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306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由前锁板、后锁板及设于该前锁板与后锁板间的主机械锁体组成,前锁板具有前把手,前把手包括锁壳、盖板及锁芯,盖板通过螺丝固定于锁壳上且形成密闭腔体,锁芯安设于该密闭腔体内,且通过穿过锁壳一端的换向转接杆连接主机械锁体,锁芯包括底板、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机械锁件及控制板,底板上依次设有该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控制板及机械锁件,指纹识别器设于离合组件上方,控制板与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设有机械锁件,在指纹识别器开锁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传统机械锁开锁,钥匙孔设于前把手的末端,设计简约,集成度高,同时机械锁还能锁住盖板,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

A Hand-type Fingerprint Intelligent Lo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andle fingerprint intelligent lock,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ront locking plate, a rear locking plate and a main mechanical lock body between the front locking plate and the rear locking plate. The front locking plate has a front handle. The front handle includes a lock case, a cover plate and a lock core. The cover plate is fixed on the lock case by a screw and forms a closed chamber. The lock core is installed in the closed chamber, and is arranged through a reversing connecting rod at one end of the lock case. Connect the main mechanical lock body. The lock core includes the bottom plate, clutch assembly, motor component, fingerprint identifier, mechanical lock and control board. The bottom plate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the clutch assembly, motor component, control board and mechanical lock parts.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er is located above the clutch assembly, and the control boar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component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er. The handle type fingerprint intelligent lock of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mechanical lock. When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er fails to unlock, the lock can be unlocked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lock. The key hole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front handle. The design is simple and the integration is high. At the same time, the mechanical lock can lock the cover plate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锁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
技术介绍
指纹锁是通过电子部件及机械部件的精密组合而生产出的安全产品。其具有安全、便捷、时尚三方面优点而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指纹锁形式多种多样,其指纹输入装置大多是固定装配于锁板中,但也有部分指纹输入装置设于前把手上,这种把手式指纹锁为开锁提供了更便捷的开锁方式。具有电子部分的指纹锁都有出错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机械部分要稳定的多,保留锁的机械钥匙作为家里的备用开门方式,可以在门锁电子部分出问题的时候及时开门和方便维修。但是要在把手式指纹锁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机械锁并不容易,设置的机械锁既要满足安全性要求,又不能影响整体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机械锁件的设计合理来增强锁体的安全性,又兼顾美观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由前锁板、后锁板及设于该前锁板与后锁板间的主机械锁体组成,所述前锁板具有前把手,所述前把手包括锁壳、盖板及锁芯,所述盖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锁壳上且形成密闭腔体,所述锁芯安设于该密闭腔体内,且通过穿过所述锁壳一端的换向转接杆连接所述主机械锁体,所述锁芯包括底板、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机械锁件及控制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有该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控制板及机械锁件,所述指纹识别器设于所述离合组件上方,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械锁件包括机械锁本体,所述机械锁本体具有传动锁杆,所述传动锁杆远离该机械锁本体的一端设有驱动卡板,所述驱动卡板通过连接该驱动卡板的传动拔块驱动所述离合组件动作。进一步地,所述机械锁本体具有钥匙孔,所述钥匙孔设于前把手的末端。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同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扣连接该机械锁件。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机座,依次设置于该机座内的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轴、弹簧及驱动推板,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该从动齿轮带动所述转动轴运转,所述转动轴通过该弹簧推动所述驱动推板前进。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还包括机座盖板,所述机座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机座上端。