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70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包括翼子板、以及保险杠上表皮和保险杠下表皮;翼子板与保险杠上表皮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上翻边和上表皮翻边;翼子板与保险杠下表皮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下翻边和下表皮翻边;翼子板上翻边与上表皮翻边通过位于翼子板上翻边一侧的安装板和位于上表皮翻边一侧的上支架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上搭接缝A;翼子板下翻边与下表皮翻边通过位于翼子板下翻边一侧的翼子板支架和位于下表皮翻边一侧的下支架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下搭接缝B。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的装配结构减小了风阻,解决了漏风漏雨、封闭不紧的问题。

A piecewise overlapping structure of fender and bumper sk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segmented overlapping structure of fender and bumper skin. Including the fender, the upper skin of the bumper and the lower skin of the bumper; the flanging of the fender and the upper skin of the bumper are fixed mutually at the junction of the fender and the upper skin of the bumper; the flanging of the fender and the lower skin of the bumper are fixed mutually at the junction of the fender and the lower skin of the bumper; and the flanging of the fender and the upper skin are flanging through the flanging of the fender. The mounting plate on one side and the upper bracket on the flanging side of the upper epidermis are fixed together to form the upper lap joint A; the lower flanging and the lower flanging of the fender are fixed together to form the lower lap joint B through the fender bracket on the flanging side under the fender and the lower bracket on the flanging side of the lower epidermis.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wind resistance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air leakage, rain leakage and tight sea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前脸造型是汽车外观造型设计的关键,因为它决定了汽车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论是全新平台的新车型、还是年型车和改型车,常将车灯、前脸、尾部等局部设计作为重点。目前绝大多数车型的前脸造型中,前翼子板和前保险杠的搭接缝长度可长可短,可能大致呈一条直线,或者是一条呈L形的折线,但这条搭接缝只有一条,这里称这种分缝方式整体式搭接结构。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前脸造型,例如一些车型的前车灯后方为翼子板,车灯的上方和下方均为前保险杠,即翼子板和保险杠具有上部搭接缝和下部搭接缝两段独立的搭接缝。针对于现有搭接缝的固定结构布置方式,有专利号为“CN201510565643.5”的名为“一种汽车翼子板与保险杠的装配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用于翼子板和保险杠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通过翼子板支架和保险杠侧支架对翼子板和保险杠进行固定连接,这种固定结构应用的多为整体式搭接结构,即只有一条搭接缝,这样的结构因为搭接缝位于前照灯总成的下方,布置方式较为简单,空间不受限,可以针对翼子板安装翼子板支架。但针对于两条搭接缝的前脸布置结构来说,由于前照灯总成结构庞大,占用空间很大,无法针对狭窄空间布置翼子板支架。