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4808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乐器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得到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在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中石墨烯的表面均匀旋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接着将PET薄膜平铺在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上,然后将整体放入刻蚀液中刻蚀铜箔,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在刻蚀液中放入新的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等铜箔刻蚀完全后,用已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捞取并晾干,得到笛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笛膜其机械性能高,稳定性好,不易破裂,可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出现上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乐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笛膜,贴于笛子左端第二孔的薄膜,吹笛时靠气流振动发声。笛子的音色与笛膜的质量、贴法息息相关。现常用的笛膜主要是天然和人工两种方法制得,天然的笛膜主要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杆中,由于竹子和芦苇的生长特性,笛膜采集受时间限制,时间早了则笛膜太嫩,韧性差;时间晚了笛膜过老,音色次。同时天然采集的笛膜质软易破,整个采集过程繁琐。人工的笛膜则是将合成得到的凝胶压制成薄膜,其结构强度并不高,因此使用中笛膜容易出现破裂;并且在冬天较冷的环境下,笛膜上容易附着水滴,吹奏时膜容易破裂,需要经常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笛膜材料因其结构强度不足且使用中容易出现破裂,需要经常更换;且在使用容易上水影响吹奏音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得到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2)在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中石墨烯的表面均匀旋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接着将PET薄膜平铺在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上,然后将整体放入刻蚀液中刻蚀铜箔,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3)在刻蚀液中放入新的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等铜箔刻蚀完全后,用已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捞取并晾干,得到笛膜。本专利技术的笛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并且在石墨烯表面均匀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以PET薄膜为载体,通过刻蚀液刻蚀铜箔,得到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的笛膜。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已知,石墨烯具有高透明度(97.7%)、高抗拉强度(125Gpa)、高弹性膜量(1.1TPa)、热稳定性好的特点。且当强度最大的材料石墨烯在100摄氏度以下可长期保存,不发生破损,说明石墨烯结构稳定,在较低温度下也能保证完整性。因此以单层石墨烯堆叠形成石墨烯薄膜用作笛膜,同样具有高透明度、高弹性膜量、高机械强度,结构稳定的优点,其耐用性强、无需经常更换。笛膜对气密性要求高,因此要求用作笛膜中的石墨烯薄膜既不能有任何杂质也不能有任何破损。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使得石墨烯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并且以PET薄膜为载体,通过一层一层堆叠形成高质量的石墨烯薄膜。本专利技术采用能光分解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将石墨烯和PET薄膜粘连,是为了在使用笛膜时需要将笛膜上的PET薄膜轻松取掉,且保证石墨烯薄膜不会发生破损。在将笛膜按照笛膜的贴法贴在笛膜孔上后进行光照,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中的重氮萘醌基团经光照后,释放出氮气,变成茚酮经水解后变成茚羧酸,由于羧基的产生,使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发生溶解,其粘度减低,便于将PET薄膜取下且不会造成石墨烯薄膜发生破损。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重复步骤3,重复步骤3的次数为n,得到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n+2层石墨烯复合层。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烯叠堆的层数,可以准确调节笛膜的震动特性,达到更理想的奏乐效果。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n为1-30。本专利技术中石墨烯层数不能太厚,厚则变成了石墨片,失去了石墨烯的高性能;而太薄则容易破。可根据需求调节石墨烯的层数。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光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包括10-25wt%的酚醛树脂、5-15wt%的重氮萘醌类感光树脂、0.1-0.3wt%的产酸剂及余量的有机溶剂。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产酸剂为磺酸脂。采用上述的笛膜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笛膜包括石墨烯薄膜。采用上述的笛膜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笛膜的使用方法,其包括:按照笛膜的贴法将笛膜贴在笛膜孔上,对其光照1-3分钟后揭开PET薄膜,最后沾水擦去余胶后风干。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作的笛膜其机械性能高,化学和热稳定性好,不易破裂,可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出现上水。且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烯叠堆的层数,可以准确调节笛膜的震动特性,达到更理想的奏乐效果。使用操作简单便捷,不会造成笛膜出现破损影响演奏的音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重氮萘醌类感光树脂是由重氮萘醌磺酰氯和线性酚醛树脂在0.1wt%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催化下反应得到的,重氮萘醌磺酰氯在线性酚醛树脂上的接枝率为10wt%;重氮萘醌磺酰氯中的感光基团是重氮萘醌基团;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采用的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乙醚。采用的刻蚀液为氯化铁或过硫酸铵,其中优选为过硫酸铵。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笛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得到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具体为:S1:将铜箔放入CVD炉中,通入500sccm氢氩混气(氢气占5%),保持常压,60分钟升高温度至1050℃;S2:保持温度气流和压强退火铜箔30min;S3:通入0.5sccm氩甲烷混气(甲烷占0.4%)),持续30min;S4: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即可获得长满石墨烯的铜箔。(2)在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中石墨烯的表面均匀旋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的厚度为0.5mm,接着将PET薄膜平铺在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上,然后将整体放入刻蚀液中刻蚀铜箔,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其中,光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包括10wt%的酚醛树脂、5wt%的重氮萘醌类感光树脂、0.1wt%的产酸剂及余量的有机溶剂;产酸剂为磺酸脂。(3)在刻蚀液中放入新的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等铜箔刻蚀完全后,用已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捞取并晾干,得到笛膜。(4)重复步骤3,重复步骤3的次数为n,得到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n+2层石墨烯复合层。其中n为1。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笛膜的使用方法:按照笛膜的贴法将本实施例得到的笛膜贴在笛膜孔上,对其光照1分钟后揭开PET薄膜,最后沾水擦去余胶后风干。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笛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得到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具体为:S1:将铜箔放入CVD炉中,通入500sccm氢氩混气(氢气占5%),保持常压,60分钟升高温度至1050℃;S2:保持温度气流和压强退火铜箔30min;S3:通入0.5sccm氩甲烷混气(甲烷占0.4%)),持续30min;S4:自然降至室温后取出即可获得长满石墨烯的铜箔。(2)在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中石墨烯的表面均匀旋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的厚度为1mm,接着将PET薄膜平铺在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上,然后将整体放入刻蚀液中刻蚀铜箔,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得到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2)在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中石墨烯的表面均匀旋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接着将PET薄膜平铺在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上,然后将整体放入刻蚀液中刻蚀铜箔,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3)在刻蚀液中放入新的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等铜箔刻蚀完全后,用已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捞取并晾干,得到笛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笛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1)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基底上连续生长单层石墨烯,得到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2)在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中石墨烯的表面均匀旋涂上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接着将PET薄膜平铺在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上,然后将整体放入刻蚀液中刻蚀铜箔,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3)在刻蚀液中放入新的铜箔基底石墨烯复合层,等铜箔刻蚀完全后,用已获得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类光分解胶基底石墨烯复合层捞取并晾干,得到笛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笛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重复步骤3,重复步骤3的次数为n,得到底层带PET薄膜的重氮萘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芳竹舒阳李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