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离合基座,依次设置于所述离合基座内离合复位弹簧、离合旋钮及换向旋钮,所述离合基座上端设有上盖,所述换向转接杆穿过该上盖插入连接所述离合旋钮及换向旋钮,所述上盖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换向转接杆的卡簧。进一步地,所述离合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离合基座一侧的控制销轴,所述控制销轴上设有用复位的控制离合复位弹簧,所述控制销轴一端部设有离合铆片。进一步地,所述锁壳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埋设连接所述控制板的导线,所述控制板通过该导线连接外部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式指纹智能锁还包括设于所述盖板上端的装饰板。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设有机械锁件,在指纹识别器开锁出故障时,可以通过传统机械锁开锁,钥匙孔设于前把手的末端,设计简约,集成度高,同时机械锁还能锁住盖板,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的前把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前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前把手中机械锁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前把手中电机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前把手中离合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前锁板-100、后锁析-200、主机械锁体-300、前把手-400、锁壳-1、盖板-2、锁芯-3、换向转接杆-4、装饰板-5、底板-31、离合组件-32、电机组件-33、指纹识别器-34、机械锁件-35、机械锁本体-351、传动锁杆-352、驱动卡板-353、传动拔块-354、钥匙孔-355、翼板-21、凹槽-22、机座-331、电机-332、主动齿轮-333、丛动齿轮-334、转动轴-335、弹簧-336、驱动推板-337、机座盖板-338、离合组件-321、离合复位弹簧-322、离合旋钮-323、换向旋钮-324、上盖-325、卡簧-326、控制销轴-327、控制离合复位弹簧-328、离合铆片-3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由前锁板100、后锁板200及设于该前锁板100与后锁板200间的主机械锁体300组成,前锁板100具有前把手400,前把手400包括锁壳1、盖板2及锁芯3,盖板2通过螺丝固定于锁壳1上且形成密闭腔体,锁芯3安设于该密闭腔体内,且通过穿过锁壳1一端的换向转接杆4连接主机械锁体300,锁芯3包括底板31、离合组件32、电机组件33、指纹识别器34、机械锁件35及控制板(图未示出),底板31上依次设有该离合组件32、电机组件33、控制板及机械锁件35,指纹识别器34设于离合组件32上方,控制板与电机组件33、指纹识别器34电连接。请参阅图1及图4,机械锁件35包括机械锁本体351,机械锁本体351具有传动锁杆352,传动锁杆352远离该机械锁本体351的一端设有驱动卡板353,驱动卡板353通过连接该驱动卡板353的传动拔块354驱动离合组件32动作。机械锁本体351具有钥匙孔355,钥匙孔355设于前把手400的末端。请参阅图3,盖板2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翼板21,翼板21同侧设有凹槽22,凹槽22用于卡扣连接该机械锁件35。请参阅图5,电机组件33包括机座331,依次设置于该机座331内的电机332、主动齿轮333、从动齿轮334、转动轴335、弹簧336及驱动推板337,电机332输出端连接该主动齿轮333,主动齿轮333啮合该从动齿轮334带动转动轴335运转,转动轴335通过该弹簧336推动驱动推板337前进。电机组件33还包括机座盖板338,机座盖板338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座331上端。请参阅图6,离合组件32包括离合基座321,依次设置于离合基座321内离合复位弹簧322、离合旋钮323及换向旋钮324,离合基座321上端设有上盖325,换向转接杆4穿过该上盖325插入连接离合旋钮323及换向旋钮324,上盖325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换向转接杆4的卡簧326。离合组件32还包括设于离合基座321一侧的控制销轴327,控制销轴327上设有用于复位的控制离合复位弹簧328,控制销轴327一端部设有离合铆片329。请参阅图2及图3,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由前锁板、后锁板及设于该前锁板与后锁板间的主机械锁体组成,所述前锁板具有前把手,所述前把手包括锁壳、盖板及锁芯,所述盖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锁壳上且形成密闭腔体,所述锁芯安设于该密闭腔体内,且通过穿过所述锁壳一端的换向转接杆连接所述主机械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底板、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机械锁件及控制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有该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控制板及机械锁件,所述指纹识别器设于所述离合组件上方,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式指纹智能锁,由前锁板、后锁板及设于该前锁板与后锁板间的主机械锁体组成,所述前锁板具有前把手,所述前把手包括锁壳、盖板及锁芯,所述盖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锁壳上且形成密闭腔体,所述锁芯安设于该密闭腔体内,且通过穿过所述锁壳一端的换向转接杆连接所述主机械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底板、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机械锁件及控制板,所述底板上依次设有该离合组件、电机组件、控制板及机械锁件,所述指纹识别器设于所述离合组件上方,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机组件、指纹识别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件包括机械锁本体,所述机械锁本体具有传动锁杆,所述传动锁杆远离该机械锁本体的一端设有驱动卡板,所述驱动卡板通过连接该驱动卡板的传动拔块驱动所述离合组件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本体具有钥匙孔,所述钥匙孔设于前把手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两侧向下延伸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同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扣连接该机械锁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式指纹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帝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