为实现上搭接缝处的固定,现有方案通常没有使用翼子板支架,仅在翼子板外板和保险杠表皮支架使用定位销进行限位,通过定位销的作用保证翼子板和保险杠的面差,这就导致上搭接缝仅有定位没有固定,上搭接缝处的间隙没有保证,同时由于缺少翼子板支架和翼子板侧支架的加强作用,加之在上搭接缝区域,翼子板外板和保险杠均为悬臂结构,且宽度较小,容易发生变形,造成匹配不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现有翼子板与保险杠表皮之间存在两条搭接缝的情况下针对翼子板与保险杠表皮之间的连接存在匹配不良等问题,提供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以及分置于汽车前照灯总成Z向两侧的保险杠上表皮和保险杠下表皮;所述的翼子板与保险杠上表皮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上翻边和上表皮翻边;所述的翼子板与保险杠下表皮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下翻边和下表皮翻边;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与上表皮翻边通过位于翼子板上翻边一侧的安装板和位于上表皮翻边一侧的上支架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位于汽车前照灯总成上方的上搭接缝A;所述的翼子板下翻边与下表皮翻边通过位于翼子板下翻边一侧的翼子板支架和位于下表皮翻边一侧的下支架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位于汽车前照灯总成下方的下搭接缝B。进一步的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为固定在翼子板边缘内侧沿Y向向车身延伸的具有多个弧形避让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上设有装配时对翼子板上翻边、上表皮翻边、安装板以及上支架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沿X向贯通翼子板上翻边的上翻边定位孔和上翻边长孔;所述的上翻边长孔为长轴延长线穿过上翻边定位孔轴线的椭圆形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表皮翻边为固定在保险杠上表皮边缘内侧沿Y向向车身延伸的具有避让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的上表皮翻边上开设有对应上翻边定位孔的上表皮定位孔、对应上翻边长孔的上表皮长孔、供打紧螺栓穿过的上表皮通孔以及供上支架上的卡扣结构穿过的上表皮方孔;所述的上表皮定位孔、上表皮长孔、上表皮通孔和上表皮方孔均为沿X向贯通上表皮翻边的通过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支架位于上表皮翻边背离翼子板的一侧,上支架面向上表皮翻边的端面上设置有沿X向穿设于上表皮定位孔和上表皮长孔内的上支架定位销、沿X向凸起于上支架表面的对应上表皮方孔的上支架卡扣以及对应上表皮通孔的上支架通孔;所述的上支架在沿Y向超出上表皮翻边的板体上开设有沿X向凹陷的第一上支架凹槽和沿X向向翼子板上翻边一侧凸起的上支架凸台;所述的上支架凸台与上支架之间留有沿Y向凹陷的第二上支架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板为通过打紧螺栓固定在翼子板上翻边背离上表皮翻边一侧的板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上开设有对应上表皮通孔的安装板通孔、对应上支架定位销的安装板长孔和安装板缺口以及对应上支架卡扣的安装板通过孔;所述的安装板面向上表皮翻边的一侧设置有在装配时伸入到第一上支架凹槽内与第一上支架凹槽卡扣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翻边、伸入到第二上支架凹槽内与第二上支架凹槽卡扣连接的第二安装板翻边。进一步的所述的翼子板下翻边为固定在翼子板边缘内侧沿Y向向车身延伸的具有多个弧形避让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的翼子板下翻边上设有装配时对翼子板下翻边和翼子板支架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以及对翼子板下翻边、翼子板支架、下表皮翻边和下支架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的第二定位结构包括沿X向贯通翼子板下翻边的第一下翻边定位孔和第一下翻边长孔;所述的第一下翻边长孔为长轴延长线穿过第一下翻边定位孔轴线的椭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多个沿X向贯通翼子板下翻边的下翻边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翼子板下翻边上设有装配时对翼子板下翻边、下表皮翻边和下支架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结构;所述的第三定位结构包括沿X向贯通翼子板下翻边的第二下翻边定位孔和第二下翻边长孔;所述的第二下翻边长孔为短边中心线与第二下翻边定位孔轴线垂直交叉的方形长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表皮翻边为固定在保险杠下表皮边缘内侧沿Y向向车身延伸的具有多个避让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的下表皮翻边上开设有多个供下支架上的卡扣结构穿过的下表皮方孔以及多个用于供打紧螺栓穿过的下表皮通孔;所述的下表皮方孔与下表皮通孔均为沿X向贯通下表皮翻边的通过孔。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支架包括与下表皮翻边贴合的翻边连接部和与翼子板支架连接的支架连接部;所述的支架连接部固定在翻边连接部中间形成T字型结构,翻边连接部面向下表皮翻边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沿X向凸起的对应第二下翻边定位孔和第二下翻边长孔的下支架定位销、沿X向凸起的可卡扣固定在下表皮方孔内的弹片卡扣,以及沿X向贯通翻边连接部对应下翻边通孔的第一下支架通孔和对应下表皮通孔的第二下支架通孔;所述的支架连接部上设置有沿X向凸起穿过下表皮翻边和翼子板下翻边的楔形卡扣。进一步的所述的翼子板支架通过打紧螺栓固定在翼子板下翻边背离下表皮翻边一侧用于将翼子板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翼子板支架上开设有对应第一下支架通孔的第一翼子板支架通孔、对应第二下支架通孔的第二翼子板支架通孔、对应第一下翻边定位孔的翼子板支架定位孔、对应第一下翻边长孔的翼子板支架长孔、对应下支架定位销的避让孔、对应楔形卡扣的翼子板方孔;所述的翼子板支架长孔为长轴延长线穿过翼子板支架定位孔轴线的椭圆形通孔。