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8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重电梯,主要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电梯井、牵引装置、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所述电梯井的井道内设有第一竖向滑轨和第二竖向滑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主绳轮、副绳轮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与主绳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动力腔室内部设有控制箱,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箱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与报警器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适用于地铁站等人员拥挤、流动性大的场所,而且一井两梯能充分利用电梯井的空间,大大提高地铁站的运载疏散效率,方便乘客进站、出站、一楼二楼换乘,减少拥堵。

A Counterweight Elev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unterweight elevator, which mainly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n elevator shaft, a traction device, a first elevator and a second elevator; the elevator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rtical slide rail and a second vertical slide rail; the tra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traction motor, a main rope wheel, a secondary rope wheel and a traction rope,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traction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rope wheel; the first elevator and the second elevator are both equipped with gravity transmission. Sensors and alarms, the pow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ox, two gravity sensors in the first elevator and the second elevato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ox signal, and the control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alarm signal.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suitable for crowded and mobile places such as Metro stations, fully utilizing the space of elevator wells in one well and two elevators, greatly improving the transportation and evacuation efficiency of Metro stations, facilitating passengers to enter and leave stations, transferring from the first floor to the second floor, and reducing conge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重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是一种对重电梯。
技术介绍
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人口密集,上下班或者节假日时地铁乘客很多,由于乘客拥挤,仅靠扶手电梯和楼梯来运载乘客的运载效率不高,会出现梯口拥挤的情况,容易出现踩踏事故。所以设置二层升降电梯来运载乘客能够大大提高地铁站的运载疏散效率,方便乘客进站、出站、一楼二楼换乘,减少拥堵。但是现有的对重电梯是牵引绳一端连接升降梯,一端连接对重块,一个电梯井只能运行一辆电梯,而且这种电梯的安装成本高,若是一井两梯,两个电梯彼此对重存在技术难题,在电梯工作中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必须保持在限额之内,才能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所以一井两梯不适用于写字楼等场所,但是适用于人员拥挤、流动性大的地铁站,而且一井两梯能充分利用电梯井的空间,大大提高地铁站的运载疏散效率,方便乘客进站、出站、一楼二楼换乘,减少拥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重电梯,它适用于地铁站等人员拥挤、流动性大的场所,而且一井两梯能充分利用电梯井的空间,大大提高地铁站的运载疏散效率,方便乘客进站、出站、一楼二楼换乘,减少拥堵。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对重电梯,包括电梯井、牵引装置、彼此对重的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所述电梯井顶部为设置牵引装置的动力腔室,所述电梯井的井道内设有第一竖向滑轨和第二竖向滑轨,所述第一升降电梯沿着第一竖向滑轨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升降电梯沿着第二竖向滑轨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之间留有空间不会发生对撞;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第一升降电梯运行至一层时,第二升降电梯运行至二层,第一升降电梯运行至二层时,第二升降电梯运行至一层;所述电梯井的上下两层均设有电梯外门;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主绳轮、副绳轮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与主绳轮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绳连在主绳轮和副绳轮上,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顶部、第二升降电梯顶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动力腔室内部设有控制箱,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箱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与报警器信号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两端通过电梯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第二升降电梯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和缓冲绳,所述上连接座与牵引绳连接,所述下连接座通过连接绳与第一升降电梯或第二升降电梯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绳两端与上连接座、下连接座连接。所述上连接座底部、下连接座底部均设有底部绳座,所述底部绳座上设有五个接绳口;所述上连接座顶部、下连接座顶部均设有顶部绳座,所述上连接座顶部的顶部绳座与牵引绳连接,所述下连接座顶部的顶部绳座与缓冲绳连接;所述缓冲绳设有五根,每根缓冲绳顶部与对应的接绳口连接,每根缓冲绳底部与对应的顶部绳座连接。所述缓冲绳包括绳体和缓冲弹簧连接件,所述绳体顶部与对应的接绳口连接,所述缓冲弹簧连接件包括弹簧本体和螺纹连接座,所述绳体底部与弹簧本体连接,所述弹簧本体和螺纹连接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纹连接座与下连接座顶部的顶部绳座螺纹连接固定。所述牵引电机上设有电机制动器。所述电梯井底部设有底部缓冲器,所述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底部两侧均设有脚座,所述脚座的设置位置与底部缓冲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底部缓冲器顶部设有降噪橡胶座垫。对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在电梯井内设置两个升降电梯,两个升降电梯彼此对重通过牵引装置运行;两个升降电梯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动力腔室内部的控制箱与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与报警器信号连接。