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东生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87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管廊节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雨水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管道通道,管道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污水通道,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一,进出口一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一,进出口一的内侧设置有伸缩爬梯,管道通道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二,进出口二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二,进出口二的内侧设置有攀爬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廊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管廊节,管廊节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脚,管廊节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管廊节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增加与店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增强管廊本体和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增强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A Multifunctional Assembled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assembled underground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which comprises the main body of the pipe gallery, a rainwater channe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pipe gallery, a pipeline channe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ainwater channel, a sewage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ipeline channel, an inlet and outlet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of the rainwater channel and the sewage channel, and a sealing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inlet and outlet.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let one is equipped with a telescopic climbing ladd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of the pipeline passage is equipped with an import and export two, the top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wo is equipped with a sealing cover,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wo is equipped with a climbing ladder. The outer side of the pipe gallery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pipe gallery joint, the bottom end of the pipe gallery joint is equipped with a fixed support foo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 gallery A socket is arranged to increase further fixing with the store,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ipe gallery body and the pipe gallery body, to enhance stability and pro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现在城市的水、电、气、通讯等市政管线一般都设置在地下,需要在地下有一个放置的地方,如果在现场浇筑地下管网,需要钢筋加工绑扎、支模、混凝土浇注、养护、拆模、二次搬运等工序,并且需要较大的原材料存放和加工场地,沟槽的土方开挖量大,浪费大量模板和人工及其他相关费用,且工期长,施工管理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现在都是在地下设置预制的综合管廊,现有的管廊为一个两侧开口的方形结构,铺设时相互连接而成,但是现在城市发展,在地下铺设的管道以及功能越来越多。传统的管廊本体地下操作,由于光线问题导致一些操作的进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不能够自行供电,不够节能环保、现有的管廊本体只具有一个进出口,不便于对管廊本体进行后期的维护、传统的管廊本体缺乏与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不便于管廊本体与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用以解决传统的管廊本体地下操作,由于光线问题导致一些操作的进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不能够自行供电,不够节能环保、现有的管廊本体只具有一个进出口,不便于对管廊本体进行后期的维护、传统的管廊本体缺乏与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不便于管廊本体与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问题,达到增加地下照明灯和增加自行发电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且节能环保、设置有多个进出口,便于对管廊本体的内部构件进行后期的维护、增加与店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增强管廊本体和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增强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管廊节,所述管廊节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脚,所述管廊节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所述管廊节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管廊节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所述雨水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管道通道,所述管道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污水通道,所述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一,所述进出口一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一,所述进出口一的内侧设置有伸缩爬梯,所述管道通道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二,所述进出口二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二,所述进出口二的内侧设置有攀爬梯,所述雨水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发电水车,所述发电水车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所述管道通道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管道通道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灯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控制箱和蓄电板,所述发电水车和发电机配合使用,所述发电机、红外线传感器、蓄电板和照明灯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脚和插接杆均与管廊节通过钢筋预埋连接,所述插接杆和插接槽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一和进出口一配合使用,所述密封盖二和进出口二配合使用,所述伸缩爬梯和进出口一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攀爬梯和进出口二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和雨水通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发电水车和支撑架通过连接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管道通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照明灯和安装框均与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和照明灯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水涂层,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防潮垫,所述防潮垫和安装框通过无痕胶粘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水涂层和耐腐蚀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抗压防滑垫,所述抗压防滑垫和固定架通过聚四氟乙烯粘合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传统的管廊本体地下操作,由于光线问题导致一些操作的进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不能够自行供电,不够节能环保问题,本设计提出雨水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发电水车,发电水车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管道通道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管道通道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灯和安装框,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控制箱和蓄电板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管廊本体地下操作,由于光线问题导致一些操作的进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不能够自行供电,不够节能环保问题,有增加地下照明灯和增加自行发电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且节能环保有益效果。