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善斌专利>正文

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07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包括位移台、机架,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内膜输入压辊,所述内膜输入压辊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所述第一吹气排位于第二吹气排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之间设置有供内膜穿过的缝隙,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沿内膜的输送方向吹气,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的后端设置有切刀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上下升降实现裁切的裁切动力源,所述切刀的后端设置有编织袋口撑开装置,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的后端设置有红外线固定装置,所述位移台设置于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和红外线固定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将内膜较平整的塞入编织袋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knitted ba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inner-film feeding device for woven bags, which comprises a displacement platform and a frame. The front end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film input pressing roller. The back end of the inner-film input press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d a second air-blowing rows. The first air-blowing rows are located above the second air-blowing rows. A gap between the first air-blowing rows and the second air-blowing rows is provided for the inner-film to pass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air blowers blow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inner membrane. The back ends of the first air blower and the second air blower are provided with a cutting knife and a cutting power source for driving the cutting knife up and down to achieve cutting. The back ends of the cutting knife are provided with a braiding bag opening opening opening device, and the back ends of the braiding bag opening device are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fixing device. The mov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raiding bag opening opening device and the infrared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insert the inner membrane into the knitting bag,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编织袋套塑料内膜时,都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将内膜塞进编织袋内,不仅浪费大量劳动力,而且生产效率低下,内膜塞的也不平整,使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可以快速的将内膜较平整的塞入编织袋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包括位移台、机架,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内膜输入压辊,所述内膜输入压辊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所述第一吹气排位于第二吹气排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之间设置有供内膜穿过的缝隙,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沿内膜的输送方向吹气,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的后端设置有切刀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上下升降实现裁切的裁切动力源,所述切刀的后端设置有编织袋口撑开装置,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的后端设置有红外线固定装置,所述位移台设置于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和红外线固定装置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袋被传送至指定位置后,编织袋口撑开装置撑开编织袋一端切口,内膜输入压辊将内膜往编织袋被撑开的切口里输送并通过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的吹气输送使内膜贯穿整个编织袋,在内膜穿出编织袋另一端时,红外线固定装置检测到穿出的内膜并与把内膜固定住,同时切刀通过动力源的驱动向下切断内膜,从而完成整个塞内膜的过程,如此设置,节省了人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切刀为主切刀,所述主切刀的下方设置有辅切刀,所述主切刀与辅切刀相配合剪切切断内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切刀的刀刃在下降过程中与辅切刀的刀刃相贴切剪切断内膜,通过剪刀的剪切原理能很好很有效的切断内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包括第一吸气气缸、第二吸气气缸及用于驱动第一吸气气缸上下升降实现编织袋口撑开的撑开动力源,所述第一吸气气缸位于第二吸气气缸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袋被传送至指定位置后,第一吸气缸和第二吸气缸分别吸住编织袋一端切口的上层和下层,通过撑开动力源的作用带动第一气缸上移一段距离把编织袋口撑开,使内膜能方便准确的塞入编织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位移台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可调节高度的编织袋鼓胀限高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袋鼓胀限高板用以限定编织袋体的鼓胀高度,使编织袋体在吹气排吹气的作用下不会鼓胀的太高,从而保证编织袋体的宽度和平整度使内膜能平整顺利的塞入编织袋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编织袋鼓胀限高板包括板体