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74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解决现有的插板式冷链运输箱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本装置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蓄冷框架,所述蓄冷框架包括左右两个侧板,侧板的前端面铰接设置前门板,侧板的后端面铰接设置后门板,两侧板的下端之间形成两块下折板内端可向上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两侧板的上端之间形成两块上折板内端可向下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所述侧板、前门板、后门板、下折板、上折板内填充设置有蓄冷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折叠的结构,可将蓄冷框架折叠收起直接送入冷库蓄冷,蓄冷框架各侧面折叠紧凑贴合,占用空间小,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冷链运输箱体的保温板固定和拆除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

A Cold Chain Transport Box with Folding Internal Cold Storage Fr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ld chain transport box with folding built-in cold storage fram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and complicated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existing plug-in cold chain transport box.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x body of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old storage frame, which comprises left and right side plates.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side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a front door plate, and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side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a back door plate. Between the lower ends of the two side plates, a folding structure is formed in which the inner ends of the two bottom folding plates can be folded up and retracted upwards; and between the upper ends of the two side plates, a folding folding structure is formed, in which the inner ends of the two upper folding plates can be folded The side plate, the front door plate, the back door plate, the lower folding plate and the upper folding plate are filled with a cold storage medium. By folding structure, the cold storage frame can be folded and retracted and directly sent to the cold storage for cold storage. Each side of the cold storage frame can be folded and fitted compactly, occupying small space, and the time required for fixing and dismantling the heat preservation plate of the cold chain transport box body can be greatly saved, the efficiency is improved and the labor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链运输领域,涉及一种运输箱体,特别涉及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
技术介绍
对于我国医药物流行业而言,对药品运输过程有这严格的要求,有些药品如疫苗等,必须全程冷链运输,才能保证药物安全,为患者提供稳定可靠的用药保障。真正的全程冷链并不是泡沫箱加几盒冰块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考虑操作的便捷性、箱体温度场的稳定,能够将保温箱内部的整体环境温度控制在一个严格的范围内。选优的冷链运输箱一般是采用具备一定防冲击能力的加强箱体,在箱体的内壁各个侧面设置插接袋,将保温介质压制成板状的保温板,保温板在冷库中降温后取出并一一插设在箱体内壁的各个插接袋中,在箱体内形成低温环境。上述冷链运输箱的保温结构相对复杂,而且为保证运输过程中的抗振性能,保温板插接后还需要进行一一固定,保温板取出时需要一一解除固定,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的插板式冷链运输箱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蓄冷框架,所述蓄冷框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前端面铰接设置可折叠贴合侧板的前门板,侧板的后端面铰接设置可折叠贴合侧板的后门板,两侧板的下端之间设有两块下折板,两块下折板的内端面对齐并相互铰接、两块下折板的外端面分别与两侧板下端铰接,形成两块下折板内端可向上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两侧板的上端之间设有两块上折板,两块上折板的内端面对齐并相互铰接、两块上折板的外端面分别与两侧板上端铰接,形成两块上折板内端可向下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所述侧板、前门板、后门板、下折板、上折板内填充设置有蓄冷介质。所述蓄冷介质可以为固固相变蓄冷材料,也可以是固液相变蓄冷材料,还可以是液液相变蓄冷材料。需要对蓄冷介质降温时,将蓄冷框架从箱体内取出,前门板和后门板分别折叠内收贴合两侧板的内表面,下折板向上折叠、上折板向下折叠,蓄冷框架形成扁平的折叠结构,然后将多个蓄冷框架叠放或者并排排列送入冷库蓄冷。蓄冷完成后将雪冷框架放入箱体内展开,形成六面均有蓄冷介质保温的蓄冷框架,内部放置需要冷链运输的药品。本装置通过折叠的结构,可将蓄冷框架收起直接送入冷库蓄冷,对冷库空间占用率仅仅是小幅度增加,却可以大大节省冷链运输箱体的保温板固定和拆除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人工,而且运输过程中的防震性能也大大提高。作为优选,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下连接块,所述下折板的外端面与下连接块的内端面铰接,所述下连接块的宽度不小于前门板和后门板的宽度;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上连接块,所述上折板的外端面与上连接块的内端面铰接,所述上连接块的宽度不小于前门板和后门板的宽度。作为优选,两块上折板的前端面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插销和插销座,插销和插销座在两上折板展开时可插接相连;两块上折板的后端面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插销和插销座,插销和插销座在两上折板展开时可插接相连。利用插销固定,可以防止上折板内端下垂。