2)、为解决现有的管廊本体只具有一个进出口,不便于对管廊本体进行后期的维护问题,本设计提出管廊节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雨水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管道通道,管道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污水通道,雨水通道和污水通道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一,进出口一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一,进出口一的内侧设置有伸缩爬梯,管道通道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二,进出口二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二,进出口二的内侧设置有攀爬梯设计,解决了现有的管廊本体只具有一个进出口,不便于对管廊本体进行后期的维护问题,有设置有多个进出口,便于对管廊本体的内部构件进行后期的维护有益效果。3)、为解决传统的管廊本体缺乏与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不便于管廊本体与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问题,本设计提出管廊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管廊节,管廊节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脚,管廊节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管廊节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管廊本体缺乏与地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不便于管廊本体与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问题,有增加与店面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且增强管廊本体和管廊本体之间的连接,增强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管廊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雨水通道和管道通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出口一和进出口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框内部结构示意图。1-管廊本体;2-管廊节;3-固定支撑脚;4-插接杆;5-插接槽;6-雨水通道;7-管道通道;8-污水通道;9-进出口一;10-密封盖一;11-伸缩爬梯;12-进出口二;13-密封盖二;14-攀爬梯;15-支撑架;16-发电水车;17-发电机;18-固定架;19-固定板;20-照明灯;21-安装框;22-红外线传感器;23-控制箱;24-蓄电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2-管廊节、3-固定支撑脚、6-雨水通道、7-管道通道、8-污水通道、9-进出口一、11-伸缩爬梯、13-密封盖二、14-攀爬梯、16-发电水车、17-发电机、18-固定架、19-固定板、20-照明灯、22-红外线传感器、23-控制箱、24-蓄电板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1-管廊本体、4-插接杆、5-插接槽、10-密封盖一、12-进出口二;13-密封盖二、15-支撑架、21-安装框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1,管廊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管廊节2,管廊节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脚3,管廊节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4,管廊节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5,管廊节2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6,雨水通道6的一侧设置有管道通道7,管道通道7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1),所述管廊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管廊节(2),所述管廊节(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脚(3),所述管廊节(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4),所述管廊节(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5),所述管廊节(2)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6),所述雨水通道(6)的一侧设置有管道通道(7),所述管道通道(7)的一侧设置有污水通道(8),所述雨水通道(6)和污水通道(8)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一(9),所述进出口一(9)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一(10),所述进出口一(9)的内侧设置有伸缩爬梯(11),所述管道通道(7)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二(12),所述进出口二(12)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二(13),所述进出口二(12)的内侧设置有攀爬梯(14),所述雨水通道(6)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顶端设置有发电水车(16),所述发电水车(16)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17),所述管道通道(7)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8),所述管道通道(7)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灯(20)和安装框(21),所述安装框(21)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22)、控制箱(23)和蓄电板(24),所述发电水车(16)和发电机(17)配合使用,所述发电机(17)、红外线传感器(22)、蓄电板(24)和照明灯(20)均与控制箱(23)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本体(1),所述管廊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管廊节(2),所述管廊节(2)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支撑脚(3),所述管廊节(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杆(4),所述管廊节(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5),所述管廊节(2)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雨水通道(6),所述雨水通道(6)的一侧设置有管道通道(7),所述管道通道(7)的一侧设置有污水通道(8),所述雨水通道(6)和污水通道(8)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一(9),所述进出口一(9)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一(10),所述进出口一(9)的内侧设置有伸缩爬梯(11),所述管道通道(7)的顶端的中部均设置有进出口二(12),所述进出口二(12)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二(13),所述进出口二(12)的内侧设置有攀爬梯(14),所述雨水通道(6)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顶端设置有发电水车(16),所述发电水车(16)的一侧设置有发电机(17),所述管道通道(7)的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18),所述管道通道(7)的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照明灯(20)和安装框(21),所述安装框(21)的内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22)、控制箱(23)和蓄电板(24),所述发电水车(16)和发电机(17)配合使用,所述发电机(17)、红外线传感器(22)、蓄电板(24)和照明灯(20)均与控制箱(2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东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