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和术中支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268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和一种术中支架系统。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用于组装和释放分支型术中支架,分支型术中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侧支支架,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主体支架的侧支内衬和用于支撑侧支支架的侧支内衬、用于束缚侧支支架的软膜以及回撤件,侧支内衬为贯通结构,回撤件在侧支内衬内可移动,软膜在侧支内衬的远端集中后与回撤件的远端连接。其中,软膜还可以作为分支阻断部件防止目标位置的分支血管返流,保证支架手术范围内的视野清晰,方便医生操作,阻断过程不需要单独分步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所述术中支架系统包括上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

Intraoperative stent delivery device and intraoperative st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provides an intraoperative stent conveying device and an intraoperative stent system. The intraoperative stent conveying device is used for assembling and releasing branched intraoperative stents. The branched intraoperative stents include the main stent and the collateral stent. The intraoperative stent conveying device includes the collateral lining used to support the main stent and the collateral lining used to support the collateral stent, the soft membrane used to restrain the collateral stent and the withdrawing software. The collateral lining is a through structure, and the withdrawing part is in the collateral branch. The lining is movable, and the soft membrane is connected to the distal part of the withdrawing part after the distal part of the collateral lining is concentrated. Among them, the soft membrane can also be used as a branch blocking component to prevent the reflux of the branch vessels in the target position, to ensure a clear vision within the scope of stent surgery, t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doctors, the blocking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separate step-by-step operatio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effect. The intraoperative stent system comprises the intraoperative stent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和术中支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和一种包括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的术中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通过在外科手术条件下将腔内隔绝技术用到的支架植入到主动脉病变位置的方法由于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在许多胸部主动脉、腹主动脉、髂部血管等处的病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通过外科手术将支架植入至相应的病变位置,因此这种支架通常称为术中支架。术中支架需要借助于输送装置才能植入至相应的病变位置,即利用输送装置将术中支架的直径缩小,输送到相应的病变位置后将术中支架释放,必要时还要进行术中支架与人工血管的缝合,最后将输送装置撤出。但是,由于主动脉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目前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术中支架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主动脉病变为例,主动脉瘤或夹层常广泛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手术切除及血管重建相当复杂,常见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植入替换人体自有的升部及弓部病变血管。传统象鼻手术(elephanttrunk,ET)在进行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同时将一段人工血管(俗称象鼻子)插入降主动脉真腔内以减低远端再次手术的难度,通常分两期手术完成。传统象鼻手术由于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会产生脑和脊髓损伤、栓塞、血运障碍、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支架象鼻手术,支架象鼻手术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人工血管110通过缝合口120连接术中支架130,在一期手术直视下通过输送装置将术中支架130植入降主动脉10内并释放,释放后将术中支架130近端空膜段,人工血管110远端与主动脉壁或替换弓部的血管吻合。这种支架象鼻手术结合了象鼻原理和介入支架血管的概念,能同时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成,其优势在于它能锚定在降主动脉瘤壁的特定水平,促进象鼻血管与瘤壁间的血栓形成,如此避免了因降主动脉晚期的瘤变或破裂而可能进行的二期手术,相对于传统象鼻手术可以简化手术,减少并发症。图1所示的术中支架为直筒型支架,其存在较难完全匹配人体血管分支的问题,因而目前较常采用分支型术中支架进行植入,采用分支型术中支架和人工血管进行主动脉病变手术时,常需对弓上头臂分支血管进行游离、阻断和吻合等,主动脉弓的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组织结构,包括气管、食管、神经、胸导管等,因而对头臂血管的游离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游离弓上分支血管的难度。现有技术(如CN104873305A)中提出利用在分支覆膜支架与主体人工血管的连接处或者分支覆膜支架腔内增加柔性薄片或者可填充球囊的方法阻断主动脉血管与主动脉弓上分支血管。但是,利用柔性薄片的阻断装置需要将解脱线从主体人工血管腔外侧沿对折缝线内孔依次穿过,释放时容易引起解脱线将侧支支架收紧导致侧支支架扭转变形,远期导致闭塞。而利用可填充球囊的封堵装置,除了会将侧支支架整体剖面增大外,还需对球囊进行充盈和回抽,导致手术时间增加。因此利用术中支架进行主动脉病变手术时,如何使放置分支型支架后与人工血管的缝合处视野清晰,降低手术难度以及减少手术时间,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依然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开胸手术治疗中,使放置术中支架后主体支架与人工血管的缝合处视野清晰,降低手术难度以及减少手术时间,增加主动脉病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和术中支架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和释放分支型术中支架,所述分支型术中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侧支支架,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主体支架的主体内衬和用于支撑所述侧支支架的侧支内衬、用于束缚所述侧支支架的软膜以及回撤件,所述侧支内衬为中空结构,所述回撤件在所述侧支内衬内可移动,所述软膜在所述侧支内衬的远端收紧后与所述回撤件的远端连接。