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JSP专利>正文

衬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764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缓冲性、刚性和抗静电性能优异,同时低分子量成分向被包装物的迁移被抑制的衬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板状物用衬纸由多层发泡片形成,所述多层发泡片具有聚丙烯系树脂发泡层、层叠于该发泡层的两面的聚丙烯系树脂中间层、和在该各自的中间层上作为表面层而层叠粘接的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该表面层的厚度、该表面层与中间层的总计厚度在特定范围内,同时表面层的厚度与中间层的厚度之比在特定范围内,且该表面层实质上不含抗静电剂,同时该中间层含有高分子型抗静电剂,该中间层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的含量在特定范围内。

Backing paper

The ai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interlining with excellent cushioning, rigidity and antistatic properties, while the migr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nents to the packaged material is inhibited. The lining paper for the plate of the invention is formed by a multi-layer foaming sheet. The multi-layer foaming sheet has a polypropylene resin foaming layer, a polypropylene resin intermediate layer overlapp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oaming layer, and a polypropylene resin surface layer overlapped as a surface layer on each intermediate layer. The thickness of the surface layer,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are in a specific range. At the same time, the ratio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surface layer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middle layer is within a specific range, and the surface layer essentially does not contain antistatic ag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middle layer contains macromolecule antistatic agents, and the content of macromolecule antistatic agents in the middle layer is within a specific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衬纸
本专利技术涉及衬纸(間紙),详细而言,涉及由聚丙烯系树脂制的多层发泡片形成的衬纸,其缓冲性、刚性和抗静电性能优异,同时低分子量成分向被包装物的迁移被抑制。
技术介绍
以往,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因缓冲性优异、同时不易附着灰尘等、不易损伤被包装物,而被用作液晶面板用玻璃板等的衬纸等。该抗静电性能例如可通过在发泡片的基材树脂中掺混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等抗静电剂而赋予。另一方面,由于在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等中包含低分子量成分,因此在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的表面会有低分子量成分渗出的情况。该情况下,渗出的低分子量成分迁移至被包装物,存在污染被包装物的可能性。液晶面板用玻璃板等的被包装物若其表面受到污染则制品的品质下降,因此在衬纸用途中,要求具有抗静电性能、同时低分子量成分等的迁移被降低的发泡片。作为低分子量成分等有机物质的迁移被降低的发泡片,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多层发泡片,其是在发泡层的至少单面层叠有表面层的多层发泡片,表面层(树脂层)和发泡层由0℃下的正庚烷萃取量为0.5重量%以下的聚乙烯系树脂形成,在表面层中实质上未掺混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相对于形成发泡层的聚乙烯系树脂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总计100重量%,发泡层中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掺混量为3~15重量%,表面层的厚度为2~10μm。该多层片通过采用前述构成,可以抑制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中所含的低分子量成分向被包装物的迁移,同时可以表现出优异的抗静电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77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在液晶面板等、特别是大型且重量大的板状的被包装物的包装中也需要衬纸,该情况下,也寻求:可抑制低分子量成分的迁移,同时缓冲性优异、刚性高、从操作面悬臂时的下垂量也少的有韧性的发泡片。作为这样的大型且重量大的板状的被包装物的衬纸,若使用前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发泡片,则由于其自身的基材树脂为聚乙烯系树脂,因此存在对大型的板状被包装物的缓冲性不足的可能性。另外,在为了应对大型的板状被包装物而制成大型的衬纸的情况下,存在衬纸的刚性不足,悬臂时的下垂量增加而损及操作性的可能性。此外,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表面层的厚度薄,因此在用作大型的被包装物的衬纸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提高衬纸的刚性。需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中,若为了提高衬纸的刚性而加厚表面层的厚度,则即使在发泡层中含有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也存在不能表现出抗静电性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鉴于前述以往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缓冲性、刚性和抗静电性能优异,同时低分子量成分向被包装物的迁移被抑制的衬纸。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以下所示的衬纸。[1]衬纸,其是由多层发泡片形成的板状物用衬纸,所述多层发泡片具有聚丙烯系树脂发泡层、层叠于该发泡层的两面的聚丙烯系树脂中间层、和在该各自的中间层上层叠粘接的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所述衬纸的特征在于,该表面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该表面层与中间层的总计厚度超过10μm且为60μm以下,同时表面层的厚度与中间层的厚度之比为1:0.3~1:4.0,该表面层实质上不含抗静电剂,同时该中间层含有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相对于构成中间层的聚丙烯系树脂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总计100重量%,该中间层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的含量为8~60重量%。