控制箱能够对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内的重量进行对比计算,使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之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当然第一升降电梯和第二升降电梯也不能超载,在电梯超载和两个电梯内重量差不在限额之内时都会报警,但是报警铃声不同,便于区分。本设计适用于地铁站等人员拥挤、流动性大的场所,而且一井两梯能充分利用电梯井的空间,大大提高地铁站的运载疏散效率,方便乘客进站、出站、一楼二楼换乘,减少拥堵。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三维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内部结构局部三维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附图1中I部放大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电梯井;2、第一升降电梯;3、第二升降电梯;4、动力腔室;5、第一竖向滑轨;6、第二竖向滑轨;7、电梯外门;8、牵引电机;9、主绳轮;10、副绳轮;11、牵引绳;12、控制箱;13、连接件;14、上连接座;15、下连接座;16、缓冲绳;17、连接绳;18、底部绳座;19、接绳口;20、顶部绳座;21、绳体;22、缓冲弹簧连接件;23、弹簧本体;24、螺纹连接座;25、电机制动器;26、底部缓冲器;27、脚座;28、降噪橡胶座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是一种对重电梯,主体结构包括电梯井1、牵引装置、彼此对重的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所述电梯井1顶部为设置牵引装置的动力腔室4,所述电梯井1的井道内设有第一竖向滑轨5和第二竖向滑轨6,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沿着第一竖向滑轨5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升降电梯3沿着第二竖向滑轨6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之间留有空间不会发生对撞;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第一升降电梯2运行至一层时,第二升降电梯3运行至二层,第一升降电梯2运行至二层时,第二升降电梯3运行至一层;所述电梯井1的上下两层均设有电梯外门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8、主绳轮9、副绳轮10和牵引绳11,所述牵引电机8的输出端与主绳轮9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1连在主绳轮9和副绳轮10上,所述牵引绳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2顶部、第二升降电梯3顶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动力腔室4内部设有控制箱12,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箱12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12与报警器信号连接。本设计在电梯井1内设置两个升降电梯,两个升降电梯彼此对重通过牵引装置运行;两个升降电梯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动力腔室4内部的控制箱12与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12与报警器信号连接。控制箱12能够对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的重量进行对比计算,使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之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当然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也不能超载,在电梯超载和两个电梯内重量差不在限额之内时都会报警,但是报警铃声不同,便于区分。本设计适用于地铁站等人员拥挤、流动性大的场所,而且一井两梯能充分利用电梯井1的空间,大大提高地铁站的运载疏散效率,方便乘客进站、出站、一楼二楼换乘,减少拥堵。所述牵引绳11的两端通过电梯连接件13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2、第二升降电梯3连接。所述连接件13包括上连接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牵引装置、彼此对重的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所述电梯井(1)顶部为设置牵引装置的动力腔室(4),所述电梯井(1)的井道内设有第一竖向滑轨(5)和第二竖向滑轨(6),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沿着第一竖向滑轨(5)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升降电梯(3)沿着第二竖向滑轨(6)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之间留有空间不会发生对撞;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第一升降电梯(2)运行至一层时,第二升降电梯(3)运行至二层,第一升降电梯(2)运行至二层时,第二升降电梯(3)运行至一层;所述电梯井(1)的上下两层均设有电梯外门(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8)、主绳轮(9)、副绳轮(10)和牵引绳(11),所述牵引电机(8)的输出端与主绳轮(9)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1)连在主绳轮(9)和副绳轮(10)上,所述牵引绳(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2)顶部、第二升降电梯(3)顶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动力腔室(4)内部设有控制箱(12),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箱(12)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12)与报警器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牵引装置、彼此对重的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所述电梯井(1)顶部为设置牵引装置的动力腔室(4),所述电梯井(1)的井道内设有第一竖向滑轨(5)和第二竖向滑轨(6),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沿着第一竖向滑轨(5)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升降电梯(3)沿着第二竖向滑轨(6)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之间留有空间不会发生对撞;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下,第一升降电梯(2)运行至一层时,第二升降电梯(3)运行至二层,第一升降电梯(2)运行至二层时,第二升降电梯(3)运行至一层;所述电梯井(1)的上下两层均设有电梯外门(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电机(8)、主绳轮(9)、副绳轮(10)和牵引绳(11),所述牵引电机(8)的输出端与主绳轮(9)传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1)连在主绳轮(9)和副绳轮(10)上,所述牵引绳(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2)顶部、第二升降电梯(3)顶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均设置重力传感器和报警器,所述动力腔室(4)内部设有控制箱(12),第一升降电梯(2)和第二升降电梯(3)内的两个重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箱(12)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12)与报警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11)的两端通过电梯连接件(13)分别与第一升降电梯(2)、第二升降电梯(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包括上连接座(14)、下连接座(15)和缓冲绳(16),所述上连接座(14)与牵引绳(11)连接,所述下连接座(15)通过连接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晖
申请(专利权)人:宁津汇丰消声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