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920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为LixNa(3‑x)V2(PO4)3/C,其中所述x大于0且x小于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锂源、钠源、磷源、钒源和六次甲基四胺加入容器中,再添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之后将液体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于内胆中;步骤二:将步骤一内胆密封好转移至水热外衬中,后在鼓风烘箱中水热12~48h,自然冷却获得前驱体;步骤三:将碳源置于步骤二前驱体中,搅拌溶解;步骤四:将步骤三液体烘干,后研磨成粉末,在300~345℃下预烧4~5.5h,并在650~850℃下煅烧6~10.5h,自然冷却后获得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该方法制得的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材料,碳分布均匀,形貌为颗粒状,粒径较小,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钠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凭借着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对环境友好、较为理想的工作电压等优势已成为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异月新,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锂资源不足逐渐成为限制锂离子电池未来发展的致命因素。亟待寻找锂离子电池替代产品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钠与锂处于同一主族,有着相同的物化性质,且钠资源分布广泛、提取简单,相对于锂资源来说有着明显的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钠离子电池有着相似的工作原理,许多在锂离子电池性能表现优异的电极材料应用到钠离子电池时,同样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钠离子电池生产也可以直接沿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设备。磷酸钒钠锂作为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NASICON结构,是一种快离子导体材料,具有三维开放离子运输通道,有良好的离子传输性能,但是较差的导电性致使其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性能。增强电极材料导电性的最常用方式为碳材料。而电极材料与碳在微观尺度的复合均匀程度将是决定复合材料最终导电性的关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为LixNa(3‑x)V2(PO4)3/C,其中所述x大于0且x小于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碳复合磷酸钒钠锂的化学式中锂、钠、磷和钒的摩尔比称取锂源、钠源、磷源和钒源,将称取好的锂源、钠源、磷源和钒源置于容器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再添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之后将液体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内胆体积的80%;步骤二:将步骤一内胆密封好转移至水热外衬中,之后将所述水热外衬转移到185~240℃下的鼓风烘箱中水热12~48h,自然冷却获得中间液相前驱体;步骤三:称取碳源置于步骤二前驱体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为LixNa(3-x)V2(PO4)3/C,其中所述x大于0且x小于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碳复合磷酸钒钠锂的化学式中锂、钠、磷和钒的摩尔比称取锂源、钠源、磷源和钒源,将称取好的锂源、钠源、磷源和钒源置于容器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再添加去离子水,搅拌溶解,之后将液体转移至水热内胆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内胆体积的80%;步骤二:将步骤一内胆密封好转移至水热外衬中,之后将所述水热外衬转移到185~240℃下的鼓风烘箱中水热12~48h,自然冷却获得中间液相前驱体;步骤三:称取碳源置于步骤二前驱体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步骤四:将步骤三混合溶液烘干,将烘干的固体研磨成粉末,在300~345℃下预烧4~5.5h,并在650~850℃下煅烧6~10.5h,自然冷却后获得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复合磷酸钒钠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魏日兵邵俐章梦琴贲晴吴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