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机构精密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044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龙门机构精密机床,该机床包括刀具组、滑动升降架组、龙门架组、换刀盘和底座组,所述刀具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上,所述滑动升降架组滑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组,刀具组的滑动方向与滑动升降架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龙门架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组;所述刀具组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床占地面积小、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合理,设置三维滑动刀头可以实现加工部件不同部位的加工,节省加工时间,设置的自动换刀盘可以配合刀具实现自动切换刀具,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进而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

Precision Machine Tool for Gantry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龙门机构精密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涉及龙门机构精密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加工机床领域中,数控车床是机床行业的主流产品,日前我国高性能数控车床的数量和品种,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如我国的轴承制造专业厂,车轴承滚子的高效数控车床还是非常急需的。目前使用的车床主要包括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其结构主要由主轴箱、交换齿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光杠、丝杠、床身、床脚和冷却装置等构成。目前的车床主轴箱为单主轴单切削系统,只能加工单个工件,同时为侧向装配在床身上,车床所占空间大,工件加工时需要人工切换刀具,不仅人力成本高,消耗过多工时;同时加工产生的废屑易累积在床身上,特别是运动轨道中,需消耗人工对机床进行定期清理,如不及时清理易对床身造成损伤,影响机床精度;另外大多数的机床的底座设计不够自动和稳定,多采用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机体的自身重量进行限位,进而采用少数的螺栓进行固定,此安装方法不仅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在加工过程中因其产生的振动对加工的精度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高精度高速加工车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龙门机构精密机床,车床主轴与操作工位正向布局,减少车床占地面积,方便操作,设置三维滑动刀头可以实现被加工部件不同部位的同步加工,节省加工时间,而设置的自动换刀盘可以配合刀具实现自动切换刀具,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另外设置的底座组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以沿滑轨移动的操作平台,能有效自动调控加工工件的位置,达到提高精度的要求,而且在底座外设座架、座架可以增加底盘的重量,并通过底座和座架的调节可以有效控制底座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设置于所述物料承载组件上机床的加工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车床占地面积小、加工精度高、结构合理,同时节省人力成本、加工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刀具组、滑动升降架组、龙门架组、换刀盘和底座组,所述刀具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上,所述滑动升降架组滑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组,刀具组的滑动方向与滑动升降架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龙门架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组;所述刀具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的刀头装置。优选的,所述滑动升降架组包括滑动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多个第一滑块和多个第二滑块,所述滑动架的后侧壁下部通过不同的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滑动架的后侧壁上部通过不同的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优选的,所述龙门架组包括龙门架主体、X轴丝杆、通心固定块、第一螺母件、支撑块和承托件,所述龙门架主体凹设有凹槽,所述X轴丝杆通过所述通心固定块和支撑块定位在所述凹槽内,X轴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通心固定块和支撑块,所述第一螺母件螺接于所述X轴丝杆外侧,所述第一滑轨装设于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在凹槽的上方,所述承托件固定在所述龙门架主体并位于第二滑轨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换刀盘包括齿轮式圆盘、圆盘套、动力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齿轮式圆盘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圆盘套套设于所述齿轮式圆盘外侧,齿轮式圆盘设有用于容设外界的刀具的多个缺口槽,多个缺口槽围绕驱动轴设置,缺口槽自齿轮式圆盘的外缘凹设而成,圆盘套将刀具挡止在缺口槽内,圆盘套设有用于显露缺口槽内的刀具的让位开口。优选的,所述底座组包括操作台、底座、座架和多个第三滑块,所述底座上设有彼此平行的两个第三滑轨,所述操作台通过多个第三滑块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第三滑轨上,所述底座装设在所述座架上。优选的,所述刀头装置包括夹刀筒、刀具架和第四滑块,所述夹刀筒装设于所述刀具架内,外界的刀具固定夹在所述夹刀筒上。优选的,所述滑动架包括滑动支架、第四滑轨、Z轴丝杆、第二螺母件、多个第四滑块和动力装置安装台,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台固定在所述滑动架的顶部,所述Z轴丝杆转动设置在滑动支架并位于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台下方,所述第四滑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架的两侧,所述第四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四滑轨,第四滑块和第二螺母件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刀具组。