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枣庄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808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其包括葫芦丝本体,所述葫芦丝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吹嘴,所述吹嘴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的下表面粘接在葫芦丝本体的顶部,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内表面与外防护套外表面底部开设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外防护套的内表面与吹嘴的外表面搭接。该便于演奏的葫芦丝,通过设置外防护套、内防护套和外螺纹,进而可以防止唾液在吹嘴的内部滋生细菌并产生腐败,再辅以外螺纹,因而便于人们将外防护套和内防护套由葫芦丝本体上取下进行清洗或更换,不仅可以保证吹嘴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吹嘴上的细菌引发口腔疾病,给人们的演奏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乐器
,具体为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
技术介绍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葫芦丝包括吹嘴、管体和舌簧片,然而,现有的葫芦丝大多数为一体式,吹嘴由管体上取下时较为困难,而葫芦丝在被使用时需要将吹嘴放入口中,致使其表面以及内部容易残留唾液,唾液滋生细菌会危害人们的口腔,严重时还会造成口腔感染,给人们的演奏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亟需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解决了现有的葫芦丝大多数为一体式,吹嘴由管体上取下时较为困难,而葫芦丝在被使用时需要将吹嘴放入口中,致使其表面以及内部容易残留唾液,唾液滋生细菌会危害人们的口腔,严重时还会造成口腔感染,给人们演奏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包括葫芦丝本体,所述葫芦丝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吹嘴,所述吹嘴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并且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包括葫芦丝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丝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吹嘴(2),所述吹嘴(2)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3),并且密封圈(3)的下表面粘接在葫芦丝本体(1)的顶部,所述密封圈(3)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4),所述内螺纹(4)的内表面与外防护套(5)外表面底部开设的外螺纹(6)螺纹连接,所述外防护套(5)的内表面与吹嘴(2)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吹嘴(2)的内表面与内防护套(7)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内防护套(7)的内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层(8),所述内防护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片(9),所述密封片(9)的外表面与外防护套(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防护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演奏的葫芦丝,包括葫芦丝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丝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吹嘴(2),所述吹嘴(2)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3),并且密封圈(3)的下表面粘接在葫芦丝本体(1)的顶部,所述密封圈(3)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4),所述内螺纹(4)的内表面与外防护套(5)外表面底部开设的外螺纹(6)螺纹连接,所述外防护套(5)的内表面与吹嘴(2)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吹嘴(2)的内表面与内防护套(7)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内防护套(7)的内表面粘接有吸水棉层(8),所述内防护套(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片(9),所述密封片(9)的外表面与外防护套(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防护套(5)的下表面与弹性片(10)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弹性片(10)的下表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硕奚淑婷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