、定位杆,所述板体与所述位移台平行并通过所述定位杆呈可拆卸设置固定于所述机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编织袋的规格尺寸通过移动、拆卸调整鼓胀限高板之间的距离或数量来配合整个装置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红外线固定装置包括红外线探测仪、按压台、压块及驱动所述压块进行上下升降实现按压的按压动力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膜在穿过编织袋的另一端时红外线探测仪检测到内膜,按压动力源驱动压块下降把内膜固定在按压台上,而内膜的另一端被内膜输入压辊固定,此时,内膜相对于切刀的两端都被固定,使主切刀与辅切刀在剪切过程中内膜不会应为主切刀的下压作用力而产生位移,从而能更好更有效的切断内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红外线固定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压块和按压台进行沿所述吹气排吹气方向移动的位移动力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切刀与编织袋口撑开装置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切刀切断内膜后,相对于编织袋口撑开装置一端的内膜切口长于同一端编织袋口,会影响下一步的编织袋缝纫加工,在切刀切断内膜后,位移动力源驱动压块和按压板带着内膜的另一端沿吹气排吹气方向移动内膜切口长于编织袋口长度的距离,使编织袋口撑开装置一端的内膜切口和同一端的编织袋口齐平,从而方便下一步的加工。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1.机架2.内膜输入压辊3.第一吹气排4.第二吹气排5.缝隙6.切刀61.主切刀62.辅切刀7.编织袋口撑开装置71.第一吸气气缸72.第二吸气气缸73.撑开动力源8.编织袋鼓胀限高板81.板体82.定位杆9.红外线固定装置91.红外线探测仪92.按压台93.压块94.按压动力源95.位移动力源10.位移台。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参见附图1-3,本技术是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包括位移台10、机架1,所述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内膜输入压辊2,所述内膜输入压辊2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吹气排3和第二吹气排4,所述第一吹气排3位于第二吹气排4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气排3和第二吹气排4之间设置有供内膜穿过的缝隙5,所述第一吹气排3和第二吹气排4沿内膜的输送方向吹气,所述第一吹气排3和第二吹气排4的后端设置有切刀6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6上下升降实现裁切的裁切动力源,所述切刀6的后端设置有编织袋口撑开装置7,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7的后端设置有红外线固定装置9,所述位移台10设置于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7和红外线固定装置9之间,编织袋被传送至指定位置后,编织袋口撑开装置7撑开编织袋一端切口,内膜输入压辊2将内膜往编织袋被撑开的切口里输送并通过第一吹气排3和第二吹气排4的吹气输送使内膜贯穿整个编织袋,在内膜穿出编织袋另一端时,红外线固定装置9检测到穿出的内膜并与把内膜固定住,同时切刀通过动力源的驱动向下切断内膜,从而完成整个塞内膜的过程,如此设置,节省了人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切刀6为主切刀61,所述主切刀61的下方设置有辅切刀62,所述主切刀61与辅切刀62相配合剪切切断内膜,主切刀61的刀刃在下降过程中与辅切刀62的刀刃相贴切剪切断内膜,通过剪刀的剪切原理能很好很有效的切断内膜。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7包括第一吸气气缸71、第二吸气气缸72及用于驱动第一吸气气缸71上下升降实现编织袋口撑开的撑开动力源73,所述第一吸气气缸71位于第二吸气气缸72的上方,编织袋被传送至指定位置后,第一吸气缸和第二吸气缸分别吸住编织袋一端切口的上层和下层,通过撑开动力源73的作用带动第一气缸上移一段距离把编织袋口撑开,使内膜能方便准确的塞入编织袋。本技术所述编织袋鼓胀限高板8可以设置为一块或其可进行伸缩,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位移台1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可调节高度的编织袋鼓胀限高板8,编织袋鼓胀限高板8用以限定编织袋体的鼓胀高度,使编织袋体在吹气排吹气的作用下不会鼓胀的太高,从而保证编织袋体的宽度和平整度使内膜能平整顺利的塞入编织袋内。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编织袋鼓胀限高板8包括板体81、定位杆82,所述板体81与所述位移台10平行并通过所述定位杆82呈可拆卸设置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如此设置,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台、机架,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内膜输入压辊,所述内膜输入压辊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所述第一吹气排位于第二吹气排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之间设置有供内膜穿过的缝隙,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沿内膜的输送方向吹气,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的后端设置有切刀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上下升降实现裁切的裁切动力源,所述切刀的后端设置有编织袋口撑开装置,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的后端设置有红外线固定装置,所述位移台设置于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和红外线固定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移台、机架,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内膜输入压辊,所述内膜输入压辊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所述第一吹气排位于第二吹气排的上方,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之间设置有供内膜穿过的缝隙,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沿内膜的输送方向吹气,所述第一吹气排和第二吹气排的后端设置有切刀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上下升降实现裁切的裁切动力源,所述切刀的后端设置有编织袋口撑开装置,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的后端设置有红外线固定装置,所述位移台设置于所述编织袋口撑开装置和红外线固定装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为主切刀,所述主切刀的下方设置有辅切刀,所述主切刀与辅切刀相配合剪切切断内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自动送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斌魏中善肖云李
申请(专利权)人:李善斌魏中善肖云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