可选的,所述侧支内衬的近端孔径小于远端孔径。可选的,所述回撤件包括回撤导丝。可选的,所述侧支内衬的近端孔径大于所述回撤导丝的直径而小于或等于所述回撤导丝的两倍直径。可选的,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端和与所述控制端连接的支撑杆,所述主体内衬与所述支撑杆的远端连接,所述侧支内衬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管状结构。可选的,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还包括回撤轨道,所述回撤轨道贯穿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侧支内衬的相连通的内部,并设置在所述控制端与所述侧支内衬的远端之间。可选的,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拉线器,所述回撤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拉线器连接。可选的,所述控制端还包括用于释放所述主体支架的第二拉线器。可选的,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手柄和滑动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侧支内衬连接,以控制所述侧支内衬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角度。可选的,所述侧支内衬的材料包括软性硅胶、橡胶、尼龙弹性体、低密度聚乙烯、聚酯、超高分子聚乙烯、不锈钢、镍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软膜的材料包括涤纶、聚四氟乙烯及它的衍生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它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术中支架系统,所述术中支架系统包括分支型术中支架和上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所述分支型术中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侧支支架,所述主体支架套设在所述输送装置的主体内衬的外部,所述侧支支架套设在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的侧支内衬的外部,所述侧支支架在释放前被束缚于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的软膜内。可选的,所述分支型术中支架还包括与所述主体支架的近端连接并连通的人工血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和释放分支型术中支架,尤其是侧支支架,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侧支支架的侧支内衬、用于束缚所述侧支支架的软膜以及回撤件,所述侧支内衬为中空结构,所述回撤件在所述侧支内衬内可移动,所述软膜在所述侧支内衬的远端收紧后与所述回撤件的远端连接。利用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在输送装置上设置回撤件,并在侧支内衬的远端一侧使之与用于束缚侧支支架的软膜连接,在将侧支支架输送至目标位置后,侧支支架的近端先被释放,软膜覆盖在侧支内衬的远端以及部分释放的侧支支架上,从而软膜还可以作为分支阻断部件防止目标位置的分支血管返流,保证支架手术范围内的视野清晰,方便医生进行如释放主体支架、缝合人工血管等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其次,回撤件和软膜作为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的一部分,在分支型术中支架释放以及术中支架输送装置撤回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利用其阻断和导通目标位置分支血管的功能,阻断过程不需要单独分步操作,操作方便,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再次,通过回撤件和软膜的联动,侧支支架从近端至远端被逐渐释放,这种释放方式可以防止侧支支架短缩,避免远期支架狭窄甚至闭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术中支架系统包括分支型术中支架和上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具有与上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相同或类似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支架象鼻手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分支型术中支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中侧支内衬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侧支内衬在组装侧支支架后收紧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阻断分支血管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术中支架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利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术中支架系统释放分支型支架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输送和释放分支型术中支架,所述分支型术中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侧支支架,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主体支架的主体内衬和用于支撑所述侧支支架的侧支内衬、用于束缚所述侧支支架的软膜以及回撤件,所述侧支内衬为中空结构,所述回撤件在所述侧支内衬内可移动,所述软膜在所述侧支内衬的远端收紧后与所述回撤件的远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输送和释放分支型术中支架,所述分支型术中支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侧支支架,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主体支架的主体内衬和用于支撑所述侧支支架的侧支内衬、用于束缚所述侧支支架的软膜以及回撤件,所述侧支内衬为中空结构,所述回撤件在所述侧支内衬内可移动,所述软膜在所述侧支内衬的远端收紧后与所述回撤件的远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内衬的近端孔径小于远端孔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撤件包括回撤导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内衬的近端孔径大于所述回撤导丝的直径而小于或等于所述回撤导丝的两倍直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端和与所述控制端连接的支撑杆,所述主体内衬与所述支撑杆的远端连接,所述侧支内衬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管状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术中支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术中支架输送装置还包括回撤轨道,所述回撤轨道贯穿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侧支内衬的相连通的内部,并设置在所述控制端与所述侧支内衬的远端之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术中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文袁振宇姬庆茹龚晓波朱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