柱一端固定在地下,另一端设置滚轮,可以自由改变可用空间,本技术具有遮阳、冬暖夏凉、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等多功能协同的优点。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廊架顶棚;所述廊架顶棚分为四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透明顶棚、太阳能板、第一拱形横梁、降温喷雾装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柱、第二拱形横梁,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侧支撑柱底部设置可锁定的滑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廊架顶棚;所述廊架顶棚分为四层,由外到内依次为透明顶棚、太阳能板、第一拱形横梁、降温喷雾装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柱、第二拱形横梁,一侧支撑柱伸入地面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侧支撑柱底部设置可锁定的滑轮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其特征在于:框架主体上安装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板;支撑柱为中空结构,其内安装有缆线,该缆线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板,另一端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埋设在地表以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协同廊架,其特征在于:框架主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贤史东伟肖凯丽李苏豫杨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夏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