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05490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及其设备,依次包括有剥线步骤、压端步骤、分线步骤、插壳步骤;所述插壳步骤包括有:预插壳、二次插壳,所述预插壳通过搭接、旋转胶壳实现排线端子于胶壳内的预定位;所述二次插壳包括有第一次软插入和第二次硬插入,在二次插壳之后,实现排线端子于胶壳内的插入到位,随后,由第二排线夹住排线向外旋转以将插壳后的排线下料;如此,实现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一系列动作;尤其是,其通过预插壳来确保排线端子能够于胶壳内形成很好预定位,有利于后续插壳步骤的顺利进行,后续二次插壳方式,进一步确保插壳精准,避免对排线端子和/或胶壳造成损伤,降低了插壳不良率,提高了排线端子插壳组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及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排线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数码设备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中,排线的端部压合有端子,通过,排线端子需要插入胶壳内以形成排线端掊的连接件,以方便排线与电子设备或电子部件之间的插接式连接。排线在出厂或初始状态都是多个导线并在一起的,将这些导线连接到设备或接线端子上(焊接或铆压)时,需要将导线分开。目前,分线的方法大多是人工分线,如用剪刀剪开,这种方法效率低,而且很容易把线剪伤;后来,出现了一些自动分线的装置(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分线,但是这些自动分线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运行维护困难。以及,现有技术中,排线端子在插壳时,通常将排线端子与胶壳于同一平面正对插入,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排线端子插壳不到位,出现插壳位置偏差等,影响后续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2、排线端子插壳是容易出现部分导线端子未插入胶壳的现象,导致排线端子和/或胶壳受损,出现产品不良。还有,现有的自动剥线压端插壳设备,虽然其能够实现自动化加工制程,但是,其普遍存在加工效率受局限、加工质量难以进一步得到提升等问题,在加工运行时,也容易出现运行稳定性欠佳、运行故障率较高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及其设备,其实现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一系列动作;尤其是,其通过预插壳来确保排线端子能够于胶壳内形成很好预定位,有利于后续插壳步骤的顺利进行,后续二次插壳方式,进一步确保插壳精准,避免对排线端子和/或胶壳造成损伤,降低了插壳不良率,提高了排线端子插壳组装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依次包括有剥线步骤、压端步骤、分线步骤、插壳步骤;其中,所述插壳步骤包括有预插壳:将胶壳尾部的插端口斜向上放置;然后,将胶壳尾部的插端口的开口内底壁搭于排线端子的底部;再,以胶壳尾部与排线端子的搭接部位作为旋转支点,将胶壳头部向上旋转,以使排线端子预插于胶壳内;二次插壳:自排线的端子端沿排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排线夹、第二排线夹,第一排线夹位于排线端子与第二排线夹之间;插壳步骤一:第一排线夹张开,由第二排线夹定位排线,将胶壳于排线的端子端朝向排线延伸方向位移,形成第一次软插入;插壳步骤二:第一排线夹闭合以定位排线,将胶壳于排线的端子端朝向排线延伸方向位移,形成第二次硬插入;在插壳步骤二之后,第一排线夹张开,同时,释放胶壳,由第二排线夹住排线向外旋转以将插壳后的排线下料。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设备,依次包括有剥线装置、压端装置、分线装置、插壳装置,其中:所述插壳装置包括有第一排线夹、第二排线夹及胶壳夹持机构;所述胶壳夹持机构还连接有胶壳平移机构,所述胶壳平移机构驱动胶壳夹持机构水平位移;所述第一排线夹位于第二排线夹及胶壳夹持机构之间区域;所述第一排线夹连接有第一夹持气缸,第一夹持气缸控制第一排线夹张合;所述第二排线夹连接有第二夹持气缸,第二夹持气缸控制第二排线夹张合;所述第二排线夹连接有旋转下料机构,所述旋转下料机构控制第二排线夹水平旋转动作;所述胶壳夹持机构连接有胶壳旋转机构,所述胶壳旋转机构驱动胶壳夹持机构旋转动作;将排线端子插壳方向定义为水平面上的第一方向,所述胶壳旋转机构驱动胶壳夹持机构在第二平面上旋转动作,所述第二平面则为经过第一方向的竖直平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实现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一系列动作,加工效率及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其通过预插壳来确保排线端子能够于胶壳内形成很好预定位,有利于后续插壳步骤的顺利进行,后续二次插壳方式,进一步确保插壳精准,避免对排线端子和/或胶壳造成损伤,降低了插壳不良率,提高了排线端子插壳组装质量;二、通过使胶壳处于震动状态,以对排线端子于胶壳内的位置进行微调,这样,在预插壳、插壳过程中,都可以对排线端子起到校正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排线端子插壳质量;三、整线均分方法简单、巧妙,其利用第一、第二分线刀部的分线先后时间差以及相应导线在分线过程中的动态位移,在一次向下动作中,完成对排线的多条导线分切,有效提高分线精度及效率,同时,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该种排线整线均分方法及其装置均适于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中,其整个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后续设备维护简单方便,如此,使得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可控性均很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组装立体示图(未示罩壳);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