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车式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65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车式机床,属于机床技术领域。一种水车式机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内可转动设置有一机床主轴,机床主轴外设置有转盘,转盘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工位,每个工位上设置有夹具;所述床身内还设置有一机床加工系统,机床加工系统至少包括有总送料机构,总送料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总送料机构用于实现将工件从上料机构运送至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的说明了一种应用在水车式机床的双向加工系统。加工这种接头零件时能够实现全自动的加工的效果。能够一次装夹就可以加工多道工序,降低了因多次装夹带来的加工精度的误差。

A Waterwheel Machine 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wheel type machine too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e tools. A water wheel type machine tool includes a bed, in which a machine tool spindle is rotatable, a turntable is set outside the machine tool spindle, and several workstation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urntable, and fixtures are arranged on each workstation. A machine tool processing system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bed,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a total feeding mechanism and two sides of the total feed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feeding mechanism. The general feed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transport the workpiece from the feeding mechanism to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urntable. The utility model specifies a bidirectional processing system applied to a water wheel type machine tool. This kind of joint parts can be processed automatically. Multi-process can be processed by single clamping, which reduces the error of processing accuracy caused by multipl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车式机床
本技术属于机床
,特指一种水车式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暖阀门制造的过程中,有一种接头,它的两端都是需要被加工的。在传统的加工工序是先夹持住工件的其中一头,然后进行加工。然后根据需要加工工序的不同,可能即便是相同一端的加工也要分成好几次装夹好几次更换工装夹具才能完成加工其中一头。这种接头在这样的加工因为经历了多次反复的装夹,在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上远远都达不到企业生产的要求。而这种接头日常的使用量又非常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在国家“机器换人”、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号召下,急需要针对上述产品单独的设计出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加工系统以及拥有这种系统的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装夹次数的,能够实现自动化加工的一种水车式机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车式机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内可转动设置有一机床主轴,机床主轴外设置有转盘,转盘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工位,每个工位上设置有夹具;所述床身内还设置有一机床加工系统,机床加工系统至少包括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换向机构用于实现将工件从上料机构运送至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床身的外侧还设置有一振动盘,振动盘包括有一送料轨道,送料轨道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的上侧设置有所述上料机构;所述进料装置上成型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下方设置有一顶杆,顶杆通过动力源上下滑动用于将工件顶向所述上料机构。优选地,所述换向机构从左到右至少包括有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和第三送料装置;所述第一送料装置设置在转盘的一侧;所述第三送料装置设置在转盘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送料装置上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送料夹爪,第一送料夹爪用于抓取工件并移动至设定位置;所述第二送料装置包括有第二送料滑台,第二送料滑台上可滑动设置有第二送料夹爪,第二送料夹爪用于从所述第一送料夹爪处沿工件轴线的垂直方向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动至所述第三送料装置;所述第三送料装置上设置有第三送料夹爪,第三送料夹爪夹持工件上的一端并将工件移动至所述下料机构,从而实现一个工件的双向加工作业。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的前侧并用于夹持工件的其中一端并将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二送料装置;所述第三送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的前侧并用于夹持工件的其中一端并将工件输送至所述下料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装置上包括有第一送料主滑轨,第一送料主滑轨的上侧可滑动设置有第一送料连接座,第一送料连接座的上方成型有一第一送料副滑轨,第一送料副滑轨上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送料夹爪。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副滑轨的与所述第一送料主滑轨相互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送料夹爪包括有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涨紧轴,涨紧轴用于通过穿设在工件内部并向两侧涨紧从而夹紧沿工件轴线方向夹紧。优选地,所述第二送料夹爪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送料夹头,第二送料夹头通过气缸实现移动从而实现第二送料夹爪的开启和闭合并用于从垂直工件轴线方向夹紧工件。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有通过气缸驱动的上料夹爪,上料夹爪的上侧设置有上料滑台,上料滑台的上端部设置有上料滑轨座,上料滑轨座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上料滑台适配的上料滑轨道;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第一送料夹爪同侧。优选地,上料滑轨座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型红外感应器。