优选的,所述底座组还包括Y轴丝杆,所述Y轴丝杆的外侧螺接有第三螺母件,所述操作台下部与所述第三螺母件滑动连接;所述底座设有位于两个第三滑轨之间的固定块,所述Y轴丝杆转动设置于两个固定块上,所述第三螺母件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优选的,所述底座组的重量大于所述龙门架组的重量,所述龙门架组的重量大于刀具组和滑动升降架组的重量之和。优选的,所述龙门机构精密机床还包括外壳,所述龙门机构精密机床还包括位于外壳之外的数控仪表安装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龙门机构精密机床车床占地面积小、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合理,灵活性强。车床主轴与操作工位正向布局,减少车床占地面积,方便操作,同时设置三维滑动刀头可以实现被加工部件不同部位的同步加工,节省加工时间,而设置的自动换刀盘可以配合刀具实现自动切换刀具,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另外设置的底座组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以沿滑轨移动的操作平台,能有效自动调控加工工件的位置,达到提高精度的要求,而且在底座外套设底座架座架可以增加底盘的重量,并通过底座和座架的调节可以有效控制底座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设置于所述物料承载组件上机床的加工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刀具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刀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升降架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龙门架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换刀盘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刀具组、11-刀头装置、111-夹刀筒、112-刀具架、113-第四滑块、2-滑动升降架组、21-滑动架、22-第一滑轨、23-第二滑轨、24-第一滑块、25-第二滑块、211-滑动支架、212-第四滑轨、213-Z轴丝杆、214-第四滑块、215-动力装置安装台、216-第二螺母件、3-龙门架组、31-龙门架主体、32-X轴丝杆、33-通心固定块、34-第一螺母件、35-支撑块、36-承托件、4-换刀盘、41-齿轮式圆盘、42-圆盘套、43-动力装置、44-驱动轴、45-缺口槽、5-底座组、51-底座、52-座架、53-操作台、54-第三滑块、55-第三滑轨、56-Y轴丝杆、57-第三螺母件、58-固定块、6-外壳、7-数控仪表安装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10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龙门机构精密机床,该机床包括刀具组1、滑动升降架组2、龙门架组3、换刀盘4和底座组5,所述刀具组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2上,所述滑动升降架组2滑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组3,刀具组1的滑动方向与滑动升降架组2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龙门架组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组5;所述刀具组1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2的刀头装置11。本实施例的龙门机构精密机床结构简单新颖,通过设置三维滑动刀具组1可以实现被加工部件不同部位的同步加工,节省加工时间,而设置的自动换刀盘4可以配合刀具组1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龙门机构精密机床,其特征在于:刀具组、滑动升降架组、龙门架组、换刀盘和底座组,所述刀具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上,所述滑动升降架组滑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组,刀具组的滑动方向与滑动升降架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龙门架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组;所述刀具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的刀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龙门机构精密机床,其特征在于:刀具组、滑动升降架组、龙门架组、换刀盘和底座组,所述刀具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上,所述滑动升降架组滑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组,刀具组的滑动方向与滑动升降架组的滑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龙门架组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组;所述刀具组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的刀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机构精密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升降架组包括滑动架、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多个第一滑块和多个第二滑块,所述滑动架的后侧壁下部通过不同的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所述滑动架的后侧壁上部通过不同的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机构精密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组包括龙门架主体、X轴丝杆、通心固定块、第一螺母件、支撑块和承托件,所述龙门架主体凹设有凹槽,所述X轴丝杆通过所述通心固定块和支撑块定位在所述凹槽内,X轴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通心固定块和支撑块,所述第一螺母件螺接于所述X轴丝杆外侧,所述第一滑轨装设于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滑轨固定在凹槽的上方,所述承托件固定在所述龙门架主体并位于第二滑轨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机构精密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刀盘包括齿轮式圆盘、圆盘套、动力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齿轮式圆盘通过驱动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圆盘套套设于所述齿轮式圆盘外侧,齿轮式圆盘设有用于容设外界的刀具的多个缺口槽,多个缺口槽围绕驱动轴设置,缺口槽自齿轮式圆盘的外缘凹设而成,圆盘套将刀具挡止在缺口槽内,圆盘套设有用于显露缺口槽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何郑宗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汇高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