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65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操作室,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操作室安置于主体的内侧上方,且主体的外壁设置有门轴,所述门轴的外侧活动安置有活动门,且活动门与门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通过对活动门、门轴、主体、橡胶带和滚轴的设置,且活动门通过门轴与主体构成活动结构,当机构带动家用机器人整体行走时,需将活动门与主体进行关闭操作,在活动门与主体关闭时,活动门内侧内嵌安置的导电弹性条与主体紧密贴合,避免主体内侧的屏蔽区域产生不连续的点,影响机构整体对外界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An Anti-interference Trackless Walking Mechanism for Household Robo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interference trackless walking mechanism for household robot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bots, including a main body and an operating ro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bearing plate, the operating room is located above the inner sid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main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door axle. The outer side of the door axle is movably positioned with a movable door, and the movable door and the door axle are movably connec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at the anti-interference trackless walking mechanism of the home robot, through setting the movable door, the door axle, the main body, the rubber belt and the roller, and the movable door forms a movable structure through the door axle and the main body. When the mechanism drives the home robot to walk as a whole, the movable door and the main body need to be closed and operated. When the movable door and the main body are closed, the movable door is inside the movable door. The conductive elastic strip embedded in the side fits closely with the main body, avoiding discontinuous points in the shielding area inside the main body, and affecting 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whole mechanism to external sig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家用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主要从事家庭服务,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种类可分为电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厨师机器人、搬运机器人、不动机器人、移动助理机器人和类人机器人等,且其均需要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来辅助机器人整体的移动工作。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0560927C中公开的一种无轨电动伸缩门主动轮行走机构,该无轨电动伸缩门主动轮行走机构,虽然能够实现两侧主动轮行走,互不发生干涉,可实现差速行走,减少主动轮磨损,同时可任意改变其中一侧主动轮行走速度,实现无轨电动伸缩门的行走方向的改变,但是,该无轨电动伸缩门主动轮行走机构,具有不能保证机构内侧的电性元件工作时的抗干扰性,使得机构带动家用机器人活动时容易产生偏差现象,并且不具备对机器人上半部分安置于该机构上方时的防护功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包括主体和操作室,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操作室安置于主体的内侧上方,且主体的外壁设置有门轴,所述门轴的外侧活动安置有活动门,且活动门与门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的正面设置有导电弹性条,且活动门的正面下方开设有条形通风口,所述承载板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方安置有承载架,且承载架的内侧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承载架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承载架中轴线的内侧设置有双头电机,且第二转轴远离双头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二转轴与双头电机的输出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夹板,且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通过注塑与主体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预留口,所述主体的顶端安置有滚轴,且滚轴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线与伺服电机的中心线相重合,且伺服电机与承载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接口端,且接口端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承载架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可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外侧宽度与主体的内侧宽度相等,且承载板的厚度为5cm。可选的,所述活动门通过门轴与主体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门的截面面积与主体的截面开口面积相等。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对称中心与第一预留口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第一限位槽的横向轴线与主体的横向轴线相持平,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带,且橡胶带的顶端内侧安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预留口。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与第一限位槽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二限位槽等距分布于橡胶带的内侧。可选的,所述橡胶带与滚轴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滚轴关于主体的中轴线对称,所述操作室的内部左侧贯穿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壁安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与连接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室的左侧安置有操作箱。可选的,所述活动轮的横向轴线从左至右依次升高,且活动轮之间呈平行状分布于连接轴的外侧,所述连接轴的右侧外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操作室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连接轴的交汇处分布有活动球。