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603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门控制器,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输入端Vi、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S2的一端,所述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K1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端Vo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的一端、继电器K2的一端和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继电器K1和变压器T,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

An Automatic Door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door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resistance R1, one end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input Vi, one end of switch S1, one end of resistance R2, one end of resistance R3 and one end of switch S2.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tch S2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relay K1,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tch S1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resistance R2 and the positive pole of diode D1.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output Vo and resistance R4. The other end of resistance R4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capacitance C, one end of relay K2 and one end of transformer T primary coil. The other end of capacitance C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end of diode D1 and one end of resistance R5. The other end of resistance R5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relay K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conomy and practicability, and can automatically cut off the power supply by relay K1 and transformer T to realiz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门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门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自动门已经在高楼耸立的大都市随处可见,在各酒店、银行、大厦、医院、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自动门更是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使用。但是传统的自动门档次低,质量良莠不齐,安装繁琐,体积大,并且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即通过按钮和复杂的接线安装来控制,灵敏度不高,控制不方便,不稳定,不易维修,存在很多缺陷,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7406204U所公开的一种自动门控制器,通过红外线检测单元采集外部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电动机控制单元实现门扇的开合状态。本技术提供的自动门控制器,安全性、稳定性更高,自动门配置也更加智能化。在外观上也简单大方,智能型自动门不仅结合现代自动门所具有的所有优点,而且也更加节约空调能源、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即也更加环保和节能,但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设置过流保护电路,当电流过大时,容易造成其发生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门控制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门控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门控制器,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输入端Vi、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S2的一端,所述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K1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端Vo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的一端、继电器K2的一端和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有电池E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有电池E的正极。优选的,所述变压器T的型号为SCB10-1000KVA。优选的,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的阻值依次为1KΩ、1KΩ、800Ω、600Ω、400Ω和200Ω。优选的,所述输入端Vi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伏。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D71N4003。优选的,所述电容C的容值为220uF。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变压器T、继电器K1、继电器K2、开关S1、开关S2、电容C和电池E相配合,其过流检测元件采用的是干簧管,当充电电流达到或超过电流额定值时,作用于继电器K1的交变磁场使干簧管发生周期性吸合动作,接通继电器K2,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继电器K1和变压器T,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门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自动门控制器,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输入端Vi、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S2的一端,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K1的一端,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端Vo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的一端、继电器K2的一端和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有电池E的负极,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有电池E的正极,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变压器T、继电器K1、继电器K2、开关S1、开关S2、电容C和电池E相配合,其过流检测元件采用的是干簧管,当充电电流达到或超过电流额定值时,作用于继电器K1的交变磁场使干簧管发生周期性吸合动作,接通继电器K2,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继电器K1和变压器T,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本技术中,变压器T的型号为SCB10-1000KVA,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的阻值依次为1KΩ、1KΩ、800Ω、600Ω、400Ω和200Ω,输入端Vi的输入电压为交流220伏,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D71N4003,电容C的容值为220uF,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D1、二极管D2、变压器T、继电器K1、继电器K2、开关S1、开关S2、电容C和电池E相配合,其过流检测元件采用的是干簧管,当充电电流达到或超过电流额定值时,作用于继电器K1的交变磁场使干簧管发生周期性吸合动作,接通继电器K2,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本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通过继电器K1和变压器T,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工作原理:使用中,其过流检测元件采用的是干簧管,当充电电流达到或超过电流额定值时,作用于继电器K1的交变磁场使干簧管发生周期性吸合动作,接通继电器K2,使得开关S2自动吸合,自动切断电源,实现过流保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门控制器,包括电阻R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输入端Vi、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S2的一端,所述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K1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端Vo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的一端、继电器K2的一端和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有电池E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有电池E的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门控制器,包括电阻R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有输入端Vi、开关S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S2的一端,所述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K1的一端,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端Vo和电阻R4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的一端、继电器K2的一端和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1的负极和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端连接有变压器T初级线圈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有电池E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6的一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光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