[2]前述1所述的衬纸,其特征在于,前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熔点为构成前述聚丙烯系树脂中间层的聚丙烯系树脂的熔点以下,同时该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熔点与该聚丙烯系树脂的熔点的温度差为0~80℃。[3]前述1或2所述的衬纸,其特征在于,前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熔点为150℃以下。[4]前述1或2所述的衬纸,其特征在于,构成前述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的聚丙烯系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40g/10分钟。[5]前述1或2所述的衬纸,其特征在于,前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7g/10分钟以上。[6]前述1或2所述的衬纸,其特征在于,前述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含有无机填充剂,同时相对于构成表面层的聚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该表面层的无机填充剂的含量为1~20重量份。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衬纸,通过前述构成,缓冲性、刚性和抗静电性能优异,同时低分子量成分向被包装物的迁移被抑制,可以适合用作板状物用衬纸。附图说明[图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衬纸的一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衬纸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板状物用衬纸(也简称为衬纸),如图1所示,由多层发泡片1形成,所述多层发泡片1具有聚丙烯系树脂发泡层(以下,也简称为发泡层)2、层叠于该发泡层2的两面的聚丙烯系树脂中间层(以下,也简称为中间层)3、和在该各自的中间层3的表面上层叠粘接的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以下,也简称为表面层)4。需说明的是,“表面层”是位于多层发泡片的最表面侧的层,是露出在外部的层。另外,作为“板状物”的具体例,例如有玻璃基板、或由玻璃基板得到的液晶面板等。图1中,1表示多层发泡片,2表示发泡层,3表示中间层,4表示表面层。作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发泡层、中间层、表面层的聚丙烯系树脂,可举出: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等的丙烯系共聚物。丙烯系共聚物通常是指丙烯成分含量50重量%以上的共聚物、特别优选丙烯成分含量80重量%以上的共聚物。通过用聚丙烯系树脂来构成多层发泡片,可以得到对大型的被包装物的缓冲性、刚性良好的衬纸。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发泡片的发泡层、中间层、表面层,可以通过在前述聚丙烯系树脂中进一步根据需要掺混其他树脂而得的基材树脂来构成。作为其他树脂,例如可举出:离聚物;乙烯-丙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乙烯-丁烯共聚物橡胶等的橡胶;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物、乙烯-辛烯嵌段共聚、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等的热塑性弹性体;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超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的乙烯系树脂;丁烯系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的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等。在混合这些其他树脂的情况下,其混合量优选为基材树脂总重量的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本专利技术中,表面层4与中间层3的总计厚度需要超过10μm且为60μm以下。若该总计厚度过大,则存在损及作为衬纸的缓冲性或轻质性、或者导致成本上升的可能性。另外,在通过后述的共挤出在发泡层2上层叠中间层3和表面层4的情况下,由于在层叠时提供给发泡层的热量变大,因此挤出发泡性下降,存在无法得到良好的层叠发泡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若该总计厚度过小,则多层发泡片的刚性下降,存在悬臂时的下垂量增加而变得难以作为衬纸操作的可能性。另外,在通过共挤出在发泡层2上层叠有中间层3和表面层4的情况下,制造时会产生波纹,存在多层发泡片的表面状态恶化的可能性。从所述观点出发,该总计厚度优选为12μm以上、更优选为16μm以上。另一方面,该总计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需说明的是,前述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衬纸,其是由多层发泡片形成的板状物用衬纸,所述多层发泡片具有聚丙烯系树脂发泡层、层叠于该发泡层的两面的聚丙烯系树脂中间层、和在该各自的中间层上层叠粘接的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所述衬纸的特征在于,该表面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该表面层与中间层的总计厚度超过10μm且为60μm以下,同时表面层的厚度与中间层的厚度之比为1:0.3~1:4.0,该表面层实质上不含抗静电剂,同时该中间层含有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相对于构成中间层的聚丙烯系树脂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总计100重量%,该中间层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的含量为8~60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1 JP 2017-1669151.衬纸,其是由多层发泡片形成的板状物用衬纸,所述多层发泡片具有聚丙烯系树脂发泡层、层叠于该发泡层的两面的聚丙烯系树脂中间层、和在该各自的中间层上层叠粘接的聚丙烯系树脂表面层,所述衬纸的特征在于,该表面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该表面层与中间层的总计厚度超过10μm且为60μm以下,同时表面层的厚度与中间层的厚度之比为1:0.3~1:4.0,该表面层实质上不含抗静电剂,同时该中间层含有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相对于构成中间层的聚丙烯系树脂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总计100重量%,该中间层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的含量为8~60重量%。2.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聪藤田干大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JSP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