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48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包括主梁、驱动轮、支撑轮和中间横梁。所述主梁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相对的两条边为弧形梁,另外相对的两条边为直线形梁;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安装有一个驱动轮,且该驱动轮位于弧形梁的重心位置;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支撑轮,这些支撑轮分布于驱动轮的两侧;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梁的两条弧形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梁组件产生挠性变形较小,以悬挂较大尺寸的门体;另一方面,该旋转梁组件上的支点受力均匀,使得旋转稳定,不易产生噪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旋转门领域,特别涉及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
技术介绍
自动旋转门因其直径大、单位时间通过的人数多、防风抗风性能好、美 观气派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图1为现有技术中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旋转梁组件包括主梁105、驱动轮101、从动轮102、中间横梁103和平滑门支撑 梁104。所述主梁105为矩形框架结构,其下表面与旋转翼安装环的上表面连 接,由于旋转翼安装环的下表面上悬桂旋转翼,因此当主梁105在驱动轮的 驱动下旋转时,可以带动旋转翼旋转。所述驱动轮101的个数为两个,位于主梁105上相对的两个角,用于在 驱动装置的控制下沿圓形导轨滚动,驱动主梁105旋转。所述从动轮102的个数为两个,位于主梁105上相对的另两个角,用于 沿圆形导轨滚动,对主梁10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中间横梁103位于主梁105的对称轴上,由两根独立的梁组成,对 主梁105的结构起支撑作用。所述平滑门支撑梁104与中间横梁103成一个斜角,主要用于在下部悬 挂平滑门。可见,现有技术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由于主梁为矩形框架结构, 在圓形轨道上只能有四个支点,即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如果悬桂尺寸 较大的旋转翼和平滑门,会使主梁产生较大的挠性变形,从而限制了所悬挂的门体的尺寸;另一方面,主梁在圓形轨道上的四个支点受力不均匀,将使 主梁的旋转不够稳定,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 该旋转梁组件产生挠性变形较小,以悬挂较大尺寸的门体;另一方面,该旋 转梁组件上的支点受力均匀,使得旋转稳定,不易产生噪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关键在于,该旋转梁组件包括主梁、驱 动轮、支撑轮和中间横梁;所述主梁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相对的两条边为弧形梁,另外相对的两条边 为直线形梁;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安装有一个驱动轮,且该驱动轮位于弧形梁的重 心位置;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支撑^",这些支撑轮分布 于驱动4仑的两侧;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梁的两条弧形梁上。较佳地,所述中间横梁为两根,并平行排列,其中每根中间横梁的截面都 为I字形。较佳地,两根中间横梁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 上还吊挂有平滑门支撑梁。较佳地,该旋转梁组件中还包括四根辐条,每根辐条的一端连接主梁的弧 形梁,另一端连接中间横梁,且每两根辐条为一组位于一条直线上。较佳地,所述主梁的两条直线形梁由辐条实现。可见,本技术中的旋转梁组件中,主梁具有至少六个支点,将产生 较小的挠性变形,可以悬桂尺寸较大的门体。另一方面,由于弧形梁的重心 位置是受力最大的位置,因此将驱动轮安装在此位置,再将支撑轮安装在驱 动轮两侧的位置,可以使每个轮的受力均匀,从而使得旋转稳定,不易产生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 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主 梁、驱动轮201、支撑轮202和中间横梁205。上述主梁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相对的两条为弧形梁203,另外相对的两 条边为直线形梁204。上述每条弧形梁203上都安装有一个驱动轮201,驱动轮201的安装位 置位于所在弧形梁203的重心。上述每条弧形梁203上还安装有两个支撑轮 204,分别位于驱动轮201的两侧。因此本技术中的旋转梁组件中,主梁具有六个支点,将产生较小的 挠性变形,可以悬挂尺寸较大的门体。另一方面,由于弧形梁203的重心位 置是受力最大的位置,因此将驱动轮201安装在此位置,再依据通用力学原 理计算得出支撑轮202安装在驱动轮201两侧的位置,可以使每个轮的受力 均匀,从而使得旋转稳定,不易产生噪音。上述支撑轮的个数也可以大于两 个。上述每条直线形梁204都采用辐条实现,这是因为直线形梁204的主要 作用是支撑,辐条的结构简单,但能很好的起到支撑的作用,因此采用辐条 来实现直线形梁204可以在实现支撑功能的基础上,节省材料,安装起来也 很方便。上述中间横梁205包括两根,这两根中间横梁205平行排列,并通过连接板(图2中未示出)与主梁上的弧形梁203连接。每根中间横梁205的截 面都为I字形,这种截面使得中间横梁205的抗弯模量大大提高,从而增加 了旋转梁的刚性。为进一步减小下挠度,上述两根中间横梁205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连接 板210,这些连接板210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悬挂平滑门支撑梁(图2中未示 出)。可见,在本技术中,将中间横梁205和平滑门支撑梁安装在了同 一位置。为稳固中间横梁205和主梁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旋转梁组件中还 包括四根起支撑和连接作用的辐条206-209,这些辐条的一端与主梁的弧形 梁203连接,另一端与中间横梁205连接,并且辐条206和207为一组位于 一条直线上,辐条208和209为一组位于一条直线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梁组件包括主梁、驱动轮、支撑轮和中间横梁;所述主梁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相对的两条边为弧形梁,另外相对的两条边为直线形梁;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安装有一个驱动轮,且该驱动轮位于弧形梁的重心位置;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支撑轮,这些支撑轮分布于驱动轮的两侧;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梁的两条弧形梁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梁为两根, 并平行排列,其中每根中间横梁的截面都为I字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梁组件,其特征在于,两4艮中间横梁之间连接 有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上还吊挂有平滑门支撑梁。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梁组件中还包括 四根辐条,每根辐条的一端连接主梁的弧形梁,另一端连接中间横梁,且每两 根辐条为一组位于一条直线上。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两条直线形 梁由辐条实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包括主梁、驱动轮、支撑轮和中间横梁。所述主梁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相对的两条边为弧形梁,另外相对的两条边为直线形梁;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安装有一个驱动轮,且该驱动轮位于弧形梁的重心位置;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支撑轮,这些支撑轮分布于驱动轮的两侧;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梁的两条弧形梁上。本技术提供的旋转梁组件产生挠性变形较小,以悬挂较大尺寸的门体;另一方面,该旋转梁组件上的支点受力均匀,使得旋转稳定,不易产生噪音。文档编号E06B3/90GK201250583SQ200820134950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石建立 申请人: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旋转门的旋转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梁组件包括:主梁、驱动轮、支撑轮和中间横梁; 所述主梁为四边形结构,其中相对的两条边为弧形梁,另外相对的两条边为直线形梁; 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安装有一个驱动轮,且该驱动轮位于弧形 梁的重心位置;所述主梁的每条弧形梁上还安装有至少两个支撑轮,这些支撑轮分布于驱动轮的两侧; 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梁的两条弧形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必盛自动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