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485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第一像素区、第二像素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显示区的中心与第一像素区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显示区的中心与第二像素区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显示面板包括位于第一像素区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像素区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数据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像素电路的两条第一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数据线间距;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像素电路的两条第二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数据线间距;第一数据线间距小于第二数据线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广泛应用,持续发展。当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一大发展趋势在于窄边框化。但是,当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边框较窄时,其中金属走线之间的间距过小;这就限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显示装置。一方面,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显示区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像素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显示区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像素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两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数据线间距;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两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数据线间距;所述第一数据线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数据线间距。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的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多条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在所述扇出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扇出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扇出线之间的间距。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扇出区、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多条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扇出区中多条所述第一扇出线的汇集处与所述第二扇出区中多条所述第二扇出线的汇集处分开。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跨线、第二跨线、第三跨线,所述第一跨线、所述第二跨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多条所述第三跨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跨线紧邻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跨线位于所述第一跨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三跨线位于所述第一跨线与所述第二跨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跨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跨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跨线与所述第三跨线电连接,所述第三跨线与所述第二跨线电连接。可选地,多条所述第三跨线包括多条第三甲跨线、多条第三乙跨线;所述第三甲跨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像素区相交,所述第三乙跨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像素区相交;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甲跨线的间距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乙跨线的间距。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单栅的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甲扫描线;所述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第一甲扫描线。可选地,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双栅的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第二甲扫描线;所述第二甲扫描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直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凸出部相连;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栅极、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直线部,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位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位于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初始化晶体管间距,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初始化晶体管间距;所述第一初始化晶体管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初始化晶体管间距。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甲扫描线位于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源线位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交叠,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交叠。可选地,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甲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交叠,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未交叠。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电源线晶体管间距,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电源线晶体管间距;所述第一电源线晶体管间距小于所述第二电源线晶体管间距。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数据线电源线间距,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数据线电源线间距;所述第一数据线电源线间距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源线间距。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一甲连接线、第一乙连接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甲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乙连接线位于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甲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甲连接线与所述第一乙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一乙连接线与所述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屏蔽电极板,所述第一屏蔽电极板位于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一屏蔽电极板中断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乙连接线的连线。可选地,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第二甲连接线、第二乙连接线;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甲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乙连接线位于所述半导体层;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甲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甲连接线与所述第二乙连接线电连接,所述第二乙连接线与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屏蔽电极板,所述第二屏蔽电极板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二屏蔽电极板中断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乙连接线的连线;所述第一屏蔽电极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屏蔽电极板的面积。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参考线;所述第一参考线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参考线位于所述第一甲扫描线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电极板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参考线;所述第二参考线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二参考线与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线位于所述第二甲扫描线靠近所述第二屏蔽电极板的一侧。另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数据线,扇出区设有第一扇出线、第二扇出线,第一扇出线与第一数据线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显示区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像素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显示区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像素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两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数据线间距;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两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数据线间距;所述第一数据线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数据线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所述第一像素区、所述第二像素区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显示区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像素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显示区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像素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两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数据线间距;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的两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数据线间距;所述第一数据线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数据线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的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多条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在所述扇出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扇出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扇出线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扇出区、第二扇出区,所述第一扇出区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多条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扇出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扇出区中多条所述第一扇出线的汇集处与所述第二扇出区中多条所述第二扇出线的汇集处分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跨线、第二跨线、第三跨线,所述第一跨线、所述第二跨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多条所述第三跨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跨线紧邻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跨线位于所述第一跨线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三跨线位于所述第一跨线与所述第二跨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跨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跨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跨线与所述第三跨线电连接,所述第三跨线与所述第二跨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三跨线包括多条第三甲跨线、多条第三乙跨线;所述第三甲跨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像素区相交,所述第三乙跨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像素区相交;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甲跨线的间距小于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乙跨线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单栅的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甲扫描线;所述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第一甲扫描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双栅的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第二甲扫描线;所述第二甲扫描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直线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直线部与所述凸出部相连;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栅极、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直线部,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位于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位于所述第二甲初始化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甲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乙初始化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距离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