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搭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翼子板支架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装配的方法固定在翼子板下翻边上形成翼子板总成;2、将下支架上的下支架定位销插入到第二下翻边定位孔和第二下翻边长孔内,下支架定位销穿过翼子板支架上的避让孔,楔形卡扣伸入到翼子板方孔内与翼子板支架固定;3、向第一下支架通孔、下翻边通孔和第一翼子板支架通孔内打入螺栓,使翼子板支架、翼子板下翻边和下支架贴合在一起;4、将下表皮翻边从翼子板下翻边和下支架之间的间隙内插入,弹片卡扣挤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9)、以及分置于汽车前照灯总成(12)Z向两侧的保险杠上表皮(10)和保险杠下表皮(11);所述的翼子板(9)与保险杠上表皮(10)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上翻边(1)和上表皮翻边(3);所述的翼子板(9)与保险杠下表皮(11)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下翻边(2)和下表皮翻边(4);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1)与上表皮翻边(3)通过位于翼子板上翻边(1)一侧的安装板(5)和位于上表皮翻边(3)一侧的上支架(6)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位于汽车前照灯总成(12)上方的上搭接缝(A);所述的翼子板下翻边(2)与下表皮翻边(4)通过位于翼子板下翻边(2)一侧的翼子板支架(7)和位于下表皮翻边(4)一侧的下支架(8)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位于汽车前照灯总成(12)下方的下搭接缝(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翼子板(9)、以及分置于汽车前照灯总成(12)Z向两侧的保险杠上表皮(10)和保险杠下表皮(11);所述的翼子板(9)与保险杠上表皮(10)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上翻边(1)和上表皮翻边(3);所述的翼子板(9)与保险杠下表皮(11)连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固定的翼子板下翻边(2)和下表皮翻边(4);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1)与上表皮翻边(3)通过位于翼子板上翻边(1)一侧的安装板(5)和位于上表皮翻边(3)一侧的上支架(6)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位于汽车前照灯总成(12)上方的上搭接缝(A);所述的翼子板下翻边(2)与下表皮翻边(4)通过位于翼子板下翻边(2)一侧的翼子板支架(7)和位于下表皮翻边(4)一侧的下支架(8)固定贴合在一起形成位于汽车前照灯总成(12)下方的下搭接缝(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1)为固定在翼子板(9)边缘内侧沿Y向向车身延伸的具有多个弧形避让缺口的板状结构;所述的翼子板上翻边(1)上设有装配时对翼子板上翻边(1)、上表皮翻边(3)、安装板(5)以及上支架(6)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的第一定位结构包括沿X向贯通翼子板上翻边(1)的上翻边定位孔(1.1)和上翻边长孔(1.2);所述的上翻边长孔(1.2)为长轴延长线穿过上翻边定位孔(1.1)轴线的椭圆形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皮翻边(3)为固定在保险杠上表皮(10)边缘内侧沿Y向向车身延伸的板状结构;所述的上表皮翻边(3)上开设有对应上翻边定位孔(1.1)的上表皮定位孔(3.1)、对应上翻边长孔(1.2)的上表皮长孔(3.2)、供打紧螺栓穿过的上表皮通孔(3.3)以及供上支架(6)上的卡扣结构穿过的上表皮方孔(3.4);所述的上表皮定位孔(3.1)、上表皮长孔(3.2)、上表皮通孔(3.3)和上表皮方孔(3.4)均为沿X向贯通上表皮翻边(3)的通过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架(6)位于上表皮翻边(3)背离翼子板(9)的一侧,上支架(6)面向上表皮翻边(3)的端面上设置有沿X向穿设于上表皮定位孔(3.1)和上表皮长孔(3.2)内的上支架定位销(6.1)、沿X向凸起于上支架(6)表面的对应上表皮方孔(3.4)的上支架卡扣(6.2)以及对应上表皮通孔(3.3)的上支架通孔(6.3);所述的上支架(6)在沿Y向超出上表皮翻边(3)的板体上开设有沿X向凹陷的第一上支架凹槽(6.4)和沿X向向翼子板上翻边(1)一侧凸起的上支架凸台(6.5);所述的上支架凸台(6.5)与上支架(6)之间留有沿Y向凹陷的第二上支架凹槽(6.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翼子板和保险杠表皮分段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5)为通过打紧螺栓固定在翼子板上翻边(1)背离上表皮翻边(3)一侧的板状结构;所述的安装板(5)上开设有对应上表皮通孔(3.3)的安装板通孔(5.1)、对应上支架定位销(6.1)的安装板长孔(5.2)和安装板缺口(5.3)以及对应上支架卡扣(6.2)的安装板通过孔(5.4);所述的安装板(5)面向上表皮翻边(3)的一侧设置有在装配时伸入到第一上支架凹槽(6.4)内与第一上支架凹槽(6.4)卡扣连接的第一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文肖航杨帆李径亮邱亦明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