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72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包括:本体、夹持臂、拉紧机构;拉杆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中间,且拉杆与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斜加固块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两端,且斜加固块与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安装在本体的内部下端,且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与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与夹持块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拉杆的底部设置有拉紧机构,且拉杆与拉紧机构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精良,夹持效果好,且夹持时稳定性高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

A clamping mechanism of automatic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amping mechanism of an automatic mechanical arm, which includes: a body, a clamping arm and a tensioning mechanism; a tie rod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dy, and the tie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rough a through connection; an oblique reinforcement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two ends of the body, and the oblique reinforcement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rough welding; a clamping arm and a second clamping arm are installed at the inner lower end of the body. The clamping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by clamping mode; the inn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clamping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are provided with clamping blocks, and the clamping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block by welding mode; the bottom of the ti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ension mechanism, and the tie rod and the tension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by welding mo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ine structure, good clamping effect and high stability when clamping 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bining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device, so as to make it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机械臂是指高精度,高速点胶机器手,机械臂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因其独特的操作灵活性,已在工业装配,安全防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械臂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及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而机械臂的建模模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任务,需要规划机械臂关节空间的运动轨迹,从而级联构成末端位姿。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普遍存在结构单一,夹持效果差,且夹持稳定性低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夹持效果好,且夹持时稳定性高的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来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结构单一,夹持效果差,且夹持稳定性低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单一,夹持效果差,且夹持稳定性低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包括:拉杆、斜加固块、本体、夹持臂、拉紧机构、拉板、第二拉板、夹持块和第二夹持臂;所述拉杆设置在本体的内部中间,且拉杆与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斜加固块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两端,且斜加固块与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安装在本体的内部下端,且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与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与夹持块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设置有拉紧机构,且拉杆与拉紧机构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拉紧机构的两端内侧设置有拉板及第二拉板,且拉紧机构与拉板及第二拉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拉板及第二拉板安装在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下部内端,且拉板及第二拉板与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侧视呈倒T形结构设置,且本体的下部内端开设有与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相卡合的方形开槽;所述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闭合时呈U形状设置,且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内端开设有与拉板及第二拉板相贯穿的长方形开槽;所述拉板及第二拉板前视呈倒角状长条体结构,且拉板及第二拉板的两端开设有与螺栓相贯穿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拉紧机构前视呈矩形状结构设置,且拉紧机构上呈对称状开设有四组与螺栓相贯穿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拉杆俯视呈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优选的,所述斜加固块为三角形的块状体结构呈对称状设置有四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本体侧视呈倒T形结构设置,且本体的下部内端开设有与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相卡合的方形开槽,本体的下部内端开设的方形开槽能够有效的保证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做横向平移时的稳定性,实现了结构精良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闭合时呈U形状设置,且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内端开设有与拉板及第二拉板相贯穿的长方形开槽,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闭合时呈U形状的设置,能够对物件进行夹紧动作时,使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作用力点与被夹持物件的下坠力吻合,实现了夹持效果好的优点。3、本技术通过拉板及第二拉板前视呈倒角状长条体结构,且拉板及第二拉板的两端开设有与螺栓相贯穿的通孔,四组拉板及第二拉板的对称式设置,能够保证被夹持物件的有效夹紧,实现了夹持时稳定性高的优点。4、本技术通过对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夹持效果好,且夹持时稳定性高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拉杆及拉紧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拉杆1、斜加固块2、本体3、夹持臂4、拉紧机构5、拉板6、第二拉板7、夹持块8、第二夹持臂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包括:拉杆1、斜加固块2、本体3、夹持臂4、拉紧机构5、拉板6、第二拉板7、夹持块8和第二夹持臂9;拉杆1设置在本体3的内部中间,且拉杆1与本体3通过贯通相连接;斜加固块2设置在本体3的上部两端,且斜加固块2与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安装在本体3的内部下端,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与本体3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块8,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与夹持块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拉杆1的底部设置有拉紧机构5,且拉杆1与拉紧机构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拉紧机构5的两端内侧设置有拉板6及第二拉板7,且拉紧机构5与拉板6及第二拉板7通过螺栓相连接;拉板6及第二拉板7安装在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下部内端,且拉板6及第二拉板7与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本体3侧视呈倒T形结构设置,且本体3的下部内端开设有与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相卡合的方形开槽,本体的下部内端开设的方形开槽能够有效的保证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做横向平移时的稳定性,实现了结构精良的优点;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闭合时呈U形状设置,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内端开设有与拉板6及第二拉板7相贯穿的长方形开槽,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闭合时呈U形状的设置,能够对物件进行夹紧动作时,使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作用力点与被夹持物件的下坠力吻合,实现了夹持效果好的优点;拉板6及第二拉板7前视呈倒角状长条体结构,且拉板6及第二拉板7的两端开设有与螺栓相贯穿的通孔,四组拉板及第二拉板的对称式设置,能够保证被夹持物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包括:拉杆(1)、斜加固块(2)、本体(3)、夹持臂(4)、拉紧机构(5)、拉板(6)、第二拉板(7)、夹持块(8)和第二夹持臂(9);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设置在本体(3)的内部中间,且拉杆(1)与本体(3)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斜加固块(2)设置在本体(3)的上部两端,且斜加固块(2)与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安装在本体(3)的内部下端,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与本体(3)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块(8),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与夹持块(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拉杆(1)的底部设置有拉紧机构(5),且拉杆(1)与拉紧机构(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拉紧机构(5)的两端内侧设置有拉板(6)及第二拉板(7),且拉紧机构(5)与拉板(6)及第二拉板(7)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拉板(6)及第二拉板(7)安装在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下部内端,且拉板(6)及第二拉板(7)与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3)侧视呈倒T形结构设置,且本体(3)的下部内端开设有与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相卡合的方形开槽;所述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闭合时呈U形状设置,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内端开设有与拉板(6)及第二拉板(7)相贯穿的长方形开槽;所述拉板(6)及第二拉板(7)前视呈倒角状长条体结构,且拉板(6)及第二拉板(7)的两端开设有与螺栓相贯穿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机械臂的夹持机构,包括:拉杆(1)、斜加固块(2)、本体(3)、夹持臂(4)、拉紧机构(5)、拉板(6)、第二拉板(7)、夹持块(8)和第二夹持臂(9);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设置在本体(3)的内部中间,且拉杆(1)与本体(3)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斜加固块(2)设置在本体(3)的上部两端,且斜加固块(2)与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安装在本体(3)的内部下端,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与本体(3)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的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块(8),且夹持臂(4)及第二夹持臂(9)与夹持块(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拉杆(1)的底部设置有拉紧机构(5),且拉杆(1)与拉紧机构(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拉紧机构(5)的两端内侧设置有拉板(6)及第二拉板(7),且拉紧机构(5)与拉板(6)及第二拉板(7)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拉板(6)及第二拉板(7)安装在夹持臂(4)及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全朱智繁赵配利赵庆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吉邦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