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振万专利>正文

具有深度角度调整构造的电动卷门边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27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卷门边轨,用于解决卷门安装可调整问题。具有深度角度调整构造的电动卷门边轨,包括外框体、内导轨及肋板,其特征是:外框体在一凵形本体部两端一体弯折形成有第一L形外轨部及第二L形外轨部,该第一L形外轨部与第二L形外轨部呈相对形状,其间具有一平行开口空间;内导轨为一呈凵形横断面的长条体,其宽度与平行开口空间的平行间距相同,并置入于外框体,肋板间隔固置于外框体的凵形本体部内部空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门的边轨。现有电动卷门边轨一般都是固定而不可调整的,这对于垂直度不佳的斜墙,需事先进行修正,安装边轨后再要补平,作业麻烦;此外,由于卷门的尺寸需事先测定,而对于这种垂直度差的墙,则误差大,造成安装上的困难,误工;又当卷门及其门边轨过长时,门使用后产生变形,行走不顺畅,甚致卡死,无法调整而必须将卷门及其边轨拆下大修,非常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省事的具有深度角度调整构造的电动卷门边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深度角度调整构造的电动卷门边轨,它包括外框体、内导轨及肋板,其特征是外框体在一形本体部两端一体弯折形成有第一L形外轨部及第二L形外轨部,该第一L形外轨部与第二L形外轨部呈相对形状,其间具有一平行开口空间;内导轨为一呈形横断面的长条体,其宽度与平行开口空间的平行间距相同,并置入于外框体的第一L形轨外部与第二L形外轨部之间,调整后第一L型外轨部与第二L形外轨部固接;肋板间隔固置于外框体的形本体部内部空间。上述设计,外框体固接于墙壁后,可单独对内导轨作伸缩进退的深度调整,及作直立角度的调整,使能增加卷门宽度的允许误差范围,减少对墙壁的修正,便于安装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深度角度调整构造的电动卷门边轨,它包括外框体、内导轨及肋板,其特征是:外框体在一凵形本体部两端一体弯折形成有第一L形外轨部及第二L形外轨部,该第一L形外轨部与第二L形外轨部呈相对形状,其间具有一平行开口空间;内导轨为一呈凵形横断面的长条体,其宽度与平行开口空间的平行间距相同,并置入于外框体的第一L形轨外部与第二L形轨外部之间,调整后第一L型外轨部与第二L形外轨部固接;肋板间隔固置于外框体的凵形本体部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万
申请(专利权)人:陈振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