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406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利工程建设技术领域,解决了挡土墙背水面上可能产生滑坡现象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地基、位于地基上的混凝土墙壁以及位于混凝土墙壁远离水体一侧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背水面上铺设有砂石层、填土层与种植层,混凝土墙壁的顶部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开口面上架设有栅格板,所述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位于砂石层与混凝土墙体之间铺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一端连通至导水槽远离水体一侧侧壁上,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低端位所处的地面上连通开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连通设置有调水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挡土墙背水面上发生滑坡现象的优点。

A Retaining Wall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taining wall of a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landslide may occur on the backwater surface of the retaining wall. The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the foundation, the concrete wall o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oncrete wall on the side far away from the water body. The backwater surface of the concrete wall is covered with sand and gravel layer, filling layer and planting layer,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version trough, the opening surface of the water diversion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grid board, and the backwater surface of the concrete wall is located on sand. A drainage pipe is laid between the stone layer and the concrete wall. One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far from the water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s located on the ground where the low end of the backwater surface of the concrete wall is located. A water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regulating pipe.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landslide phenomenon on the backwater surface of the retaining wall.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建设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公布号为CN1036964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它包括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壁和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设置有钢筋骨架,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坡面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砂垫层、碎石垫层和块石层,所述块石层有多个块石相互拼接而成,所述块石层上设置有耐腐蚀填土层,所述耐腐蚀填土层上设置有绿化层,所述耐腐蚀填土层与绿化层之间设置有织物层,所述混凝土墙壁顶部设置有花池,所述花池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混凝土墙体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溢流孔,所述排水孔与溢流孔相连通。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水利工程挡土墙,其通过混凝土墙壁对水体进行阻挡,在混凝土墙体的背水面上铺设有块石层、增强混凝土墙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对水体的阻挡效果,并通过在填土层上种植绿植对块石层、填土层进行加固。当汛期来临或出现洪涝灾害时,混凝土墙壁一侧水体的水位迅速上升,可能超过混凝土墙壁高度,超过混凝土墙壁高度的水体漫过混凝土墙壁的顶部,从混凝土墙壁的顶部沿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一侧向下冲刷,背水面上绿化层、填土层以及块石层受到冲刷可能产生滑坡现象,对周边道路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其具有减少挡土墙背水面上发生滑坡现象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地基、位于所述地基上竖直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墙壁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墙壁远离水体一侧一体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背水面呈倾斜面设置,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背水面上铺设有砂石层、填土层与种植层,所述混凝土墙壁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开口面上架设有栅格板,所述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位于砂石层与混凝土墙体之间铺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一端连通至导水槽远离水体一侧侧壁上,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低端位所处的地面上连通开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连通设置有调水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土墙通过混凝土墙壁对水体进行阻拦,并通过混凝土墙体以及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的砂石层、填土层增强混凝土墙壁的结构强度。由于混凝土墙壁顶部设置有导水槽,当汛期来临或者出现洪涝灾害使得水体水位迅速上升时,超过混凝土墙壁高度的水漫延至混凝土墙壁顶部,并穿过栅格板流入导水槽中,经过排水管道流入蓄水池中,超过蓄水池蓄水量的水流通过调水管道引流导出。通过导水槽与排水管道以及蓄水池的配合设置,使得当水体的水量较大时,溢出的水量进入导水槽中并由排水管道排出,从而避免了水流对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的砂石层与填土层造成冲刷,较少了滑坡情况的出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墙体上的排水管道铺设有若干,若干排水管道沿导水槽侧壁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且蓄水池同样设置有若干,一个蓄水池连通三个排水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道沿导水槽的长度方向开设若干,用于增大导水槽内水流的排水量,保证排水效率,减少导水槽内进水效率大于排水效率使得导水槽内的水流溢出情况的发生。