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88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和底座,靠背与底座之间设有靠背滑动组件,靠背通过靠背滑动组件能够相对底座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与车身之间设有底座滑动组件,底座通过底座滑动组件能够相对车身前后滑动地设置在车身上,靠背上设有使靠背的角度能够前后地双向调节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且靠背角度调节组件能随靠背同步滑动,通过使靠背在底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快捷方便地通过改变靠背的位置以改变乘员的乘坐方向,方便乘用车内前后排乘员交流沟通。

A car seat that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he rid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eat which can change the riding direction, including a backrest and a base. A backrest slid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ckrest and the base. The backrest sliding component can be sliding on the base relative to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base, and a base slid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body. The base sliding component can be sliding on the body relative to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body through the base sliding component. On the backrest, there is a backrest angle adjusting component which can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backrest in two directions, and the backrest angle adjusting component can slide synchronously with the backrest, changing the riding direction by switching the backrest between the front end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bas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and the passenger's riding direction can be changed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ackrest. Communication between front and rear passengers in passenger 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中国文献CN105109367A(申请日:2015年09月11日)公开了一种靠背前后可调节的智能汽车座椅,包括座垫、靠背和头枕,所述的座垫的底部设置有座垫滑块,所述的座垫滑块可沿着固定在车体上的车体滑道前后滑行,所述的靠背的底部设置有靠背滑块,所述的座垫的顶部设置有座垫滑道,所述的靠背滑块可沿着座垫滑道前后滑行。该技术方案可实现坐垫以及靠背前后调节,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度,更好的满足驾驶员的需求。虽然该技术方案中,靠背可相对坐垫前后调节,但却无法改变乘员乘坐方向,存在前后排乘员交流不便的缺陷。中国文献CN105109367A(申请日:2015年09月11日)公开了一种动车座椅旋转定位机构及方法,用于动车座椅,实现方式为旋转,但不适应与用车狭窄的空间,无法应用于乘用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其结构简单合理,可快捷方便地通过改变靠背的位置以改变乘员的乘坐方向,方便乘用车内前后排乘员交流沟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和底座,靠背与底座之间设有靠背滑动组件,靠背通过靠背滑动组件能够相对底座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与车身之间设有底座滑动组件,底座通过底座滑动组件能够相对车身前后滑动地设置在车身上,靠背上设有使靠背的角度能够前后地双向调节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且靠背角度调节组件能随靠背同步滑动,通过使靠背在底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进一步,所述靠背滑动组件包括靠背滑轨、与靠背滑轨相配合的靠背滑块和靠背滑动驱动电机,靠背滑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靠背滑块固定设置在靠背的底部,靠背由靠背滑动驱动电机驱动并通过靠背滑块能沿着靠背滑轨前后滑动。进一步,所述靠背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一齿条,靠背滑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靠背底部,第一齿轮连接在靠背滑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第一齿条连接设置在底座上。进一步,所述底座滑动组件包括底座滑轨、与底座滑轨相配合的底座滑块和底座滑动驱动电机,底座滑轨固定设置在车身上,底座滑块固定设置在底座的底部,底座由底座滑动驱动电机驱动并通过底座滑块能沿着底座滑轨前后滑动。进一步,所述底座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和与第二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齿条,底座滑动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底座底部,第二齿轮连接在底座滑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第二齿条连接设置在车身上。进一步,所述靠背上端还连接设置有头枕。本技术所述的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使靠背在底座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可使乘用车内前后排的乘员相对而坐,方便交流沟通。2、通过靠背滑动组件以及底座滑动组件的协同配合调节座椅的位置可为乘员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度。3、通过靠背角度调节组件可调节靠背的倾斜度以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度。4、通过底座滑动组件可调节乘用车内前后排座椅之间的间距,以合理利用空间。