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473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0:09
本申请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电子设备通过使用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对图像进行处理,由于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增加图像的光效效果,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获取图像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图像,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图像,或者通过外部设备导入图像。如果获取的图像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例如,可以将图像的整体亮度进行调节,还可以对图像中的噪声进行弱化处理,或者对图像中的人像进行美颜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增加图像的光效效果,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黏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中间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目标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上述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电子设备通过使用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对图像进行处理,由于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增加图像的光效效果,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黏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中间图像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的方法流程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光效模板尺寸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目标图像的方法流程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光效模板称为第二光效模板,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光效模板称为第一光效模板。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两者都是光效模板,但其不是同一光效模板。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电子设备110。电子设备110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周围的环境,电子设备110可以获取待处理图像,并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电子设备110可以将第二光效模板与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以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来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其中:步骤202,获取待处理图像。待处理图像可以是电子设备中存储的图像,还可以是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实时采集的图像,还可以是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的预览图像,还可以是电子设备通过网络下载的图像等,在此不做限定。当电子设备接收到图像获取指令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图像获取指令获取待处理图像。其中,图像获取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对电子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操作产生的。例如,当用户启动电子设备上的相机应用程序后,点击拍摄按钮时,电子设备可以生成图像获取指令。图像获取指令还可以是电子设备连接到网络,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下载图像时生成的。步骤204,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第一光效模板可以用于模拟光源效果,其中,光源效果可以是光源发出的光在图像中所呈现的效果。融合处理是指将多张图像中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使得融合的图像含有更多的图像信息。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将2张图像中的图像信息融合为1张图像中的图像信息,电子设备还可以将3张图像中的图像信息融合为2张图像中的图像信息,在此不做限定。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对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电子设备还可以结合图像中像素的平均值、熵值、标准偏差、平均梯度等对图像进行融合。电子设备获取到待处理图像后,可以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电子设备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融合后,可以得到融合后的中间图像。步骤206,将第二光效模板与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第二光效模板可以用于模拟光源效果,第一光效模板模拟的光源效果与第二光效模板模拟的光源效果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光效模板是模拟自然光的模板,第二光效模板可以是模拟自然光经过玻璃反射的光的模板。。电子设备在得到中间图像后,可以将第二光效模板与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电子设备通过使用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对图像进行处理,由于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对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增加图像的光效效果,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黏度。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得到中间图像的过程,具体包括:步骤302,识别待处理图像的图像场景类型。图像场景类型用于表示图像的拍摄场景的类型。例如,图像场景类型可以是室内、室外、沙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光效模板和第二光效模板用于模拟不同的光源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之前,还包括:识别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图像场景类型;当所述图像场景类型为目标图像场景类型时,去除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光照信息;所述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包括:将第一光效模板与去除所述光照信息后的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光效模板与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中间图像之前,还包括:获取第一预设光效模板;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尺寸调节所述第一预设光效模板的尺寸,得到第一光效模板;所述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图像之前,还包括:获取第二预设光效模板;根据所述中间图像的尺寸调节所述第二预设光效模板的尺寸,得到第二光效模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中间图像的尺寸调节所述第二预设光效模板的尺寸,得到第二光效模板,包括:根据所述中间图像的尺寸调节所述第二预设光效模板的尺寸;对尺寸调节后的第二预设光效模板的透明度进行调节,得到第二光效模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光效模板与所述中间图像进行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