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2676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牙体预备后,用酸蚀剂酸蚀牙本质表面15秒,流水冲净、擦干,采用氦气等离子体射流喷刷牙面5秒;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将高压电源输入电压调整为20V,电流为0.6A,氦气流量3L/min;用湿润的无尘纸巾润湿牙面,涂布粘接剂,固化10秒后堆塑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牙体能够接受的温度范围控制低温常压等离子体产生的参数,使粘接界面接触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并持续充分的时间以达到提高粘接强度的效果。

A Method to Improve Dentin Bonding Strengt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dentin bonding strength,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fter tooth preparation, etching dentin surface with etchant for 15 seconds, flushing and drying with running water, and spraying tooth surface with helium plasma jet for 5 seconds; the specific parameters are as follows: adjusting input voltage of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to 20V, current to 0.6A, helium flow to 3L/min; using wet dust-free paper; The towel wets the tooth surface, coats the adhesive, cures for 10 seconds and then builds up the resin. The invention controls the parameters of low-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lasma generation by the temperature range acceptable to the tooth, so that the bonding interface contacts the low-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lasma jet, and lasts a sufficient tim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bonding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粘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牙釉质和牙本质中不含细胞,一旦发生由龋病、磨损、牙齿发育异常等疾病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缺损,则无法自行修复;借助口腔粘接技术,可以在同时满足美学修复和微创修复的基础上,联合树脂恢复缺损牙体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粘接技术在现代牙科治疗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成分的特殊性,如何获得有效的牙本质粘接成为口腔粘接领域的难点及热点。与牙釉质相比,牙本质中含有70%无机物,18%有机物(主体为胶原蛋白),10%水,1.5%其他有机质,有机物及水分的存在是影响其粘接强度的不利因素。同时牙本质在结构上包括交织成网状的胶原蛋白和牙本质小管,这种成分和结构的特殊性使牙本质粘接界面成为树脂粘接修复的薄弱环节。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牙本质粘接剂为全酸蚀粘接剂,以32%-37%的磷酸去除牙体预备后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同时可使牙本质表面脱矿,暴露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利于粘接剂对胶原纤维的渗透,形成粘接混合层。但是研究表明,全酸蚀粘接系统中的磷酸酸蚀剂对牙本质的脱矿能力与粘接剂的浸润能力不匹配,往往会在混合层底部形成一个粘接树脂不完全渗透且胶原纤维裸露的“缺陷带”,使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封闭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其粘接强度会在3~5年后显著降低,最终导致粘接修复的失败。在我国,现有60%~70%树脂粘接修复体需要更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美观的牙齿保存修复技术需求越来越高,树脂粘接修复的应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我国在粘接修复
