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制作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
技术介绍
:市面现有的扁平线共模电感在制作时,需要绕两个金属线圈。目前的绕线工艺有半自动单侧绕制设备、半自动双侧绕制设备两种。对于半自动单侧绕线机绕制,绕线流程为:人工将产品放置于特定治具中,再通过脚踏开关或手动按钮启动绕线机动作,完成一侧绕制后,人工再将产品翻转到另一侧,做同样的绕线流程。操作人员是通过双手来将需要绕线的产品在治具中,以及启动绕线机动作。介于造作人员容易产生生理疲劳,以及绕线质量不稳定,这些都会影响良品与不良品的区别,导致产品次品率高,生产效率低下。由此可见,采用半自动单侧绕线设备,不仅效率低,还及容易出现操作者失误,导致产品存在质量隐患。对于半自动双侧绕线设备,则加快了生产效率,但同样需要作业人员与机器协同操作。当作业人员产生生理疲劳时,可能出现双手与机器同事动作,容易出现工伤事故。由此可见,采用半自动单侧绕线设备或半自动双侧绕线设备,人员配置数多,并且生产的效率偏低,更容易出现工伤事故。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组件(1)、安装于机身组件(1)上的供料装置(2)、设置于供料装置(2)旁侧并用于取料的取料装置(3)、设置于取料装置(3)旁侧并用于将线材绕制到物料上的绕线工装(4)、设置于绕线工装(4)旁侧并用于给绕线工装(4)送入线材的绕线系统(5)、设置于绕线系统(5)旁侧并用于调节线材张力的线材张力组件(6)及设置于线材张力组件(6)旁侧并用于提供线材的放线机构(7),所述的绕线工装(4)包括有安装于机身组件(1)上的本体(41)、设置于本体(41)一侧的绕线基座(42)、安装于本体(41)另一侧并用于驱动绕线基座(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组件(1)、安装于机身组件(1)上的供料装置(2)、设置于供料装置(2)旁侧并用于取料的取料装置(3)、设置于取料装置(3)旁侧并用于将线材绕制到物料上的绕线工装(4)、设置于绕线工装(4)旁侧并用于给绕线工装(4)送入线材的绕线系统(5)、设置于绕线系统(5)旁侧并用于调节线材张力的线材张力组件(6)及设置于线材张力组件(6)旁侧并用于提供线材的放线机构(7),所述的绕线工装(4)包括有安装于机身组件(1)上的本体(41)、设置于本体(41)一侧的绕线基座(42)、安装于本体(41)另一侧并用于驱动绕线基座(42)上升和下降的顶升装置(43)、设置于绕线基座(42)一端并用于给线材导向的入线口组件(44)及设置于绕线基座(42)两侧并用于盖住绕线基座(42)的盖板组件(45),所述的绕线基座(42)上成型有用于对物料定位的定位槽(421)及对称分布于定位槽(421)两端并用于绕线的第一弧形导向槽(422)和第二弧形导向槽(4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组件(45)包括有安装于绕线基座(42)一侧的第一开合板(451)、安装于绕线基座(42)另一侧并与第一开合板(451)对称的第二开合板(452)、安装于第一开合板(451)上并用于盖住绕线基座(42)中第一弧形导向槽(422)的第一盖板(453)及安装于第二开合板(452)上并用于盖住绕线基座(42)中第二弧形导向槽(423)的第二盖板(454),所述的第一盖板(453)与第二盖板(454)上形成有方便物料安装到定位槽(421)的开口(4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线口组件(44)包括有安装于本体(41)上的入线口座(441)及盖在入线口座(441)上的入线口盖板(442),所述的入线口座(441)上成型有与第一弧形导向槽(422)对接的第一直线导向槽(443)及与第二弧形导向槽(423)对接的第二直线导向槽(4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扁平线共模电感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系统(5)包括有安装于机身组件(1)上的安装板(51)、安装于安装板(51)上并与入线口组件(44)对接的送线轮组件(52)、安装于安装板(51)上并用于驱动送线轮组件(52)开合的开合驱动装置(53)、以可快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送线轮组件(52)旁侧的过线槽组件(54)及安装于安装板(51)另一端的进线导轮组件(55),所述的送线轮组件(52)包括有下送线轮组(521)及与下送线轮组(521)匹配并与开合驱动装置(53)连接的上送线轮组(522),所述的下送线轮组(521)和上送线轮组(522)上都并列设置有第一送线轮(523)及第二送线轮(524),所述的第一送线轮(523)与第一直线导向槽(443)对接,所述的第二送线轮(524)与第二直线导向槽(444)对接,所述的过线槽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