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sensor field observation system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tar sensor field observ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field test and evaluation of star sensor performance. The light source system, two planar reflector systems, star sensor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system and star senso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all arranged in the observing station; the observing station has a skylight; the light source system is a solar simulator for transmitting light beams; the first planar reflector system is used for reflecting light beams to form reflected light; and the second planar reflector system is used for refracting reflected light to reflect light. Different zenith angles are incident to star sensors; the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system of star sensors is used to carry star sensors and ensure that the plane of the shade entry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ar sensors is at the same horizontal height; and the skylight is used as an analog star sensor for field performance test when the field of view of star sensors points to the real sky.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o avoid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of background stray light, the test effect is ideal, and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are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星敏感器外场观星
技术介绍
作为光测设备的星敏感器以往仅用于卫星、宇宙飞船、火箭等空间航天器的导航。近年来,随着星惯组合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星敏感器导航技术正由单纯的空间应用逐渐向更广泛的近地面领域发展,诸如远程战略轰炸机、临界空间飞行器、军舰等平台上尝试应用星敏感器技术,通过星惯联合制导或者星光制导的方式提升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提高飞机、舰船、导弹等武器系统的战场生存能力。随着应用需求领域的不断扩大,对产品检测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星敏感器整机性能的外场测试与评估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星敏感器性能的外场测试与评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包括光源系统、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天窗系统和观星站;所述光源系统、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和星敏感器均设置在观星站内;观星站的顶端开有天窗;所述光源系统为太阳模拟器,用于发射光束;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用于对 ...
【技术保护点】
1.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观星系统包括光源系统(1)、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4)、天窗系统(6)和观星站(7);所述光源系统(1)、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4)和星敏感器(5)均设置在观星站(7)内;观星站(7)的顶端开有天窗(6);所述光源系统(1)为太阳模拟器,用于发射光束;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用于对光源系统(1)发射的光束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用于折转反射光,将反射光以不同的天顶角入射到星敏感器(5)遮光罩的入光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观星系统包括光源系统(1)、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4)、天窗系统(6)和观星站(7);所述光源系统(1)、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4)和星敏感器(5)均设置在观星站(7)内;观星站(7)的顶端开有天窗(6);所述光源系统(1)为太阳模拟器,用于发射光束;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用于对光源系统(1)发射的光束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用于折转反射光,将反射光以不同的天顶角入射到星敏感器(5)遮光罩的入光口处;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4),用于承载星敏感器(5),并保证不同型号的星敏感器(5)的遮光罩入光口所在平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天窗(6)用于作为模拟星敏感器(5)外场性能测试时星敏感器视场指向真实星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2)包括一号平面反射镜(8)、一号旋转台(9)、直角固定架(10)、一号直角架(11)和一号光学平台(12);所述一号直角架(11)的一个直角边侧固定在一号光学平台(12)上;所述直角固定架(10)固定在一号直角架(11)的顶端;所述一号旋转台(9)竖直设置在直角固定架(10)的侧壁上;所述一号平面反射镜(8)夹持并固定于一号旋转台(9)的中心旋转处,保证一号平面反射镜(8)的旋转中心线与一号旋转台(9)的旋转中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其特征在于,光源系统(1)的光束中心线与一号平面反射镜(8)的旋转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3)包括二号平面反射镜(13)、二号旋转台(14)、直角固定块(15)、二号直角架(16)、平移龙门架(17)、一号直线导轨(18)和二号直线导轨(19);所述一号直线导轨(18)和二号直线导轨(19)平行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平移龙门架(17)的底端同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洪源,王秉文,毛晓楠,武少冲,魏政,颜志强,刘祥,康文,王蓝玉,曹尧尧,李崇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