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箱体型结构中,其盖板体积大且较重,盖板下降收合时极易发生下降过快导致的使用者手指夹伤或箱体损坏,这一问题对于力量较弱的使用者尤为突出,这就需要用到用于对盖板下冲力进行缓冲的缓降器,而缓降器中往往需要用到与盖板直接碰撞的顶碰结构,现有的顶碰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顶碰结构中的触碰盘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及变形,现有的触碰盘与缓降杆的连接方式使得触碰盘的拆卸较为困难,一旦出现触碰盘磨损过大的现象,就只能将整个顶碰结构进行更换,大大增加了维护费用;其次,现有的触碰盘与缓降杆的连接方式使得触碰盘在频繁碰撞过程中容易脱落,从而达不到缓降的目的,进而对使用者造成损伤,从而导致盖板的安全性大打折扣。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具有连接稳定,拆装便捷等优点,在提高了缓降器使用稳定性的同时,也降低了其维护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为了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缓降杆(13);以及穿套于缓降杆(13)之上的回复弹簧(14),其中,缓降杆(13)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触碰盘(131),回复弹簧(14)的顶端与触碰盘(131)的下表面保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缓降杆(13);以及穿套于缓降杆(13)之上的回复弹簧(14),其中,缓降杆(13)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触碰盘(131),回复弹簧(14)的顶端与触碰盘(131)的下表面保持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特征在于,触碰盘(131)的下表面一体式地形成有从上至下同心设置的第一轴套(132)与第二轴套(133),第二轴套(133)的半径小于第一轴套(132)的半径,从而使得第二轴套(133)与第一轴套(132)的外周连接处形成有台阶状的外轴肩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轴套(133)的内径大于第一轴套(132)的内径,从而使得第二轴套(133)与第一轴套(132)的内周连接处形成有台阶状的内轴肩部(132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轴肩部(1321)内设有第一内密封圈(1322)。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缓降器的顶碰结构,其特征在于,缓降杆(13)的内部嵌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弹性芯体(134),缓降杆(13)的顶部深入至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正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