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68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所述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包括顶层控制单元和模块控制单元,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由PLL时钟以及PLL分频时钟对应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由测试模块内部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连接的时钟,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测试模块内部逻辑结构测试的时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测试目标在前期进行层次化网络设计,针对不同的测试模式进行灵活控制,便于设计人员管理和配置时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数字芯片规模不断增大,可测性设计(DesignforTest)越来越受到芯片设计人员的重视。在可测性设计中,测试时钟与正常工作时钟走的路径不同,在进行可测性设计时,需要增加额外逻辑,对时钟进行控制,使其在测试时能够产生期望的波形。比如对于扫描测试(san_test)来说,在移位阶段(shift)需要使用外部管脚进来的慢速时钟(shift_clk),在捕获阶段(capture)要根据测试模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时钟。对于固定故障扫描测试(stuck_at_test),捕获阶段需要使用慢速时钟,对于跳变延时故障测试(transition_test),捕获阶段需要使用快速时钟。跳变延时故障测试的扫描时钟如图1所示,当se为1时,进入移位模式,扫描时钟为慢速时钟。当se为“0”时,进入捕获阶段,此阶段扫描时钟为连续两拍的快速时钟。通过对以上可测性设计时对扫描时钟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可测性设计时,时钟需要不停的切换,同时,还需要根据要求产生固定数量和形状的时钟脉冲,如图1所示的两拍连续快速时钟。在实际中,无论是从管脚输入的测试时钟,还是内部晶振产生的时钟都是连续时钟,因而,要得到特定的波形,需要在时钟网络中增加控制模块。外部时钟(如shift_clk)、晶振、锁相环(PLL)和时钟控制模块构成了时钟网络。目前的可测性时钟网络结构设计中,对于小规模芯片来说,一般直接在芯片顶层的时钟模块里,针对不同的时钟加入门控逻辑和控制电路,时钟经过控制模块的处理后分配给不同的模块。如图2所示的时钟网络1,时钟控制模块全部分布在时钟产生模块(ClockGenerationModule,简称CKGEN)。当模块内部的时钟域比较复杂的时候,在进行可测试设计时,一般是在子模块内根据不同的时钟域,增加门控逻辑和其他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的时钟网络2,时钟控制模块分布在不同的模块里,如module1、module2。目前对于时钟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于正常工作的时钟网络拓扑结构研究,比如传统对称的H树结构、主流的缓冲二叉树结构或新型的网格型结构等。但是对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来说,网络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如上述提供的时钟网络结构中,时钟网络1是在顶层划分时钟,时钟从控制单元出来后,分配给不同的模块。时钟网络2是根据模块进行划分,在每个模块里面针对不同的时钟增加控制单元。这两种不同的时钟网络结构可以用于不同的测试模式。当时钟数目少,时钟比较简单的时候,由于一个时钟可能供给多个模块,采用时钟网络1就比较方便,且增加逻辑比较少。但是当时钟数目比较多的时候,采用时钟网络2就比较方便,可以在模块设计时把相应的时钟网络添加进去,设计方便。但是,当数字集成电路规模十分大的时候,模块数目多,时钟复杂,上述可测性时钟设计网络结构就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而且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除了需要对各模块内部进行测试,还需要对模块连接进行测试。上述结构就有局限性,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能够根据测试目标在前期进行层次化网络设计,针对不同的测试模式进行灵活控制,便于设计人员管理和配置时钟。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所述时钟网络结构包括顶层控制单元和模块控制单元,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由PLL时钟以及PLL分频时钟对应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由测试模块内部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连接的时钟,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测试模块内部逻辑结构测试的时钟。可选地,所述顶层控制单元根据顶层时钟不同进行划分。可选地,所述模块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顶层控制单元出来的时钟进入所述测试模块后,根据所述测试模块的不同时钟域进行划分。可选地,每个测试模块的每个时钟区域对应一个时钟控制单元。可选地,同一个测试模块内的不同时钟控制单元的时钟来自不同的顶层控制单元,或者来自同一个顶层控制单元。可选地,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下级层次时钟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的逻辑测试。可选地,所述模块控制单元包括二级模块控制单元和三级模块控制单元,所述二级模块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所述测试模块内部逻辑的测试、提供所述测试模块内部封装器测试的时钟来源以及测试封装器与测试模块之间的连接,所述三级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测试所述封装器的逻辑。可选地,所述顶层控制单元和模块控制单元中的时钟控制单元均包括:clk_sel模块,用于控制时钟开/关以及选择时钟来源;delay_control模块,用于控制当扫描使能信号拉低后,捕获时钟出现的时间;pulse_cnt模块,用于控制时钟在捕获阶段的时钟脉冲数量;gate_control模块,用于根据delay_control模块和pulse_cnt模块的配置,生成时钟门控单元的的使能信号gate_en;clk_mux模块,用于对移位时钟和捕获时钟进行复用,生成需要的扫描时钟scan_clk。可选地,移位时钟分配在每个时钟控制单元里。可选地,移位时钟不仅直接提供给所述顶层控制单元,还直接提供给所述二级模块控制单元和三级模块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可以针对不同的测试模式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时钟通道,顶层控制可以控制不同时钟域,模块控制针对不同的模块,通过混合控制可以实现不同的模式测试和区域测试;每个模块控制单元都有时钟切换、时钟开关、时钟延时、时钟滤波的结构,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可以统一控制,也可以单独特殊控制,适应不同的时钟要求;适用于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复杂时钟结构,通过层次化设计,让设计人员对时钟架构更加清晰,测试时灵活控制,便于设计人员管理和配置时钟,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跳变延时故障测试的扫描时钟示意图;图2、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可测性时钟网络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时钟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所述时钟网络结构包括顶层控制单元和模块控制单元,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由PLL时钟以及PLL分频时钟对应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由测试模块内部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连接的时钟,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测试模块内部逻辑结构测试的时钟。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可测性设计中的扫描模式提供了如图4所示的时钟网络结构。以下主要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网络结构包括顶层控制单元和模块控制单元,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由PLL时钟以及PLL分频时钟对应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由测试模块内部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连接的时钟,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测试模块内部逻辑结构测试的时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网络结构包括顶层控制单元和模块控制单元,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由PLL时钟以及PLL分频时钟对应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由测试模块内部的时钟控制单元组成;所述顶层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连接的时钟,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所述测试模块内部逻辑结构测试的时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控制单元根据顶层时钟不同进行划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控制单元根据所述顶层控制单元出来的时钟进入所述测试模块后,根据所述测试模块的不同时钟域进行划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测试模块的每个时钟区域对应一个时钟控制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测试模块内的不同时钟控制单元的时钟来自不同的顶层控制单元,或者来自同一个顶层控制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可测性设计的时钟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提供下级层次时钟控制单元的时钟来源以及所述测试模块的逻辑测试。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赵军张心标曾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曙光信息产业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