中分线治具向下分线时状态变化示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另一角度局部结构示图;图7是图6中K1向视图;图8是上、下分线座夹住排线的状态示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中分线治具的立体示图;图10是图9中K2向视图;图11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示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组装立体示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组装立体示图(未示震动料盘);图1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三局部组装立体示图(未示震动料盘);图15是图1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未示震动料盘);图16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第四局部结构示图(主要体现胶壳夹持机构等)图17是16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中预插步骤的动作变化状态示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中二次插壳步骤的动作变化状态示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2是图21中A部分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23是图21中A部分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依次包括有剥线步骤、压端步骤、分线步骤、插壳步骤;本文中,重点介绍压端步骤、分线步骤、插壳步骤,以及,相应的压端装置(一体连动式压端模组2)、分线装置3、插壳装置4,其它环节(例如:剥线装置1、端子料带供应端5、排线供应端6、胶壳供应端7)可以采用常规技术实现,在此不作限制。接下来,依据工序先后对压端、分线、插壳三个环节一一介绍:请参照图1至3,以及,图20至23所示,其显示了压端装置的设计结构以及压端方法:所述送端装置30为下送料式送端装置,其包括有固定座10以及设置于固定座10上以相对固定可前后位移的活动座20。所述固定座10上设置有送端槽31以及推端槽34,所述推端槽34的上端贯通送端槽31,所述推端槽34的下端贯通固定座10底部;所述活动座20上连接有用于推动端子前进的送端爪33;所述送端爪33位于固定座10下方,所述送端爪33向上伸入推端槽34内;此处,所述活动座20上连接有推杆32,所述送端爪33设置于推杆32上;所述固定座10的下方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推端槽34向下贯通让位槽;所述活动座20的下端横向延伸的横向部51,所述横向部51伸入让位槽内,所述送端爪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有剥线步骤、压端步骤、分线步骤、插壳步骤;其中,所述插壳步骤包括有预插壳:将胶壳尾部的插端口斜向上放置;然后,将胶壳尾部的插端口的开口内底壁搭于排线端子的底部;再,以胶壳尾部与排线端子的搭接部位作为旋转支点,将胶壳头部向上旋转,以使排线端子预插于胶壳内;二次插壳:自排线的端子端沿排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排线夹、第二排线夹,第一排线夹位于排线端子与第二排线夹之间;插壳步骤一:第一排线夹张开,由第二排线夹定位排线,将胶壳于排线的端子端朝向排线延伸方向位移,形成第一次软插入;插壳步骤二:第一排线夹闭合以定位排线,将胶壳于排线的端子端朝向排线延伸方向位移,形成第二次硬插入;在插壳步骤二之后,第一排线夹张开,同时,释放胶壳,由第二排线夹住排线向外旋转以将插壳后的排线下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有剥线步骤、压端步骤、分线步骤、插壳步骤;其中,所述插壳步骤包括有预插壳:将胶壳尾部的插端口斜向上放置;然后,将胶壳尾部的插端口的开口内底壁搭于排线端子的底部;再,以胶壳尾部与排线端子的搭接部位作为旋转支点,将胶壳头部向上旋转,以使排线端子预插于胶壳内;二次插壳:自排线的端子端沿排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排线夹、第二排线夹,第一排线夹位于排线端子与第二排线夹之间;插壳步骤一:第一排线夹张开,由第二排线夹定位排线,将胶壳于排线的端子端朝向排线延伸方向位移,形成第一次软插入;插壳步骤二:第一排线夹闭合以定位排线,将胶壳于排线的端子端朝向排线延伸方向位移,形成第二次硬插入;在插壳步骤二之后,第一排线夹张开,同时,释放胶壳,由第二排线夹住排线向外旋转以将插壳后的排线下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插壳步骤中,胶壳尾部的插端口是由水平方向旋转变换为斜向上设置;胶壳是先水平位移至排线端子下方,再向上位移至排线端子的底部形成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壳步骤中,胶壳处于震动状态,以对排线端子于胶壳内的位置进行微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全自动剥线压端插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步骤包括有:步骤一:先准备分线治具和排线;所述分线治具上设置有第一分线刀部及分别位于第一分线刀部左、右侧的两个第二分线刀部,所述第一分线刀部的下端向下凸伸超出第二分线刀部的下端;所述排线具有四个以上沿左右并在一起的导线,沿左右依次相邻布置的四个导线被定义为第一至第四导线;步骤二:将排线定位放置于分线治具的下方;步骤三:将分线治具向下位移,其向下位移过程依时间先后分为第一、第二下移时间段;在第一下移时间段内,第一分线刀部的下端接触第二、第三导线之间部位,第一分线刀部一直向下位移以将第二、第三导线分切,与此同时,第一、第四导线分别受第二、第三导线向外挤推而往外张开;在第二下移时间段内,左侧的第二分线刀部的下端接触第一、第一导线之间部位,同时,右侧的第二分线刀部的下端接触第三、第四导线之间部位;两侧的第二分线刀部随分线治具一直向下位移以将第一、第二导线分切,将第三、第四导线分切;第一、第四导线分别受相应第二分线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应听杜昌发姚何郅进男李金华龙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