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275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避位纠偏装置包括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二纠偏辊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纠偏辊机构和第二纠偏辊机构相对设置,且第一纠偏辊机构与第二纠偏辊机构在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纠偏辊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且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同步带动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纠偏辊机构。卷绕系统包括避位纠偏装置。解决了避位纠偏的问题。

Deviation avoidance and correction device and wind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sition avoidance rectification device and a winding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tt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he position avoidance and rectification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the second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the first drive mechanism, the second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drive mechanism; the first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the first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at the first end, and the first driv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rectification roll mechanism;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can drive the second correcting roll mechanism close to or far from the first correcting roll mechanism; the third driving mechanism can synchronously drive the second correcting roll mechanism close to or far from the first correcting roll mechanism through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The winding system includes a position avoidance and rectification device. The problem of avoiding position and rectifying deviation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
技术介绍
在锂电池卷绕工艺中,极片在进入卷绕前的极片位置直接影响到电芯卷绕对齐度,卷绕前的自动纠偏性能对卷绕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然而,在电芯卷绕后,阳极料卷同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直接卷入电芯中,而阴极料卷会留出一长段,用于最后包裹电芯。该长段的阴极料卷由高位的裁切机构剪裁后落下,此时,需要纠偏机构进行避位,让阴极料卷直接掉下去,从而提高卷绕的速度、效率。而现有的纠偏机构只具有纠偏功能,却无法实现避让功能,影响电芯的卷绕质量。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避位功能和纠偏功能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纠偏机构不具有避位功能而影响电芯卷绕质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手段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包括: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二纠偏辊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和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同步带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接结构;当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时,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互卡合;当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时,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互脱离。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推板和第一导向杆,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杆移动,并由所述推板同步带动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移动。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感应片;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板上,所述感应片设置在所述推板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包括安装座、纠偏辊组件和复位气缸;所述纠偏辊组件包括辊筒和连接轴,所述辊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与所述复位气缸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底板和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连接,固定端与所述安装底板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三导向组件包括安装底座和第二导轨,且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底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丝杆、滑块、推杆和轴承座;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座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安装底板的三个侧面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浮动接头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卷绕系统包括所述的避位纠偏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包括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二纠偏辊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其中,第一纠偏辊机构和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相对设置,且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与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纠偏辊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同步带动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第一纠偏辊机构。本技术提供的避位纠偏装置包括两个工作状态,分别为纠偏状态和避位状态,具体工作过程为:纠偏状态下,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与第二纠偏辊的第一端相互连接,此时,待纠偏的基材能够从第一纠偏辊机构与第二纠偏辊机构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并被夹紧,当基材出现偏移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纠偏辊机构沿其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并且由第一纠偏辊机构同步带动第二纠偏辊机构沿着轴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一纠偏辊机构和第二纠偏辊机构能够使被夹持的基材随着移动,以实现基材的纠偏过程。当纠偏过程结束后,阴极料卷切断后,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纠偏辊机构远离第一纠偏辊机构,解除对基材的夹紧状态。避位状态下,第三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纠偏辊机构继续远离第一纠偏辊机构,从而使第二纠偏辊机构与第一纠偏辊机构之间的距离拉大,以便于阴极料卷切断后能够从第一纠偏辊机构与第二纠偏辊机构之间的空间中掉落,以实现避位过程。本技术提供的避位纠偏装置既能够实现对基材的纠偏过程,同时又能够实现避位过程,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纠偏设备不具有避位功能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芯的卷绕质量和卷绕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卷绕系统,包括上述避位纠偏装置,由此,该卷绕系统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避位纠偏装置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避位纠偏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二纠偏辊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纠偏辊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纠偏辊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二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纠偏辊机构;110-第一卡接结构;200-第二纠偏辊机构;210-第二卡接结构;220-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二纠偏辊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和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同步带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纠偏辊机构、第二纠偏辊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和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同步带动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接结构;当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靠近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时,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互卡合;当所述第二纠偏辊机构远离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时,所述第二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互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推板和第一导向杆,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沿着所述第一导向杆移动,并由所述推板同步带动所述第一纠偏辊机构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位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感应片;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板上,所述感应片设置在所述推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