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53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路冷却装置,包括:温控中心,所述温控中心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连接,用于测量进入油路冷却装置的润滑油的温度;过滤装置,与温控中心连接,用于将经过温控中心的所述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冷却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处理的所述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其中,所述过滤装置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第二出口直接连接所述油路冷却装置的入口;还包括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控中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中心监测的油温控制两个出口的启闭。内部设置的温控中心,可避免温度不高的润滑油再冷却的情况,可减少能源消耗及增加润滑油的流通量,避免处理过慢,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为了资源循环利用,现有润滑油一般经过过滤系统过滤杂质后进行循环使用,但是由于经过内部动力系统等,使用后的润滑油具有较高的热量,因此再进行循环使用时,需对其进行降温处理,而现有的装置无法根据油温进行适时的冷却处理。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冷却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油路冷却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冷却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油路冷却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油路冷却装置,包括:温控中心,所述温控中心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连接,用于测量进入油路冷却装置的润滑油的温度;过滤装置,与所述温控中心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温控中心的所述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冷却装置,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处理的所述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其中,所述过滤装置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第二出口直接连接所述油路冷却装置的出口;还包括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控中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中心监测的油温控制两个出口的启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为风机冷却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之间,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储油箱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控中心、所述过滤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及所述油路冷却装置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油压表,设置在所述油路冷却装置入口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用于测量进入所述油路冷却装置的油压。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的入口与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的上端面的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冷却装置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通过过滤装置对润滑油进行过滤除杂处理,从而将润滑油进行再利用,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另外内部设置的温控中心,可避免温度不高的润滑油再冷却的情况,可减少能源消耗及增加润滑油的流通量,避免处理过慢,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油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油路冷却装置入口,2-温控中心,3-油压表,4-过滤装置,5-储油箱,6-冷却装置,61-第一出口,62-第二出口,7-油路冷却装置的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油路冷却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路冷却装置,包括:温控中心2,温控中心2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1连接,用于测量进入油路冷却装置的润滑油的温度,从而通过润滑油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优选的,当测得的润滑油的油温高于50℃时,进入冷却装置6进行冷却处理,如不高于50℃,则直接进入装置内部,无需进行冷却处理,该处理方式可在保证润滑油油温符合使用标准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过滤装置4,与温控中心2连接,用于将经过温控中心2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冷却装置6,与过滤装置4连接,用于将经过过滤装置4过滤处理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优选的,冷却装置6为风机冷却机;其中,过滤装置4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61与冷却装置6连接,第二出口62直接连接油路冷却装置的出口7,与温控中心2配合,当测得的润滑油的油温高于50℃时,经过过滤的润滑油进入冷却装置6进行冷却处理,如不高于50℃,则经过过滤的润滑油直接进入装置内部,无需进行冷却处理;还包括控制中心,与温控中心2连接,用于根据温控中心2监测的油温控制两个出口的启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储油箱5,储油箱5设置在过滤装置4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1之间,第二出口62与储油箱5连接,储油箱5可防止冷却装置6冷却不及时,后续的润滑油进入无法进入冷却装置6,其可作为润滑油的临时储存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温控中心2、过滤装置4、冷却装置6及油路冷却装置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油压表3,设置在油路冷却装置入口1与过滤装置4之间,用于测量进入油路冷却装置的油压,防止内部油压过高,从而影响过滤及冷却效果,油压表3将内部油压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可根据油压值进行适时的调节。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冷却装置6的入口与出口设置在冷却装置6的上端面的两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中心(2),所述温控中心(2)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1)连接,用于测量进入油路冷却装置的润滑油的温度;过滤装置(4),与所述温控中心(2)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温控中心(2)的所述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冷却装置(6),与所述过滤装置(4)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装置(4)过滤处理的所述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其中,所述过滤装置(4)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61)与所述冷却装置(6)连接,第二出口(62)直接连接所述油路冷却装置的出口(7);还包括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控中心(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中心(2)监测的油温控制两个出口的启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中心(2),所述温控中心(2)与油路冷却装置入口(1)连接,用于测量进入油路冷却装置的润滑油的温度;过滤装置(4),与所述温控中心(2)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温控中心(2)的所述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冷却装置(6),与所述过滤装置(4)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装置(4)过滤处理的所述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其中,所述过滤装置(4)有两个出口,第一出口(61)与所述冷却装置(6)连接,第二出口(62)直接连接所述油路冷却装置的出口(7);还包括控制中心,与所述温控中心(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控中心(2)监测的油温控制两个出口的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刚谈源钱亚刚陈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