蓄水池设置若干,方便在需要时对蓄水池内进行清污作业,保证蓄水池的蓄水与排水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蓄水池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设置于蓄水池相邻侧壁的中部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道使得多个蓄水池之间相互连通,当其中一个蓄水池内的水量到达中部高度时,水流通过通水管道流向相邻两侧的蓄水池中,以提升若干蓄水池整体的蓄水与排水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槽临近水体一侧的槽壁面呈倾斜面,其倾斜面朝向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一侧倾斜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槽的侧壁面呈倾斜面,使得溢出的水体沿倾斜面流入导水槽中,对水流起导向作用,增大导水槽蓄水空间的同时,增大流入导水槽内水流的冲量,使得水流在冲力作用下迅速流入排水管道中,提升排水管道对导水槽内水流的排出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由横梁与竖梁相互交错固定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墙体内设置的支撑框架用以增强混凝土墙体的结构强度,保证混凝土墙体对混凝土墙壁的支撑加固作用,从而提升混凝土墙壁对水体的阻挡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墙壁的迎水面同呈倾斜面,其倾斜面方向朝向水体一侧倾斜向上,且混凝土墙壁的倾斜角度小于混凝土墙体的倾斜角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墙壁的迎水面为倾斜面,方便作业人员对混凝土墙壁侧的水体进行清理,同时也有利于意外落至水体中的人员回到混凝土墙壁上,减少落水伤亡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提升挡土墙建筑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墙体的背水面上位于相邻排水管道之间设置有若干格栅,所述砂石层与填土层均填充放置在所述格栅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层与填土层填充铺设在格栅中,格栅用于增强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对砂石层与填土层的支撑效果,提升砂石层与填土层在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位置的稳定性,降低滑坡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格栅内壁上位于砂石层的上方固定有三维植被网,所述填土层填充于所述三维植被网与砂石层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维植被网用于对砂石层以及填土层起到加固作用,方便植被种植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墙体背水面上植被以及砂石与土壤位置的稳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造水利工程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基础设计位于水体边缘侧开挖土方,清理出建造平台并建造地基,在地基上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墙壁倾斜角度与高度铺设钢筋并浇铸成型;步骤二、在成型混凝土墙壁一侧的建造平台上搭设支撑框架,并根据混凝土墙体的高度与倾斜角度进行浇铸成型;步骤三、在混凝土墙壁顶面的周侧竖直浇铸导水槽,且位于导水槽远离水体的槽壁面上预留开设若干导水孔。导水槽成型后在混凝土墙体上铺设连通导水孔的若干排水管道,并在相邻排水管道之间浇铸格栅,准备若干金属卡钩,并插入固定在格栅的侧壁上;步骤四、在混凝土墙体底部一侧的建造平台上开挖蓄水池,蓄水池侧壁上开设三个连接相邻三个排水管道的通水孔,并在相邻蓄水池之间的土层中预埋有通水管道,之后对蓄水池的开口面进行封堵并预留设置有窨井盖的进入口;步骤五、将砂石填充至相邻格栅中形成砂石层,准备三维植被网与格栅侧壁上的卡钩卡接,之后将土壤填充在砂石层与三维植被网中铺平并种上固土植被,准备塑料栅格板铺设在导水槽的开口面,完成挡土墙主体的施工作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造平台的清理便于混凝土墙壁与混凝土墙体的浇铸成型,同时保证墙体内部钢筋以及支撑框架位置的稳定,从而提升墙体的成型效果。首先对混凝土墙壁与混凝土墙体进行成型,再对混凝土墙壁上导水槽以及混凝土墙体上排水管道与格栅进行施工,以由内至外,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开展施工,从而保证施工顺序的有效进行。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的支撑框架由横梁与竖梁相互垂直交错配合脚手架连接件固定而成,竖梁的高度由临近混凝土墙壁一侧向蓄水池一侧逐渐降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框架由横梁与竖梁交错设置以增强支撑框架的支撑强度,竖梁高度的逐渐缩短用于保证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地基(1)、位于所述地基(1)上竖直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墙壁(2)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墙壁(2)远离水体一侧一体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墙体(3),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背水面呈倾斜面设置,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背水面上铺设有砂石层(4)、填土层(5)与种植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壁(2)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导水槽(21),所述导水槽(21)的开口面上架设有栅格板(23),所述混凝土墙体(3)背水面上位于砂石层(4)与混凝土墙体(3)之间铺设有排水管道(31),排水管道(31)一端连通至导水槽(21)远离水体一侧侧壁上,所述排水管道(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背水面低端位所处的地面上连通开设有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内连通设置有调水管道(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地基(1)、位于所述地基(1)上竖直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墙壁(2)以及位于所述混凝土墙壁(2)远离水体一侧一体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墙体(3),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背水面呈倾斜面设置,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背水面上铺设有砂石层(4)、填土层(5)与种植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壁(2)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导水槽(21),所述导水槽(21)的开口面上架设有栅格板(23),所述混凝土墙体(3)背水面上位于砂石层(4)与混凝土墙体(3)之间铺设有排水管道(31),排水管道(31)一端连通至导水槽(21)远离水体一侧侧壁上,所述排水管道(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背水面低端位所处的地面上连通开设有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内连通设置有调水管道(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上的排水管道(31)铺设有若干,若干排水管道(31)沿导水槽(21)侧壁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且蓄水池(7)同样设置有若干,一个蓄水池(7)连通三个排水管道(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蓄水池(7)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水管道(74),所述通水管道(74)设置于蓄水池(7)相邻侧壁的中部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21)临近水体一侧的槽壁面呈倾斜面,其倾斜面朝向混凝土墙体(3)背水面一侧倾斜向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内设置有支撑框架(12),所述支撑框架(12)由横梁(13)与竖梁(14)相互交错固定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壁(2)的迎水面同呈倾斜面,其倾斜面方向朝向水体一侧倾斜向上,且混凝土墙壁(2)的倾斜角度小于混凝土墙体(3)的倾斜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体(3)的背水面上位于相邻排水管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爱喻建胜
申请(专利权)人:垠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