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3498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挡边模具和至少一个第一压槽模具,第一挡边模具设有与预制构件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连接第一压槽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拆卸方便,构件成型外观质量好,模具使用寿命长,大大减少模具成本投入,提升效益;并在浇筑混凝图之后堵浆工作量大大减小,后期处理工作量减少,提升工作效率。

A prefabricated wallboard die assembly with grooving di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wallboard die assembly with a groov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dge-retaining die and at least one first grooving die. The first edge-retaining die has a contact surface with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rooving di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good appearance quality of component moulding, long service life of the mould,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input of the mould and improving the benefit, greatly reducing the slurry blocking workload after pouring the coagulation map,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post-processing and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墙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预制墙板上与现浇结合处设置的槽口,现大多数采用整体焊接,设计成凸字形式样,然后根据箍筋或伸出钢筋位置,在模具上开槽或开孔。此种方案最大问题是箍筋开槽处堵浆困难,容易漏浆,拆模困难,模具容易变形。尤其对于外饰面带翻边的构件,此种方案无法拆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安装、拆卸方便,构件成型外观质量好的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挡边模具和第一压槽模具,第一挡边模具设有与预制构件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连接第一压槽模具。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槽模具的截面为等腰梯形。进一步,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10~20mm。进一步,所述第一挡边模具下部间隔开有多个U型槽,U型槽的开口朝下。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槽模具与第一挡边模具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挡边模具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压槽模具。进一步,所述第一挡边模具上方设置有加强件。进一步,所述模具组件还包括第二挡边模具,所述第二挡边模具设有与预制构件接触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连接第二压槽模具。如上述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安装第一挡边模具,将第一挡边模具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台车上;第二步,安装其他部件,预制箍筋和纵向钢筋放置在第一挡边模具的U型槽内,安装水电预埋,波胶固定安装在第一挡边模具上,将吊钉插入到波胶内;第三步,安装第一压槽模具,在相邻吊钉和箍筋之间安装第一压槽模具,第一压槽模具通过螺栓与第一挡边模具连接;第四步,浇筑混凝土,向第一挡边模具、台车和其他边模围合成的空间浇筑混凝土;第五步,拆模,混凝土凝固后,先拆卸固定第一压槽模具与第一挡边模具的连接螺栓和其他螺栓,然后利用加强件向上提起第一挡边模具,再从侧边抽出压槽模具,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进一步,还包括第二挡边模具的安装,先将第二压槽模具固定安装在第二挡边模具上,第二挡边模具安装在第一挡边模具未围合的区域,通过螺栓固定在台车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安装、拆卸方便,构件成型外观质量好,模具使用寿命长,大大减少模具成本投入,提升效益;并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堵浆工作量大大减小,后期处理工作量减少,提升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1中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1中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2中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2中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预制构件,2—加强件,3—第一挡边模具,4—螺栓组件,5—第一压槽模具,6—U型槽,7—第二压槽模具,8—第二挡边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包括第一挡边模具3和至少一个第一压槽模具5,第一挡边模具3设有与预制构件1接触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螺栓连接第一压槽模具5。第一挡边模具3下部间隔开有U型槽6,U型槽6的开口朝下,相邻U型槽之间的间隔为箍筋等预制部件之间的间距,U型槽尺寸大小与箍筋等预制部件相匹配,便于预制箍筋、吊钉波胶和纵向钢筋等部件通过;在第一挡边模具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压槽模具,相邻压槽模具之间为预制箍筋等预埋部件。在第一挡边模具上层焊接有加强件2,加强件2选用槽钢,槽钢为U型结构,目的是加强第一挡边模具的强度,防止变形。。第一压槽模具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10mm~20mm,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10mm,即上下两端各短5mm,这就形成了脱模斜度,方便在脱模时将压槽模具取下。等腰梯形下底对应第一压槽模具5的一侧与第一挡边模具通过螺栓组件4进行连接。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安装第一挡边模具,将第一挡边模具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台车上;第二步,安装其他部件,预制箍筋和纵向钢筋放置在第一挡边模具的U型槽内,安装水电预埋,波胶固定安装在第一挡边模具上,将吊钉插入到波胶内;第三步,安装第一压槽模具,在相邻吊钉和箍筋之间安装第一压槽模具,第一压槽模具通过螺栓与第一挡边模具连接;第四步,浇筑混凝土,向第一挡边模具、台车和其他边模围合成的空间浇筑混凝土;第五步,拆模,混凝土凝固后,先拆卸固定第一压槽模具与第一挡边模具的连接螺栓和其他螺栓,然后利用加强件向上提起第一挡边模具,再从侧边抽出压槽模具,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4,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不同:压槽装置还包括第二挡边模具8和第二压槽模具7,第二挡边模具与第二压槽模具直接焊接在一起,第二压槽模具在形状上与第一压槽模具相似,但尺寸小于第一压槽模具。第二挡边模具的安装,先将第二压槽模具固定安装在第二挡边模具长度方向上,第二挡边模具上无须开设U型槽等,第二挡边模具安装在第一挡边模具未围合的区域,通过螺栓固定在台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边模具和至少一个第一压槽模具,第一挡边模具设有与预制构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连接第一压槽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边模具和至少一个第一压槽模具,第一挡边模具设有与预制构件接触的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连接第一压槽模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槽模具的截面为等腰梯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10mm~2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模具下部间隔开有多个U型槽,U型槽的开口朝下。5.如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槽模具与第一挡边模具通过螺栓组件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模具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压槽模具。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模具上方设置有加强件。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带有压槽模具的预制墙板模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王雅明徐雷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乡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