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进专利>正文

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97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包括电源(1)及与电源(1)串联的电器(3);所述电器(3)还并联有由变频器(3)、第一变压器(T1)、第一导线(C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电阻(R1)、第二导线(C2)、第三变压器(T3)、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的负电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为变频器(2)输出波长的1/4;当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长度为波长的1/4乘以奇数时,Ψ=‑1*i,Ψ*Ψ=‑1,这样R1=‑R2。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反,电阻值为负数,电流从电阻段流向电源端,通过负电阻效应为电器线路提供额外电流,从而提升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电能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是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1944年,电子工程师加百利〃克朗【GabrielKron】曾在物理评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薛定谔方程的电路模型》。在这篇学术期刊上克朗曾经表示带有负电阻效应的装置曾经应用在了通用电力在这篇学术期刊上克朗曾经表示带有负电阻效应的装置曾经应用在了通用电力公司的网络分析仪中,为网络分析仪提供能源。他在这篇文章中证明单根导线可以被看作成为负电阻与正电阻串联在一起的装置,并可以保持特定波长的电波在导线内部传递。经过理论计算其负电阻效应产生于1/4乘以奇数波长的位置。假设一个系统拥有单独的一根导线,两个相距为d的匝数比为1的变压器,一个交流电电源,一个阻值为R2的电阻。该系统负电组阻值计算过程如下:电源端的变压器次级电压为U1,电阻端变压器次级电压为U2。那么U1与U2的关系为U2(t)=U1(t)*Ψ,其中Ψ为相延迟因数。其具体表达式为Ψ=e^(-i*2π*d/λ)。以知电阻阻值为R2,如果通过该电阻的电流I2,那么其表达式为I2(t)=V2(t)/R2=[V1(t)*Ψ]/R2。通过电源的电流I1与I2的关系是I1(t)=I2(t)*Ψ=[V1(t)/R2]*Ψ*Ψ。在电源端变压器次级看其电路阻值为R1其表达式为R1=V1/I1=R2/(Ψ*Ψ)。如果d的值为波长的1/4乘以奇数,那么Ψ=-1*i,Ψ*Ψ=-1。这样R1=-R2。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反,电阻值为负数,电流从电阻段流向电源端。因此如果能够将该理论应用于实践,利用负电阻效应建立一个负电阻与正电阻组成的电路,负电阻提供能量,正电阻消耗能量,理论上来说电源可以在电路中被拿去,电路能够自行维持运转,即便是现实并非完美,电路当中会有一些能量损耗,但也将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电能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包括电源(1)及与电源(1)串联的电器(3);所述电器(3)还并联有由变频器(3)、第一变压器(T1)、第一导线(C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电阻(R1)、第二导线(C2)、第三变压器(T3)、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的负电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为变频器(2)输出波长的1/4;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计算公式如下:R1=V1/I1=R2/(Ψ*Ψ);其中Ψ为相延迟因数,其具体表达式为Ψ=e^(-i*2π*d/λ);d为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当d的值为波长的1/4乘以奇数,那么Ψ=-1*i,Ψ*Ψ=-1。这样R1=-R2,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反,电阻值为负数,电流从电阻段流向电源端,从而实现负电阻效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负电阻效应为电器线路提供额外电流,从而提升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电能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电源,2、变频器,3、电器,T1、第一变压器,T2、第二变压器,T3、第三变压器,C1、第一导线,C2、第二导线,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包括电源(1)及与电源(1)串联的电器(3);所述电器(3)还并联有由变频器(3)、第一变压器(T1)、第一导线(C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电阻(R1)、第二导线(C2)、第三变压器(T3)、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的负电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为变频器(2)输出波长的1/4;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计算公式如下:R1=V1/I1=R2/(Ψ*Ψ);其中Ψ为相延迟因数,其具体表达式为Ψ=e^(-i*2π*d/λ);d为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当d的值为波长的1/4乘以奇数,那么Ψ=-1*i,Ψ*Ψ=-1。这样R1=-R2,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反,电阻值为负数,电流从电阻段流向电源端,从而实现负电阻效应。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电源为变频器供电,变频器变频后,输出交流电到名为T1的变压器初级。变压器T1的次级连接一根导线到另外一个名为T2的变压器初级,T1与T2两个变压器之间的导线名为C1其长度为变频器输出波长的1/4。T2变压器的次级连接一个特定阻值的电阻R1。在T2变压器的次级另外加上一个为1/4波长的名为C2的导线到名为T3的变压器初级。T3变压器的次级为另一个特定电阻值的电阻R2。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有变压器T4,T5,T6等等。同样的我们可以有电阻R3,R4,R5,导线C3,C4,C5等等。电源除了连接变频器之外还连接着另外的电器线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及与电源(1)串联的电器(3);所述电器(3)还并联有由变频器(3)、第一变压器(T1)、第一导线(C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电阻(R1)、第二导线(C2)、第三变压器(T3)、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的负电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为变频器(2)输出波长的1/4;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计算公式如下:R1=V1/I1=R2/(Ψ*Ψ);其中Ψ为相延迟因数,其具体表达式为Ψ=e^(‑i*2π*d/λ);d为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1.当d的值为波长的1/4乘以奇数,那么Ψ=‑1*i,Ψ*Ψ=‑1。这样R1=‑R2,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反,电阻值为负数,电流从电阻段流向电源端,从而实现负电阻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电阻效应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及与电源(1)串联的电器(3);所述电器(3)还并联有由变频器(3)、第一变压器(T1)、第一导线(C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电阻(R1)、第二导线(C2)、第三变压器(T3)、第二电阻(R2)串联构成的负电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的长度为变频器(2)输出波长的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进
申请(专利权)人:崔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