的基础研究已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增长的要求。因此,如何改善牙本质粘接的有效性,已成为口腔粘接技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目前提高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界面结合质量的策略尚存在一定不足,①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升粘接剂聚合程度,但光照时间不能无限延长,如果超过生产商提示的时间,将导致粘接剂表面的氧抑层(oxygeninhibitedlayer,OIL)变薄,反而降低粘接强度,同时延长光照时间会增加热效应,是否会引发牙髓炎性反应难以估计;②疏水涂层的加入能降低粘接剂中亲水性单体的吸水性,减少结构缺陷的形成,使粘接剂的聚合更加充分,但疏水涂层可能会增加粘接界面相分离的风险,降低树脂一牙本质结合界面的长期稳定性;③乙醇湿粘接可保持界面润湿性,使牙本质胶原纤维直径缩小,纤维间隙增大,有利于粘接剂树脂单体的渗透,但乙醇结合使用亲水性粘接剂时效果受到限制,因为乙醇无法完全去除,会导致聚合后粘接剂吸水性增强,最终影响粘接界面的稳定性;④使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该蛋白酶攻击裸露的胶原纤维,削弱对胶原纤维的水解作用,从而稳定粘接界面。使用交联剂,可增加胶原交联度,增韧胶原纤维,稳定胶原纤维网,从而提高胶原基质的抗降解能力。但抑制剂和交联剂的毒性和染色作用尚无法解决;⑤仿生再矿化方法,可在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内和纤维间的空隙处形成矿物质沉淀,使暴露的胶原重新被矿物质包裹覆盖,从而保护胶原纤维、提高牙本质粘接效果,但需要将粘接界面在再矿化液中浸泡,进入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转化。因此,探索新型的界面改性方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安全、简便,技术敏感性低的提高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界面粘接强度的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包含以下步骤:1、新鲜离体牙试件在慢速切割机流水冷却下,切除咬合面暴露牙本质,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制备标准玷污层,超声清洗5min;2、牙本质表面用37%的磷酸凝胶酸蚀15s,流水冲洗30s,用湿润的无尘纸巾蘸干水分,打开氦气气瓶,压力调至0.5MPa,流量控制在3L/min;3、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高压电源输入电压调整为20V,电流调至0.6A,用等离子体射流喷刷牙面5s;4、用湿润的无尘纸巾润湿牙面,涂布全酸蚀粘接剂,固化10s后堆塑树脂10mm;5、所有试件于37℃去离子水中静置24h后,用慢速切割机于流水冷却下顺牙齿长轴、垂直于粘接界面片切,制备0.8mm×0.8mm×8.0mm大小的条状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试件;6、将粘接试件用502胶固定于测试台上,用万能测试机以1mm·min-1的加载速度进行测试,直至试件断裂,记录粘接界面拉断时的载荷,换算微拉伸强度(MPa)。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牙体能够接受的温度范围控制低温常压等离子体产生的参数,使粘接界面接触低温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并持续充分的时间以达到提高粘接强度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1、新鲜离体牙试件在慢速切割机流水冷却下,切除咬合面暴露牙本质,依次以600、800、1000号水砂纸进行打磨,制备标准玷污层,超声清洗5min;2、对照组采用标准粘结法,粘接界面不做任何处理;3、实验组牙本质表面用37%的磷酸凝胶酸蚀15s,流水冲洗30s,用湿润的无尘纸巾蘸干水分,打开氦气气瓶,压力调至0.5MPa,流量控制在3L/min;4、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高压电源输入电压调整为20V,电流调至0.6A,用等离子体射流喷刷牙面5s;5、用湿润的无尘纸巾润湿牙面,涂布全酸蚀粘接剂,固化10s后堆塑树脂10mm;6、所有试件于37℃去离子水中静置24h后,用慢速切割机于流水冷却下顺牙齿长轴、垂直于粘接界面片切,制备0.8mm×0.8mm×8.0mm大小的条状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试件;7、将粘接试件用502胶固定于测试台上,用万能测试机以1mm·min-1的加载速度进行测试,直至试件断裂,记录粘接界面拉断时的载荷,换算微拉伸强度(MPa),实验组的平均微拉伸强度为53.18MPa,显著高于对照组41.80MPa。本实施例应用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装置(CTP-2000K,南京苏曼等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1)新鲜离体牙试件在慢速切割机流水冷却下,切除咬合面暴露牙本质,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制备标准玷污层,超声清洗5min;(2)牙本质表面用37%的磷酸凝胶酸蚀15s,流水冲洗30s,用湿润的无尘纸巾蘸干水分,打开氦气气瓶,压力调至0.5MPa,流量控制在3L/min;(3)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高压电源输入电压调整为20V,电流调至0.6A,用等离子体射流喷刷牙面5s;(4)用湿润的无尘纸巾润湿牙面,涂布全酸蚀粘接剂,固化10s后堆塑树脂10mm;(5)所有试件于37℃去离子水中静置24h后,用慢速切割机于流水冷却下顺牙齿长轴、垂直于粘接界面片切,制备0.8mm×0.8mm×8.0mm大小的条状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试件;(6)将粘接试件用502胶固定于测试台上,用万能测试机以1mm·min‑1的加载速度进行测试,直至试件断裂,记录粘接界面拉断时的载荷,换算微拉伸强度(M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含以下步骤:(1)新鲜离体牙试件在慢速切割机流水冷却下,切除咬合面暴露牙本质,用水砂纸进行打磨,制备标准玷污层,超声清洗5min;(2)牙本质表面用37%的磷酸凝胶酸蚀15s,流水冲洗30s,用湿润的无尘纸巾蘸干水分,打开氦气气瓶,压力调至0.5MPa,流量控制在3L/min;(3)打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将高压电源输入电压调整为20V,电流调至0.6A,用等离子体射流喷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杨朱勇唐成芳左艳萍马新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