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125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炉体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包括炉体及设于炉体一侧的电机罩,通过合理的设置导风机构,使得出风均匀,使得加工工件表面受风均匀,冷却均匀,有效防止加工工件变形。

A Air Conducting Structure of Gas Quenching Furna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production field of pressure furnace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ventilation structure of gas quenching furnace, including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motor cover on one side of the furnace body. By reasonably setting the ventilation mechanism, the ventilation is uniform, the surface of the workpiece is uniformly ventilated, the cooling is uniform,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workpiece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炉体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气淬炉主要应用于高速钢、工具钢、模具钢,合金结构钢等材料的高压气淬,在气淬炉中充满氮气,通过使工件在气淬炉中快速冷却,实现对工件的淬火。现有的气淬内多充满高压氮气,冷却时,通过内部的导风装置将气体吹向工件,但是传统的导风装置出风不均匀,容易导致加工工件只能部分受风,冷却较不均匀,易使加工工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包括炉体及设于炉体一侧的电机罩,其中,所述炉体包括内筒体及环套内筒体的外筒体;所述电机罩包括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所述电机罩在其靠近炉体一端焊接有电机罩外圈,所述电机罩外圈与炉体焊接;所述炉体靠近电机罩外圈位置焊接有大环板,所述大环板外周贴近炉体内壁位置均匀连接有有多个导风管,导风管将大环板两侧连通;所述大环板中部开有连接孔,连接孔边缘焊接有立圈,所述立圈伸向电机罩一侧,所述立圈外侧的炉体内焊接有多条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炉体内壁向立圈方向均匀向内侧螺旋设置,且导风管的连接口处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所述大环板中部的连接孔处连接有伸入立圈内侧的叶轮进气管,所述叶轮进气管包括锥形筒部及连接于锥形筒部前端的风机连接筒。所述电机罩外圈包括筒形的外圈本体及一体连接于外圈本体内壁的环形内凸台,所述外圈本体的外壁与炉体的内筒体及外筒体分别焊接固定,外圈本体端部与电机罩的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分别焊接固定,所述环形内凸台内壁末端焊接有内平环,且内平环的内缘与立圈轮廓相平齐。所述大环板在其于导风管连接处设有螺帽部,导风管对应设置与螺帽部相配合的螺纹部。所述叶轮进气管的锥筒部末端焊接有连接法兰部,连接法兰部与大环板远离电机罩一侧贴近并通过螺栓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的设置导风机构,使得出风均匀,使得加工工件表面受风均匀,冷却均匀,有效防止加工工件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炉体一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大环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电机罩,3.内筒体,4.外筒体,5.电机内罩,6.电机外罩,7.电机罩外圈,8.大环板,9.导风管,10.立圈,11.导流板,12.锥形筒部,13.风机连接筒,14.环形内凸台,15.内平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炉体1及设于炉体一侧的电机罩2,其中,所述炉体包括内筒体及环套内筒体3的外筒体4;所述电机罩包括电机内罩5及电机外罩6,所述电机罩在其靠近炉体一端焊接有电机罩外圈7,所述电机罩外圈与炉体焊接;所述电机罩外圈包括筒形的外圈本体及一体连接于外圈本体内壁的环形内凸台14,所述外圈本体的外壁与炉体的内筒体及外筒体分别焊接固定,外圈本体端部与电机罩的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分别焊接固定,所述环形内凸台内壁末端焊接有内平环15,且内平环的内缘与立圈轮廓相平齐。电机罩外圈通过与炉体的内筒体及外筒体焊接,将炉体的内筒体及外筒体固定,电机罩外与电机罩的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焊接,将电机罩的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固定。内平环向下侧延伸,其用于与导流板焊接固定,使得导流板固定稳固。炉体的内筒体及外筒体、电机罩的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之间均形成隔热腔,隔热腔可通入水作为隔热介质。所述炉体靠近电机罩外圈位置焊接有大环板8,所述大环板外周贴近炉体内壁位置均匀连接有有多个导风管9,导风管将大环板两侧连通;所述大环板中部开有连接孔,连接孔边缘焊接有立圈10,所述立圈伸向电机罩一侧,所述立圈外侧的炉体内焊接有多条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沿炉体内壁向立圈方向均匀向内侧螺旋设置,且导风管的连接口处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大环板中部的连接孔连接叶轮进气管,导流板的四周分别与炉体内壁,大环板立圈焊接固定,使得相邻的隔流板之间配合大环板及炉体分别形成独立的导流通道,而导流通道的末端均连通导风管将气流导出;立圈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固定导流板,另一方面将叶轮进气管与各导流通道分隔开,防止互相干扰。所述大环板中部的连接孔处连接有伸入立圈内侧的叶轮进气管,所述叶轮进气管包括锥形筒部12及连接于锥形筒部前端的风机连接筒13。叶轮固定于电机罩内部,并通过叶轮旋转带动气体流动,风机连接筒与旋转叶轮的入气口连接,使得气体由炉体内腔经叶轮进气管进入电机罩内腔,而锥筒部为进入旋转叶轮的气体导流;大环板将其两侧的空间分隔,旋转叶轮的出气端导出空气后,气流沿着多条导风流板与大环板形成的导流通道进入导风管,导风管伸入炉体内部,且环绕陆地内部均匀设置,分别出风,使得工件受到的冷却风均匀,便于工件均匀冷却,防止变形。优选的,导风管一端连通电机罩内腔,另一方端伸入炉体内待加工工件位置附件;导风管的一种固定方式为,大环板在其于导风管连接处设有螺帽部,导风管对应设置与螺帽部相配合的螺纹部。优选的,叶轮进气管的可以直接通过筒体与旋转叶轮的入气口连接,也可以为叶轮进气管的锥筒部末端焊接有连接法兰部,连接法兰部与大环板远离电机罩一侧贴近并通过螺栓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及设于炉体一侧的电机罩,其中,所述炉体包括内筒体及环套内筒体的外筒体;所述电机罩包括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所述电机罩在其靠近炉体一端焊接有电机罩外圈,所述电机罩外圈与炉体焊接;所述炉体靠近电机罩外圈位置焊接有大环板,所述大环板外周贴近炉体内壁位置均匀连接有有多个导风管,导风管将大环板两侧连通;所述大环板中部开有连接孔,连接孔边缘焊接有立圈,所述立圈伸向电机罩一侧,所述立圈外侧的炉体内焊接有多条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炉体内壁向立圈方向均匀向内侧螺旋设置,且导风管的连接口处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所述大环板中部的连接孔处连接有伸入立圈内侧的叶轮进气管,所述叶轮进气管包括锥形筒部及连接于锥形筒部前端的风机连接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淬炉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及设于炉体一侧的电机罩,其中,所述炉体包括内筒体及环套内筒体的外筒体;所述电机罩包括电机内罩及电机外罩,所述电机罩在其靠近炉体一端焊接有电机罩外圈,所述电机罩外圈与炉体焊接;所述炉体靠近电机罩外圈位置焊接有大环板,所述大环板外周贴近炉体内壁位置均匀连接有有多个导风管,导风管将大环板两侧连通;所述大环板中部开有连接孔,连接孔边缘焊接有立圈,所述立圈伸向电机罩一侧,所述立圈外侧的炉体内焊接有多条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炉体内壁向立圈方向均匀向内侧螺旋设置,且导风管的连接口处位于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所述大环板中部的连接孔处连接有伸入立圈内侧的叶轮进气管,所述叶轮进气管包括锥形筒部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月鸣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