优选地,所述第三送料装置包括有可竖直排布的第三送料主滑轨,第三送料主滑轨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第三送料滑轨座,第三送料滑轨座上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三送料夹爪;所述第三送料滑轨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三送料副滑轨,第三送料副滑轨上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三送料夹爪,第三送料夹爪通过气缸沿竖直方向夹紧工件;所述第三送料副滑轨与所述第三送料主滑轨垂直设置;所述下料机构上成型有下料夹爪,下料夹爪通过气缸沿平行工件轴线方向夹紧工件。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具体的说明了一种应用在水车式机床的双向加工系统。应用本系统可以在加工这种接头零件时能够实现全自动的加工的效果。而且能够一次装夹就可以加工多道工序,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因多次装夹带来的加工精度的误差。较现有技术能够拥有更高的加工精度。2.本技术通过送料机构,将工件先加工一端再加工另一端,这样减少了装夹次数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本加工系统的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只要是拥有两个加工头的机床或者专机都可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隐藏床身和振动盘之后的结构简图;图3是振动盘和进料装置的结构简图;图4是上料机构的结构简图;图5是下料机构的结构简图;图6是第一送料装置的结构简图;图7是第二送料装置的结构简图;图8是第三送料装置的结构简图;图9是第一送料夹爪、第二送料夹爪和第三送料夹爪夹取工件的示意图。图中:1-上料机构;2-下料机构;3-第一送料装置;4-第二送料装置;5-第三送料装置;6-床身;7-振动盘;8-进料装置;9-工件;11-上料夹爪;12-上料滑台;13-上料滑轨座;14-上料滑轨道;21-下料夹爪;31-第一送料夹爪;32-第一送料主滑轨;33-第一送料连接座;34-第一送料副滑轨;35-涨紧轴;41-第二送料滑台;42-第二送料夹爪;43-第二送料夹头;51-第三送料夹爪;52-第三送料主滑轨;53-第三送料滑轨座;54-第三送料副滑轨;61-机床主轴;62-转盘;63-工位;71-送料轨道;81-进料斗;82-顶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一种水车式机床,包括床身6,所述床身6内可转动设置有一机床主轴61,机床主轴61外设置有转盘62,转盘6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工位63,每个工位63上设置有夹具;所述床身6内还设置有一机床加工系统,机床加工系统至少包括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所述换向机构用于实现将工件从上料机构1运送至下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1和所述下料机构2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62的一侧。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水车式机床,并充分的利用了水车式机床工位多,加工方便的特性,特别适合用于加工本工件。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水车式机床,是一种有水平或者竖直设置的机床主轴61,在机床主轴61轴线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转盘62,并在转盘62上设置若干个工位,从而形成类似中国古代“水车”的形状,故而行业中命名为水车式机床。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车式机床较现有机床的区别点在于,在转盘62的两侧均设置工位63,从而能配合这轴类工件,两端都需要被加工的特性。再利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机床加工系统,从而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工件。所述上料机构1和所述下料机构2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62的一侧,这样就能方便上料和下料,更加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床身6的外侧还设置有一振动盘7,振动盘7包括有一送料轨道71,送料轨道7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8,进料装置8的上侧设置有所述上料机构1;所述进料装置8上成型有进料斗81,进料斗81的下方设置有一顶杆82,顶杆82通过动力源上下滑动用于将工件顶向所述上料机构1。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通过振动盘7实现自动送料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车式机床,包括床身(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6)内可转动设置有一机床主轴(61),机床主轴(61)外设置有转盘(62),转盘(6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工位(63),每个工位(63)上设置有夹具;所述床身(6)内还设置有一机床加工系统,机床加工系统至少包括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所述换向机构用于实现将工件从上料机构(1)运送至下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1)和所述下料机构(2)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6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车式机床,包括床身(6),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6)内可转动设置有一机床主轴(61),机床主轴(61)外设置有转盘(62),转盘(62)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工位(63),每个工位(63)上设置有夹具;所述床身(6)内还设置有一机床加工系统,机床加工系统至少包括有换向机构,换向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所述换向机构用于实现将工件从上料机构(1)运送至下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1)和所述下料机构(2)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6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车式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6)的外侧还设置有一振动盘(7),振动盘(7)包括有一送料轨道(71),送料轨道(7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装置(8),进料装置(8)的上侧设置有所述上料机构(1);所述进料装置(8)上成型有进料斗(81),进料斗(81)的下方设置有一顶杆(82),顶杆(82)通过动力源上下滑动用于将工件顶向所述上料机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车式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从左到右至少包括有第一送料装置(3)、第二送料装置(4)和第三送料装置(5);所述第一送料装置(3)设置在转盘的一侧;所述第三送料装置(5)设置在转盘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送料装置(3)上可滑动设置有所述第一送料夹爪(31),第一送料夹爪(31)用于抓取工件并移动至设定位置;所述第二送料装置(4)包括有第二送料滑台(41),第二送料滑台(41)上可滑动设置有第二送料夹爪(42),第二送料夹爪(42)用于从所述第一送料夹爪(31)处沿工件轴线的垂直方向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动至所述第三送料装置(5);所述第三送料装置(5)上设置有第三送料夹爪(51),第三送料夹爪(51)夹持工件上的一端并将工件移动至所述下料机构(2),从而实现一个工件的双向加工作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车式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装置(3)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1)的前侧并用于夹持工件的其中一端并将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二送料装置(4);所述第三送料装置(5)设置在所述下料机构(2)的前侧并用于夹持工件的其中一端并将工件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