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及多功能氮化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54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及多功能氮化硅组件,涉及炼钢设备技术领域。该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包括握持杆和第一清理板,第一清理板的一端的中部与握持杆连接,第一清理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沿第一清理板的边缘向靠近握持杆的方向延伸,开口为圆弧形;握持杆上还设置有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握持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第一清理板上涂覆有氮化硅涂层。该多功能氮化硅组件包括上述多功能氮化硅构件,二者均能够方便地对拉条沟进行清理,操作方便,耐腐蚀性能好。

A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Component and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component and a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compon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making equipment. The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component includes a grip rod and a first cleaning board. The middle part of one end of the first cleaning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ip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leaning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which extends along the edge of the first cleaning board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grip rod and has a circular arc opening. The grip ro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uspension component, and the suspension component includes the first support arm and the second support arm. One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arm is fixed with the holding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arm is rota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ing arm, and the first cleaning plate is coated with silicon nitride coating. The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assembly includes the multifunctional silicon nitride component mentioned above. Both of them can easily clean the stretching trench, and hav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及多功能氮化硅组件
本技术涉及炼钢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及多功能氮化硅组件。
技术介绍
拉条是焦炉砌体重要的护炉软件,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炉体的严密性和强度,影响到焦炉的使用寿命。拉条变细会造成炉门铁件变形,破坏炉门密封,给焦炉销烟工作带来困难。而拉条是放置于拉条沟中的,拉条沟的清洁程度在程度上影响着拉条的的腐蚀速度。但是,现有的用于清理拉条沟的装置存在着清理效果不佳,且装置的耐磨耐腐蚀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旨在提升清理工具的清理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氮化硅组件,其能够有效对拉条沟进行清理。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用于清理拉条沟,包括握持杆和第一清理板,第一清理板的一端的中部与握持杆连接,第一清理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沿第一清理板的边缘向靠近握持杆的方向延伸,开口为圆弧形;第一清理板的宽度方向为与握持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清理板的宽度与拉条沟的宽度相适应,第一清理板上的开口的大小与拉条沟内的刚拉条的外径相适应;握持杆上还设置有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握持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第一清理板上涂覆有氮化硅涂层。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握持杆远离第一清理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握持杆的着力杆。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握持杆与着力杆的连接处为弧形倒角。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握持杆上靠近着力杆处设置有喷水瓶,喷水瓶的出水口位于喷水瓶靠近第一清理板的一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喷水瓶可拆卸连接于握持杆上。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握持杆上套设有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第一凸环固定于握持杆的杆臂上,第二凸环的底部抵持第一凸环的顶部,且第二凸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凸环的外径;第二凸环上固定有用于盛放喷水瓶的网套。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多功能氮化硅构件还包括第二清理板,第二清理板与第一清理板远离握持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清理板与第二清理板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清理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第二清理板的作业槽,作业槽与开口连通,且作业槽的槽体形状与拉条沟内的刚拉条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清理板上涂覆有氮化硅涂层。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清理板和第一清理板的板面夹角为20-40℃。一种多功能氮化硅组件,包括上述多功能氮化硅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其包括握持杆和第一清理板,第一清理板的宽度与拉条沟的跨度相同,第一清理板上设置的开口的大小与刚拉条的粗细相匹配,使得拉条沟清理工具在使用时,能使其中的杂物累积在一处统一清理方便,有效减缓刚拉条腐蚀速度;在第一清理板上涂覆氮化硅涂层,增强清理板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当清理完毕后可以将整个多功能氮化硅构件通过悬挂组件进行悬挂,便于存放。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氮化硅组件,包括上述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同样能够方便地对拉条沟进行清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拉条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标:10-拉条沟;11-刚拉条;100-多功能氮化硅构件;110-握持杆;112-第一凸环;114-第二凸环;116-网套;120-第一清理板;121-开口;130-悬挂组件;132-第一支撑臂;134-第二支撑臂;140-着力杆;150-喷水瓶;160-第二清理板;162-作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照图1,拉条沟10内放置有刚拉条11。由于焦化厂的环境导致拉条沟10内随时都被煤渣煤灰等物质侵占,这对于刚拉条11来说有至少两个坏处。其一,煤渣或煤灰中的硫在降雨情况下结合形成酸性物质会对刚拉条11造成腐蚀,加快了刚拉条11的断裂速度。其二,拉条沟10内废物过多,摩擦力增大不利于刚拉条11在拉条沟10内的运动,造成焦化工艺能耗增高。因此,拉条沟10需要专用工具及时清理。请参照图2-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100,用于清理拉条沟10,包括握持杆110和第一清理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用于清理拉条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杆和第一清理板,所述第一清理板的一端的中部与所述握持杆连接,所述第一清理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清理板的边缘向靠近所述握持杆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清理板的宽度方向为与所述握持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清理板的宽度与拉条沟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清理板上的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拉条沟内的刚拉条的外径相适应;所述握持杆上还设置有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清理板上涂覆有氮化硅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氮化硅构件,用于清理拉条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杆和第一清理板,所述第一清理板的一端的中部与所述握持杆连接,所述第一清理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一清理板的边缘向靠近所述握持杆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清理板的宽度方向为与所述握持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清理板的宽度与拉条沟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第一清理板上的所述开口的大小与所述拉条沟内的刚拉条的外径相适应;所述握持杆上还设置有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清理板上涂覆有氮化硅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远离所述第一清理板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握持杆的着力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与所述着力杆的连接处为弧形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氮化硅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上靠近所述着力杆处设置有喷水瓶,所述喷水瓶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喷水瓶靠近所述第一清理板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井意杜建周徐海鹏张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浦精细陶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