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进文专利>正文

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36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包括两个梯架与若干个踏杆,其特征在于各梯架的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通孔,以使各踏杆伸通,各踏杆的两端的弯铆端分别抵住两梯架外侧壁外表面,踏杆与两梯架的内侧壁及外侧壁内表面接触处设成扩孔的凸环部,以使三个凸环及一弯铆端夹固各梯架的两侧壁,而形成稳固的组合结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尤指有关踏杆与梯架间以卡扣之方式的组合结构。一般传统的金属梯的梯架与踏杆的固定方式多用螺丝与螺帽的螺固方式。螺固方式虽然组合方便,但常受外力作用,容易造成松脱现象,而且对整个梯具而言,也增加了组配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螺固方式的缺点,作一整体性的改善,即利用铆扣及扩孔等技术,使梯具的各踏杆的两端分别与二梯架作卡扣的组合,不但能确保梯架与踏杆间的固定状态,而且不须借用其他固定的组配件。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包括两个梯架,数根踏杆,其特征在于各梯架的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各踏杆的断面外形轮廓相等的等间隔通孔,以便使各踏杆穿通,各踏杆的两端制成弯铆端并且抵扣各梯架的外侧壁外表面,各踏杆与各梯架的内侧壁内、外表面及外侧壁外表面接触处分别设成因扩孔形成的凸环。各踏杆的两端部分别伸入两梯架,且各梯架的面向内的侧壁与面向外的侧壁分别接受因踏杆被扩孔所形成的三凸环与被铆制所形成的一弯铆端抵扣,而使踏杆与梯架固定一起。本技术的优点是踏杆与梯架间的抵卡固定不需其他组件,固定效果极佳且有良好的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举一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使用的梯架与踏杆组合一起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其中踏杆为中空管形杆,两个梯架为中空长形架体,其上设有等间距的通孔于各梯架的外侧壁与内侧壁的中间部位。各该等通孔的形状相同于各踏杆的断面外形轮廓,以便使各踏杆之两端伸入其间,并伸出一短距离。于各踏杆靠近两端处,分别相对设有一凸环,该凸环是利用扩孔技术加工而成,用以分别抵住各梯架之内侧壁的外表面。由图1可清楚看出踏杆的两端各被制成有一弯铆端,用以抵住各梯架的外侧壁外表面。图2为组合后的梯架的踏杆的端部剖视示意图。其中除了显示踏杆的凸环抵住梯架的内侧壁外表面与踏杆末端被制成的弯铆端抵住梯架的外侧壁外表面外,踏杆分别与梯架的外侧壁内表面及内侧壁内表面接触处又各被设成一因扩孔加工而形成的凸环及。因此,借由凸环与凸环两者来夹固梯架的内侧壁及弯铆端与凸环两者来夹固梯架的外侧壁,使得踏杆稳固在梯架上。由于示意图仅表示梯具中的一段作为说明来用,图中所示梯架与踏杆之外形轮廓也是举出一例,因此,其他适当的梯架与踏杆的外形轮廓均可应用本技术的组合结构。下面对附图加以说明图1为梯架与踏杆组合的部分立体示意图。图2为梯架与踏杆组合后的端部剖视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包括两个梯架,数根踏杆,其特征在于各梯架的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各踏杆的断面外形轮廓相同的等间隔通孔,各踏杆的两端制成弯铆端并且抵扣各梯架的外侧壁外表面,各踏杆与各梯架的内侧壁内、外表面及外侧壁外表面接触处分别设成因扩孔形成的凸环,各踏杆的两端部分别伸入两梯架,且各梯架的面向内的侧壁与面向外的侧壁分别接受因踏杆被扩孔所形成的三凸环与被铆制所形成的一弯铆端抵扣。专利摘要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包括两个梯架与若干个踏杆,其特征在于各梯架的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等间距的通孔,以使各踏杆伸通,各踏杆的两端的弯铆端分别抵住两梯架外侧壁外表面,踏杆与两梯架的内侧壁及外侧壁内表面接触处设成扩孔的凸环部,以使三个凸环及一弯铆端夹固各梯架的两侧壁,而形成稳固的组合结构。文档编号E06C1/02GK2253388SQ95201258公开日1997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叶进文 申请人:叶进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杆与梯架的组合结构,包括两个梯架,数根踏杆,其特征在于各梯架的左右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各踏杆的断面外形轮廓相同的等间隔通孔,各踏杆的两端制成弯铆端并且抵扣各梯架的外侧壁外表面,各踏杆与各梯架的内侧壁内、外表面及外侧壁外表面接触处分别设成因扩孔形成的凸环,各踏杆的两端部分别伸入两梯架,且各梯架的面向内的侧壁与面向外的侧壁分别接受因踏杆被扩孔所形成的三凸环与被铆制所形成的一弯铆端抵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进文
申请(专利权)人:叶进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