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剂喷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95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瓶体,具体涉及一种粉剂喷罐,包括罐体、喷头部、盖体,其喷头部和罐体之间的插接部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的喷头部入口至喷出管部入口区间呈收拢口,所述的喷出管部自入口至出口依次中心线共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喷出部,第二喷出部与下端的第一喷出部之间、与上端的第三喷出部之间分别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狭口和第二狭口,第二喷出部呈小于第一喷出部体积的球囊状,第三喷出部呈外扩的锥口状;盖体内壁上部设置有喷口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可插入至喷出管部内并封闭喷出管部。本喷罐的喷头部无延长管和扩散头结构,且具备喷出粉剂扩散度均匀、喷出效果完全,喷罐整体使用过程稳定,对罐内粉剂保藏效果良好优点。

A Powder Spray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astic bottle body, in particular to a powder spray tank,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 spray head and a cap body. The socket part between the spray head and the tank body is correspondingly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structure. The entrance of the spray head to the entrance of the ejection pipe section presents a closure opening, and the ejection pipe section is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ejection parts of the central line in turn from the entrance to the exit. There are concentric first and second slots between the outlet and the first ejector at the lower end and the third ejector at the upper end, which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The second ejector is a balloon-shaped part smaller than the volume of the first ejector, and the third ejector is a cone-shaped part with an external expansion. A nozzle bolt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ver body, and the nozzle bolt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ejector tube in the closed state. Close the ejector tube. The nozzle of the spraying tank has no elongation pipe and diffuser structur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form diffusivity of the spraying powder, complete spraying effect, stabl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spraying tank as a whole, and good storage effect of the powder in th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剂喷罐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体,具体涉及一种粉剂喷罐。
技术介绍
在需要喷出粉剂的保藏罐体中,常采用软塑料作为盛装材料,采用喷头作为使粉剂均匀喷出的结构,通常此类喷罐需要考虑到喷头喷出粉剂时,喷头受气流冲击时的力度、对罐体粉剂喷出的效果,如扩散均匀度以及避免残留;另外,还需要考虑罐体在关闭时,罐体对粉剂的保藏效果,以避免罐内粉体出现变质现象。目前大多粉剂喷罐的喷头部需要连接一根延长管至罐体内,并且需要在喷头出口孔处加装开孔极细的扩散头,该设计可有效提高粉剂喷出均匀度与避免喷头受气流冲击过大而喷出,但在喷出粉剂过程中,粉剂或多或少会滞留于罐体的边角处,延长管难以确保可将粉剂完全喷出;扩散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后续热加工处理,以使扩散头和喷头相互保持紧密结合,以避免在喷出粉剂时扩散头脱落的弊端;且当内容物为受潮粉剂时,开孔极细的扩散头易因粉剂受潮结团而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剂喷罐,相对于现有粉剂喷罐的喷头,本喷罐的喷头部无延长管和扩散头结构,且具备喷出粉剂扩散度均匀、喷出效果完全,喷罐整体使用过程稳定,对罐内粉剂保藏效果良好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粉剂喷罐,包括罐体、喷头部、盖体,其喷头部和罐体之间的插接部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喷头部入口至喷出管部入口区间呈收拢口,所述的喷出管部自入口至出口依次中心线共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喷出部,第二喷出部与下端的第一喷出部之间、与上端的第三喷出部之间分别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狭口和第二狭口,第二喷出部呈小于第一喷出部体积的球囊状,第三喷出部呈外扩的锥口状;盖体内壁上部设置有喷口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可插入至喷出管部内并封闭喷出管部。为提高喷罐喷出状态时的稳定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卡合结构呈上下分布的上、下环状凸起和配对的上、下环状凹槽结构,且至少有一环状凸起和配对的环状凹槽含有向上卡紧的倒扣部,通过上、下环状凸起,配合倒扣部结构,在罐体受到瞬时的,较大力度的挤压下,依然可保持喷头部与罐体之间结合的紧密性。为提高喷头部对粉剂的喷出顺畅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狭口的直径不小于第二狭口的直径,对于粉剂的喷出具有更优良的喷出力。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喷出部呈自收拢口出口向第一狭口收拢的,且弧面外扩的弧锥筒状,经瓶体挤出气体经收拢后后,与第一喷出部进行二次压缩,使气体带动粉剂经第一狭口喷出时,速度更快,且弧锥筒状的结构避免了粉剂在第一喷出部的集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喷出部的直径为收拢口下缘直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第二喷出部的直径为第一喷出部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设置合宜的第二喷出部大小,可使收拢口、第一喷出部和第二喷出部内的气体体积维持在合理范围,在喷出过程中,使得喷出力度合理,并可充分带动粉剂自喷出管部喷出。