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41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包括料箱、第一计量装置、第二计量装置、混合装置、动力装置、第三计量装置;所述第一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内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上部;所述第二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外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上部;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内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下部;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外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下部,并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所述第三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外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上部。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多个计量装置,进行小重量多批次计量,保证物料能够连续稳定投入混合装置内进行混合,提高最终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搅拌装置具有特殊的搅拌桨叶结构,在混合物料时,大幅度降低扬尘。

A New Mixed Met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mixing me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terial box, a first metering device, a second metering device, a mixing device, a power device and a third metering device; the first meter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material box and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terial box; the second metering devic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material box and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terial box; and the mix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terial box. The power devic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material box an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terial box,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xing device. The third metering devic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material box and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terial box. Its advantages are that by setting up multiple metering devices and measuring in small weight and batches, the materials can be continuously and steadily mixed in the mixing device,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fication rate of the final product. The mixing device has a special structure of impeller blades,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dust when mix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计量混合装置,由于无法保证物料稳定连续投入,导致最终产品的合格率不高,影响生产效益;且在物料混合时,由于只能进行单批次大重量计量,易出现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产品混合效率。此外,在现有的计量混合装置进行物料混合时,常常会出现大量扬尘,导致生产车间工作环境恶劣,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进行小重量多批次计量混合,提高混合效率,使物料能够稳定联系进料计量,且在混合过程中不会出现大量扬尘的计量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包括料箱、第一计量装置、第二计量装置、搅拌装置、动力装置、第三计量装置;所述第一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内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上部,所述计量装置包括一贯穿所述料箱的物料入口,用于计量物料重量;所述第二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外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料箱连接,用于计量物料重量;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内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下部,用于混合所述第一计量装置和/或所述第二计量装置输送的物料;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外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下部,并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用于向所述搅拌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第三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外并位于所述料箱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料箱连接,用于计量物料重量。优选的,所述第二计量装置和所述第三计量装置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优选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料箱的下部,用于固定所述料箱。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过渡料斗,所述第一过渡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二计量装置与所述管道之间。优选的,还包括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料箱的底部,用于将所述搅拌装置混合后的物料排出。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过渡料斗,所述第二过渡料斗设置在所述第三计量装置与所述管道之间。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搅拌桨叶、连接装置,所述搅拌桨叶与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叶包括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侧。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桨叶的上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桨叶的下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桨叶的上端部连接,其中部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桨叶的下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叶设置有通孔。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计量装置,保证物料能够连续稳定投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混合,提高最终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搅拌装置具有特殊的搅拌桨叶结构,能够在混合物料时,大幅度降低扬尘;利用多个计量装置,能够进行小重量多批次计量混合,并通过控制平台对每次计量数值进行修正,保证计量数值的线性的稳定性;搅拌装置以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在料箱内,使垂直落下的物料与搅拌装置之间形成一夹角,解决了以往搅拌装置水平设置出现的混合效率过低的问题;搅拌桨叶有多种实现方式,能够对物料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搅拌混合;搅拌桨叶具有通孔,使搅拌桨叶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时,能够使物料内部出现相对位置变化,提高混合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料箱1;第一计量装置2;第二计量装置3;搅拌装置4;动力装置5;第三计量装置6;支架7;第一过渡料斗8;接料装置9;第二过渡料斗10;转轴11;搅拌桨叶12;连接装置13;第一桨叶14;第二桨叶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第三连接杆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包括料箱1、第一计量装置2、第二计量装置3、搅拌装置4、动力装置5、第三计量装置6、支架7、第一过渡料斗8、接料装置9、第二过渡料斗10。料箱1设置在支架7的上部,并通过机械部件连接(如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将料箱1固定在支架7的上部。第一计量装置2,设置在料箱1的内部并位于料箱1的上部,第一计量装置2具有一个贯穿料箱1上部的入料孔,入料孔与一物料输送管连接。第一计量装置2呈漏斗状,其底部设置有阀门、重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传感器,重量检测传感器与数据传输传感器电联接,用于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传感器传输至控制平台,阀门在控制平台的作用下或手动模式进行开闭。第二计量装置3,设置在料箱1的外部并位于料箱1的上部,第二计量装置3的下部设置有第一过渡料斗8,第一过渡料斗8通过管道与料箱1连接。第二计量装置3呈圆柱状,其底部设置有阀门、重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传感器,重量检测传感器与数据传输传感器电联接,用于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传感器传输至控制平台,阀门在控制平台的作用下或手动模式进行开闭。第一过渡料斗8呈漏斗状,上宽下窄,其上部与第二计量装置3的下部连接,其下部通过管道与料箱1连接,起到过渡缓冲作用,提高物料传输速度。第三计量装置6,设置在料箱1的外部并位于料箱1的上部,第三计量装置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过渡料斗10,第二过渡料斗10通过管道与料箱1连接。第三计量装置6呈圆柱状,其底部设置有阀门、重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数据传输传感器,重量检测传感器与数据传输传感器电联接,用于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数据通过数据传输传感器传输至控制平台,阀门在控制平台的作用下或手动模式进行开闭。第二过渡料斗10呈漏斗状,上宽下窄,其上部与第二计量装置6的下部连接,其下部通过管道与料箱1连接,起到过渡缓冲作用,提高物料传输速度。第二计量装置3和第三计量装置6的位置根据厂房条件进行设计,即第二计量装置3和第三计量装置6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计量装置3和第三计量装置6可以对称设置在料箱1的两侧,也可以呈90°设置在料箱1的外侧。接料装置9,设置在料箱1外部并与料箱1底部连接,其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接料装置9呈倒梯形,其上部设置有抽拉式挡板,其下部可以设置有翻转式挡板。搅拌装置4,设置在料箱1内部并位于料箱1底部,用于混合第一计量装置2,和/或第二计量装置3,和/或第三计量装置6输送的物料。动力装置5,设置在料箱1外部,并与搅拌装置4连接,用于向搅拌装置4提供动力。在本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箱(1)、第一计量装置(2)、第二计量装置(3)、搅拌装置(4)、动力装置(5)、第三计量装置(6);所述第一计量装置(2)设置在所述料箱(1)内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上部,所述第一计量装置(2)包括一贯穿所述料箱(1)的物料入口;所述第二计量装置(3)设置在所述料箱(1)外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料箱(1)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设置在所述料箱(1)内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下部;所述动力装置(5)设置在所述料箱(1)外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下部,并与所述搅拌装置(4)连接;所述第三计量装置(6)设置在所述料箱(1)外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料箱(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箱(1)、第一计量装置(2)、第二计量装置(3)、搅拌装置(4)、动力装置(5)、第三计量装置(6);所述第一计量装置(2)设置在所述料箱(1)内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上部,所述第一计量装置(2)包括一贯穿所述料箱(1)的物料入口;所述第二计量装置(3)设置在所述料箱(1)外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料箱(1)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设置在所述料箱(1)内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下部;所述动力装置(5)设置在所述料箱(1)外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下部,并与所述搅拌装置(4)连接;所述第三计量装置(6)设置在所述料箱(1)外并位于所述料箱(1)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料箱(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量装置(3)和所述第三计量装置(6)之间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7),所述支架(7)设置在所述料箱(1)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料斗(8),所述第一过渡料斗(8)设置在所述第二计量装置(3)与所述管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料装置(9),所述接料装置(9)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祥颜骅李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