5、不受乘用车空间狭窄的限制,可方便快捷地改变乘坐方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靠背竖直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靠背倾斜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移动靠背改变乘坐方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靠背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头枕;2、靠背;3、靠背角度调节组件;4、靠背滑动组件,41、靠背滑轨,42、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3、第一齿轮,44、第一齿条;5、底座;6、底座滑动组件,61、底座滑轨,62、底座滑动驱动电机,63、第二齿轮,64、第二齿条;7、车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包括靠背2和底座5,靠背2上端连接设置有头枕1,靠背2与底座5之间设有靠背滑动组件4,靠背2通过靠背滑动组件4能够相对底座5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底座5上,底座5与车身7之间设有底座滑动组件6,底座5通过底座滑动组件6能够相对车身7前后滑动地设置在车身7上,靠背2上设有使靠背2的角度能够前后地双向调节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且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能随靠背2同步滑动,通过使靠背2在底座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可以采用现有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可设置在靠背2的底部,调整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的初始位置,使靠背2可向前后两侧双向调节,例如,假使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的角度调节范围是60度,那么调整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的初始位置使当背角度调节组件3调节了30度后,靠背2处于竖直状态,即靠背2可向前向后各调节30度。这样无论乘坐方向是向前还是向后,都可以通过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来调节靠背2的角度以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度。本技术通过使靠背2在底座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可使乘用车内前后排的乘员相对而坐,方便交流沟通。通过靠背滑动组件4以及底座滑动组件6的协同配合调节座椅的位置可为乘员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度。通过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可调节靠背2的倾斜度以进一步提高乘坐舒适度。通过底座滑动组件6可调节乘用车内前后排座椅之间的间距,以合理利用空间,且不受乘用车空间狭窄的限制,可方便快捷地改变乘坐方向。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中,靠背滑动组件4包括靠背滑轨41、与靠背滑轨41相配合的靠背滑块和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2,靠背滑轨41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靠背滑块固定设置在靠背2的底部,靠背2由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2驱动并通过靠背滑块能沿着靠背滑轨41前后滑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靠背滑块可固定设置在靠背2底部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上。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中,靠背滑动组件4还包括第一齿轮43和与第一齿轮43啮合配合的第一齿条44,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2固定设置在靠背2底部,第一齿轮43连接在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2的转轴上,第一齿条44连接设置在底座5上。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附图5,本实施例中,底座滑动组件6包括底座滑轨61、与底座滑轨61相配合的底座滑块和底座滑动驱动电机62,底座滑轨61固定设置在车身7上,底座滑块固定设置在底座5的底部,底座5由底座滑动驱动电机62驱动并通过底座滑块能沿着底座滑轨61前后滑动。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附图5,本实施例中,底座滑动组件6还包括第二齿轮63和与第二齿轮63啮合配合的第二齿条64,底座滑动驱动电机62固定设置在底座5底部,第二齿轮63连接在底座滑动驱动电机62的转轴上,第二齿条64连接设置在车身7上。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2)和底座(5),靠背(2)与底座(5)之间设有靠背滑动组件(4),靠背(2)通过靠背滑动组件(4)能够相对底座(5)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底座(5)上,底座(5)与车身(7)之间设有底座滑动组件(6),底座(5)通过底座滑动组件(6)能够相对车身(7)前后滑动地设置在车身(7)上,靠背(2)上设有使靠背(2)的角度能够前后地双向调节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且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能随靠背(2)同步滑动,通过使靠背(2)在底座(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2)和底座(5),靠背(2)与底座(5)之间设有靠背滑动组件(4),靠背(2)通过靠背滑动组件(4)能够相对底座(5)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底座(5)上,底座(5)与车身(7)之间设有底座滑动组件(6),底座(5)通过底座滑动组件(6)能够相对车身(7)前后滑动地设置在车身(7)上,靠背(2)上设有使靠背(2)的角度能够前后地双向调节的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且靠背角度调节组件(3)能随靠背(2)同步滑动,通过使靠背(2)在底座(5)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切换以改变乘坐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滑动组件(4)包括靠背滑轨(41)、与靠背滑轨(41)相配合的靠背滑块和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2),靠背滑轨(41)固定设置在底座(5)上,靠背滑块固定设置在靠背(2)的底部,靠背(2)由靠背滑动驱动电机(42)驱动并通过靠背滑块能沿着靠背滑轨(41)前后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改变乘坐方向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滑动组件(4)还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长明唐友名雷明董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