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操作室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块通过活动球与连接轴构成活动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通过对活动门、门轴、主体、橡胶带和滚轴的设置,且活动门通过门轴与主体构成活动结构,当机构带动家用机器人整体行走时,需将活动门与主体进行关闭操作,在活动门与主体关闭时,活动门内侧内嵌安置的导电弹性条与主体紧密贴合,避免主体内侧的屏蔽区域产生不连续的点,影响机构整体对外界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而橡胶带与滚轴之间为活动连接,在将家用机器人的上半部分安置于机构的上方时,通过橡胶带将其两者分隔的作用,使得两者之间不易产生直接的相对摩擦现象,避免影响两者各自的性能,并且在橡胶带的作用下,能够避免两者在工作时产生的静电对彼此进行触击的问题。2、该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通过对第一转轴、伺服电机和承载板的设置,且第一转轴的中心线与伺服电机的中心线相重合,在第一转轴与伺服电机的分布作用下,使得任一的伺服电机驱动并带动其相应的第一转轴转动时,能够推动承载架旋转,通过承载架的旋转来调节第二转轴的方向,提供该机构整体转弯时的角度,实现家用机器人无轨行走的工作目的,而承载板的厚度为5cm,在承载板的作用下,能够对相应的组件进行安置操作,并且通过5cm厚度的承载板的作用,能够增强其对各组件安置工作时的承载性能。3、该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通过对第一限位槽、第一预留口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且第一限位槽的对称中心与第一预留口的对称中心相重合,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预留口的分布作用,使得两者形成各自的参照物,便于工作人员对家用机器人上半部分通过第一预留口接入线缆进行相应的安置操作或直接将家用机器人上半部分安装于第一限位槽上方进行组装工作,而第二限位槽的形状与第一限位槽的形状相吻合,在第二限位槽的作用下,能够对家用机器人的上半部分进行安置操作,并且通过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相吻合的作用,同时,在机器人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第一限位槽对下沉的第二限位槽进行承载操作,并且对其与机器人组件进行限位处理,避免家用机器人整体在行走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4、该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通过对橡胶带、活动轮和连接轴的设置,且活动轮的横向轴线从左至右依次升高,通过活动轮的横向轴线从左至右依次升高的作用,使得其在连接轴的转动作用下,能对橡胶带进行左右起伏式的抖动操作,便于橡胶带的移动工作,加快家用机器人整体的组装速度。5、该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通过对固定块、活动球和连接轴的设置,且固定块通过活动球与连接轴构成活动结构,连接轴在操作箱内侧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时,其远离操作箱的一端一同旋转,通过活动球的作用,能够对连接轴的末端进行支撑操作,并且避免连接轴直接与操作室的内壁相接触,造成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的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的主体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的操作室内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第一转轴;3、伺服电机;4、承载板;5、操作室;6、门轴;7、导电弹性条;8、活动门;9、条形通风口;10、双头电机;11、第二转轴;12、承载架;13、滚轮;14、活动夹板;15、第一限位槽;16、第一预留口;17、滚轴;18、第二限位槽;19、第二预留口;20、橡胶带;21、操作箱;22、连接轴;23、活动轮;24、活动球;25、固定块;26、接口端;27、内螺纹;28、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包括主体(1)和操作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承载板(4),所述操作室(5)安置于主体(1)的内侧上方,且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门轴(6),所述门轴(6)的外侧活动安置有活动门(8),且活动门(8)与门轴(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8)的正面设置有导电弹性条(7),且活动门(8)的正面下方开设有条形通风口(9),所述承载板(4)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3),且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下方安置有承载架(12),且承载架(12)的内侧贯穿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与承载架(1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1)靠近承载架(12)中轴线的内侧设置有双头电机(10),且第二转轴(11)远离双头电机(10)的一端连接有滚轮(13),所述第二转轴(11)与双头电机(10)的输出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夹板(14),且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所述第一限位槽(15)通过注塑与主体(1)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1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预留口(16),所述主体(1)的顶端安置有滚轴(17),且滚轴(17)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包括主体(1)和操作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承载板(4),所述操作室(5)安置于主体(1)的内侧上方,且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门轴(6),所述门轴(6)的外侧活动安置有活动门(8),且活动门(8)与门轴(6)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门(8)的正面设置有导电弹性条(7),且活动门(8)的正面下方开设有条形通风口(9),所述承载板(4)的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3),且伺服电机(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的下方安置有承载架(12),且承载架(12)的内侧贯穿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与承载架(1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1)靠近承载架(12)中轴线的内侧设置有双头电机(10),且第二转轴(11)远离双头电机(10)的一端连接有滚轮(13),所述第二转轴(11)与双头电机(10)的输出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活动夹板(14),且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所述第一限位槽(15)通过注塑与主体(1)构成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15)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预留口(16),所述主体(1)的顶端安置有滚轴(17),且滚轴(17)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的中心线与伺服电机(3)的中心线相重合,且伺服电机(3)与承载板(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的底端连接有接口端(26),且接口端(26)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27),所述承载架(12)的顶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机器人用抗干扰的无轨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的外侧宽度与主体(1)的内侧宽度相等,且承载板(4)的厚度为5cm。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守炎马宏伟孙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