为提高盖体对喷头部的封闭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可封闭第二狭口。进一步的,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下缘可经第二狭口插入至喷出管部内的球囊内,在打开/关闭盖体的过程中,喷口栓可刮除第二狭口内的粉剂;进一步的,设置喷口栓下缘呈若干弹性片围合形成的弹性笼框时,对于第二喷出部处的粉剂的刮除效果优秀,具有该盖体设计的罐体适合于储藏极易受潮的粉剂,有效地避免了受潮粉剂颗粒对喷出管部的堵塞,当喷口栓下缘在自然状态下呈张开状态并与第二喷出部内壁贴合时,其刮除效果达到最优。进一步的,所述的喷口栓上缘呈锥台凸起,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的锥台凸起与第三喷出部配对贴合时,可有效避免气体通过第三喷出部沿喷出管部进入至罐体内。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于喷头部和罐体之间的插接部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提高了喷气过程中,喷头部和罐体的结构稳定性,使喷头可承受更大的气流冲击,进而有助于提高粉剂的喷出;2.相对现有设计,减少延长管和扩散头,且瓶内的粉剂在瓶体挤压过程中,经气体带动,自较大的收拢口、第一喷出部逐渐收拢,而后经第一狭口快速收缩形成的喷出气流,在第二喷出部的球囊的扩张、第二狭口的二次收缩后,经第三喷出部的锥口结构呈扇面喷出,且在每次喷出过程中,由于第一狭口快速收缩气流与球囊状第二喷出部的扩张气流作用,气流流经第二喷出部时气流流经球囊壁并充分带离粉剂,使得粉剂在每次喷出过程中不堵塞与喷出管部,使粉剂的喷出效果更为顺畅3.独特的盖体设计,配合喷头部喷出管部的结构,在关闭过程中,可有效刮除喷出管部内的粉剂,且在关闭状态下,可有效对罐内的粉剂与外界进行隔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喷头部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粉剂喷罐,包括罐体1、喷头部3、盖体2,其头部和罐体1之间的插接部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11,32),卡合结构(11,32)呈设置于喷头部3插接部外壁的上环状凸起321和下环状凸起322,以及设置于罐体1插接部内壁的上环状凹槽111和下环状凹槽112,其中上环状凸起321与上环状凹槽111的接合部上缘内陷,形成向上卡紧的倒扣部,在喷头部3受到气流冲击时,可有效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喷头部3入口至喷出管部31入口区间呈收拢口33,具体的,所述的收拢口33自入口至出口,呈空心圆柱的基座空腔331,基座空腔331上缘向喷出管部31入口形成锥台状的过渡区332,通过该设置,可对罐内的喷出的气体与粉剂进行初步收拢;所述的喷出管部31自入口至出口依次中心线共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喷出部(311,312,313),第二喷出部312与下端的第一喷出部311之间、与上端的第三喷出部313之间分别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狭口314和第二狭口315,第二喷出部312呈小于第一喷出部311体积的球囊状,第三喷出部313呈外扩的锥口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狭口314的直径等于第二狭口315的直径,适合于单次喷出气流较大的,体积较大瓶体的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喷出部311呈自收拢口33出口向第一狭口314收拢的,且弧面外扩的弧锥筒状,经瓶体挤出气体经收拢后后,与第一喷出部311进行二次压缩,使气体带动粉剂经第一狭口314喷出时,速度更快,且弧锥筒状的结构避免了粉剂在第一喷出部311的集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喷出部312的直径X为收拢口33下缘直径Z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第二喷出部312的直径X为第一喷出部311高度Y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设置合宜的第二喷出部312大小,可使收拢口33、第一喷出部311和第二喷出部312内的气体体积维持在合理范围,在喷出过程中,使得喷出力度合理,并可充分带动粉剂自喷出管部31喷出;在喷罐使用后,可通过关闭盖体2隔绝罐内粉剂与外界空气,在盖体2内壁上部设置有喷口栓21,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21可插入至喷出管部31内并封闭喷出管部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喷口栓21自上而下呈锥台凸起211、圆柱直杆212、弹性笼框213,在关闭状态中,若干弹性片围合形成的弹性笼框213结构被第二狭口315所收拢,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剂喷罐,包括罐体、喷头部、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部和罐体之间的插接部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的喷头部入口至喷出管部入口区间呈收拢口,所述的喷出管部自入口至出口依次中心线共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喷出部,第二喷出部与下端的第一喷出部之间、与上端的第三喷出部之间分别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狭口和第二狭口,第二喷出部呈小于第一喷出部体积的球囊状,第三喷出部呈外扩的锥口状;盖体内壁上部设置有喷口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可插入至喷出管部内并封闭喷出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剂喷罐,包括罐体、喷头部、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部和罐体之间的插接部对应设置有卡合结构,所述的喷头部入口至喷出管部入口区间呈收拢口,所述的喷出管部自入口至出口依次中心线共线的第一、第二、第三喷出部,第二喷出部与下端的第一喷出部之间、与上端的第三喷出部之间分别设置同心且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狭口和第二狭口,第二喷出部呈小于第一喷出部体积的球囊状,第三喷出部呈外扩的锥口状;盖体内壁上部设置有喷口栓,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喷口栓可插入至喷出管部内并封闭喷出管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剂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结构呈上下分布的上、下环状凸起和配对的上、下环状凹槽结构,且至少有一环状凸起和配对的环状凹槽含有向上卡紧的倒扣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剂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狭口的直径不小于第二狭口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剂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淞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源润塑胶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