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微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236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秸秆微贮的方法,通过使用液态培养后的复合菌剂处理粉碎后的秸秆,将复合菌剂均匀喷洒在秸秆中,进行捆包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三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具有活菌含量高,活性强的特点,在不添加其它辅助物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微贮秸秆的质量评分,利用该复合菌剂生产的微贮稻草,具有使用简便,坏包率降低的效果;同时,利用微贮后的稻草饲喂肉羊能够提高肉羊的日增重和采食量,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了稻草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

A Method of Straw Microstor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straw micro-storage, in which the crushed straw is treated by a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after liquid culture, and the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is evenly sprayed in the straw for bundle fermentation. The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composed of three kinds of microorganism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viable bacteria content and strong activi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score of Microbial Straw without adding other auxiliary substances. The microbial straw produced by the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has the effect of simple use and low bad package rate. At the same time, feeding mutton sheep with microbial straw can increase the daily growth of mutton sheep. The application of rice straw in mutton sheep production was greatly improved by increasing feed utilization rate and feed int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微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及秸秆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微贮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品质低下,可消化营养成分少等问题,使得秸秆的利用有限。另外我国草食动物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质粗饲料。同时在养殖过程中的集约化和区域化,使得我国的秸秆供应与养殖区分布存在不对称现象。在农作物秸秆收获的过程中,由于农时较忙,时间较短,工作集中,秸秆价值低等问题,使得农户对秸秆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存在抛弃、焚烧等现象。因此就如何开发农作物秸秆的品质提升和便捷化储运,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华东地区,稻麦轮作是主要的耕作模式,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秸秆出现。近年来随着微贮技术的发展,在玉米秸秆微贮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稻草秸秆的品质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少,在发酵启动和后期保存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发酵不彻底甚至霉变、坏包率高的现象。而开展的微贮技术,多存在配方复杂(多达十几种微生物),使用过程中受限等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限制了推广应用。在微生物菌剂的应用中,多采用的是固定发酵池或固定裹包场地的做法,使得蓬松的秸秆存在运输成本高,微贮不及时等弊端。而且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种微生物菌种分别进行液态培养,培养完成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三种微生物菌粉;将三种微生物菌粉再次分别进行液态培养,培养结束后菌液浓度分别为4.5×105~7.0×105CFU/mL,然后匀浆,喷雾干燥,得到微生物菌粉;(2)将步骤(1)中制备的微生物菌粉复合搭配进行拉丁方筛选,将筛选后的复合菌剂加水稀释至菌浓度为5×103~5×105CFU/mL;(3)将秸秆粉碎成2~5cm长的小段,在秸秆上均匀洒水,使秸秆含水率为55~65%;(4)将步骤(2)中稀释后的复合菌剂均匀喷洒在步骤(3)中粉碎后的秸秆中,并按照5~10kg/t秸秆的比例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种微生物菌种分别进行液态培养,培养完成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三种微生物菌粉;将三种微生物菌粉再次分别进行液态培养,培养结束后菌液浓度分别为4.5×105~7.0×105CFU/mL,然后匀浆,喷雾干燥,得到微生物菌粉;(2)将步骤(1)中制备的微生物菌粉复合搭配进行拉丁方筛选,将筛选后的复合菌剂加水稀释至菌浓度为5×103~5×105CFU/mL;(3)将秸秆粉碎成2~5cm长的小段,在秸秆上均匀洒水,使秸秆含水率为55~65%;(4)将步骤(2)中稀释后的复合菌剂均匀喷洒在步骤(3)中粉碎后的秸秆中,并按照5~10kg/t秸秆的比例添加尿素进行调质,然后进行打捆,最后将制作好的捆包,密封6层,进行发酵4~6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三种微生物菌粉为酵母菌粉、芽孢杆菌菌粉和乳酸菌菌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复合菌剂按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酵母菌10~30%、芽孢杆菌30~50%、乳酸菌3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复合菌剂占所述捆包重量的0.2~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复合菌剂的喷洒速度为5min/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捆包的重量为450~650kg/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酵母菌粉的制备过程如下:a、先将酵母菌种进行复活,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28℃培养,振荡摇床的速度为160rpm/min,40h后菌液作为种子液;YPD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1份,蛋白胨2份,水900份,高压、121℃下灭菌20min;将20份葡萄糖溶入100mL水中,高压灭菌;将灭菌后的两种溶液进行混合,制成YPD液体培养基;b、将种子液接种到50L的一级发酵罐中,接种量为0.2%,搅拌通气培养18h,培养温度控制在26℃,搅拌速度为80rpm/min,通气量为0.4m3/min;培养结束时的最终体积控制在35L以内,获得的菌液作为一级菌种液;一级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2.5g/L,酵母膏2g/L,硫酸铵4g/L,磷酸二氢钾1.4g/L,一水硫酸镁0.12g/L,硫酸亚铁0.1g/L,氯化钠13g/L,缓冲液配制Na2HPO4·7H2O10.19g/L,NaH2PO4·H2O8.56g/L,调节pH值至5.5-6.0;c、将一级菌种液按照5%的比例,加入到二级发酵罐中,搅拌通气,搅拌速度为60rpm/min,通气量为5m3/min,发酵培养6h后,开始进行流加碳和氮,持续培养28h;二级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3g/L,酵母膏2g/L,豆粕3g/L,磷酸二氢钾2.5g/L,一水硫酸镁0.12g/L,硫酸亚铁0.15g/L,氯化钠11g/L,缓冲液配制Na2HPO4·7H2O10.19g/L,NaH2PO4·H2O8.56g/L,调节pH值至5.0-5.3;d、将生长成熟的酵母菌,采用陶瓷膜过滤的方法,将发酵液进行浓缩,收集酵母菌,稀释制作细胞悬液,匀浆,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制成酵母菌粉,然后进行检测包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微贮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礼怀王洪荣毛俊舟董丽王梦芝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