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前门板、后门板和下折板为单层板,所述上折板为单层板或者双层板。根据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理论分析结果,保温箱体内的热量更多从顶面流失,所以可以对上折板采用双层板结构,加强上方保温性能。作为优选,所述下折板的下表面靠外侧边设置有抵靠垫块。上折板为上层板,下折板为单层板,采用抵靠垫块补偿,使折叠后两侧板的上端、下端的厚度保持基本一致,便于多个蓄冷框架叠放。作为优选,两下折板之间采用第一下合页铰接,第一下合页的转轴朝下、两个合页板朝上分别与两下折板固定,下折板的外端面与侧板之间采用第二下合页铰接,第二下合页的转轴朝上、两合页板朝下分别与下折板、侧板固定。作为优选,两上折板之间采用第一上合页铰接,第一上合页的转轴朝上、两个合页板朝下分别与两上折板固定,上折板的外端面与侧板之间采用第二上合页铰接,第二上合页的转轴朝下、两合页板朝向分别与上折板、侧板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各个外侧面均设有加强筋条。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可用于叉车运送的镂空底座。作为优选,所述前门板和后门板均为单开门,前门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板的前端面铰接,后门板的一端与另一个侧板的后端面铰接;或者所述前门板和后门板均为双开门,两个前门板的外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前端面铰接,两个后门板的外端分别与两侧板的后端面铰接。前门板和后门板可以是单扇门板的单开门结构,也可以是两扇门板的对开门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折叠的结构,可将蓄冷框架折叠收起直接送入冷库蓄冷,蓄冷框架各侧面折叠紧凑贴合,占用空间小,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冷链运输箱体的保温板固定和拆除所用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运输过程中的防震性能也大大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箱体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蓄冷框架展开状态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蓄冷框架收起过程剖面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蓄冷框架收起状态剖面示意图。图示说明:1、箱体,2、加强筋条,3、底座,4、蓄冷框架,5、侧板,6、前门板,7、后门板,8、上连接块,9、上折板,10、第一上合页,11、第二上合页,12、下连接块,13、下折板,14、第一下合页,15、第二下合页,16、插销,17、插销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的各个外侧面均设有加强筋条2,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可用于叉车运送的镂空底座3。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蓄冷框架4,蓄冷框架结构如图2-4所示。所述蓄冷框架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5,其中一个侧板的前端面铰接有前门板6、另一个侧板的后端面铰接有后门板7,前门板、后门板折叠时可以贴设与对应侧板的内侧面,前门板可向前180度翻折装填药品、装填完成后向后翻折90度与侧板垂直形成前侧面的保温封闭,后侧板打开时与侧板垂直形成后侧面的保温封闭。两侧板5的下端之间设有两块下折板13,两块下折板13的内端面对齐并采用第一下合页14铰接;侧板5的下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下连接块12,所述下连接块的宽度不小于前门板和后门板的宽度,所述下折板13的外端面与下连接块12的内端面采用第二下合页15铰接。第一下合页14的转轴朝下、两个合页板朝上分别与两下折板13固定;第二下合页15的转轴朝上、两合页板朝下分别与下折板13、下连接块12固定。形成两块下折板内端可向上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两侧板5的上端之间设有两块上折板9,两块上折板9的内端面对齐并采用第一上合页10铰接;侧板5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上连接块8,所述上折板9的外端面与上连接块8的内端面采用第二上合页11铰接,所述上连接块8的宽度不小于前门板和后门板的宽度。第一上合页10的转轴朝上、两个合页板朝下分别与两上折板9固定,第二上合页11的转轴朝下、两合页板朝向分别与上折板9、上连接块8固定。形成两块上折板内端可向下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所述侧板5、前门板6、后门板7、下折板9、上折板13内填充设置有蓄冷介质。所述侧板、前门板、后门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蓄冷框架,所述蓄冷框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前端面铰接设置可折叠贴合侧板的前门板,侧板的后端面铰接设置可折叠贴合侧板的后门板,两侧板的下端之间设有两块下折板,两块下折板的内端面对齐并相互铰接、两块下折板的外端面分别与两侧板下端铰接,形成两块下折板内端可向上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两侧板的上端之间设有两块上折板,两块上折板的内端面对齐并相互铰接、两块上折板的外端面分别与两侧板上端铰接,形成两块上折板内端可向下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所述侧板、前门板、后门板、下折板、上折板内填充设置有蓄冷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有蓄冷框架,所述蓄冷框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的前端面铰接设置可折叠贴合侧板的前门板,侧板的后端面铰接设置可折叠贴合侧板的后门板,两侧板的下端之间设有两块下折板,两块下折板的内端面对齐并相互铰接、两块下折板的外端面分别与两侧板下端铰接,形成两块下折板内端可向上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两侧板的上端之间设有两块上折板,两块上折板的内端面对齐并相互铰接、两块上折板的外端面分别与两侧板上端铰接,形成两块上折板内端可向下折叠收起的折叠结构,所述侧板、前门板、后门板、下折板、上折板内填充设置有蓄冷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下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下连接块,所述下折板的外端面与下连接块的内端面铰接,所述下连接块的宽度不小于前门板和后门板的宽度;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上连接块,所述上折板的外端面与上连接块的内端面铰接,所述上连接块的宽度不小于前门板和后门板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两块上折板的前端面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插销和插销座,插销和插销座在两上折板展开时可插接相连;两块上折板的后端面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插销和插销座,插销和插销座在两上折板展开时可插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折叠式内置蓄冷框架的冷链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前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晓华金克勤胡泽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鲁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