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用于能量源的热控制的制冷剂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92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剂回路(19),制冷剂能够在其内流通,该制冷剂回路(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6)和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9),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剂回路(1)包括设置有第一膨胀装置(2)的第一支路(13),该第一支路(13)包括与第二支路(14)和第三支路(15)共用的分支点(16),该第二支路(14)设置有第二膨胀装置(3)和第一热交换器(6),该第二膨胀装置(3)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一热交换器(6)之间,第三支路(15)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9)和第一膨胀构件(12),该第二热交换器(9)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一膨胀构件(12)之间。所述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机动车辆。

Design of Refrigerant Loop for Thermal Control of Energy Sour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frigerant circuit (19) in which refrigerant can flow.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1) includes at least one first heat exchanger (6)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heat exchanger (9). The refrigerant circuit (1) includes a first branch (13) with a first expansion device (2), and the first branch (13) includes a branch shared with the second branch (14) and the third branch (15). The second branch (14)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xpansion device (3) and a first heat exchanger (6), the second expansion device (3)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branch point (16) an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6), the third branch (15)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9) and a first expansion member (12),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9)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branch point (16) and the first expansion member (12). The invention can be applied to mot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设计用于能量源的热控制的制冷剂回路
本专利技术的
是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设施的领域,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制冷剂回路,其包括第一热交换器并通过第二热交换器连接至热传递液体回路。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通常装备有制冷剂回路,用于改变机动车辆内部内容纳的空气的温度。文献US2015/0121939披露了一种特别地上述类型的制冷剂回路,其包括在两个并行回路部分下游的蓄积器,其包括具有第一阀、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部分;以及具有第二阀、第二膨胀装置和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部分。在第一阀和第二阀被同时打开的操作模式中,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的质量流的管理是不规则的,这是令人不满意的。实际上,能够独立地控制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是期望的,文献US2015/0121939的制冷剂回路的控制不被允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剂回路,其向上述问题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在其中流通,制冷剂回路包括布置为热处理第一空气流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和布置为与热传递液体交换热量的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热传递液体在包括能量源的热传递液体回路内流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冷剂能够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回路包括设置有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与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共用的分支点,所述第二支路设置有第二膨胀装置和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二膨胀装置插置在分支点和第一热交换器之间,第三支路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一膨胀构件,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插置在分支点和第一膨胀构件之间。有利地,所述制冷剂回路单独地或结合地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个:-第二膨胀装置包括具有恒定截面的第二膨胀构件;-第二膨胀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支路中的制冷剂流通的第一阀,所述阀插置在分支点和第二膨胀构件之间。这样的第一控制阀例如是密封阀,特别是比例或开关阀;-第一膨胀构件是用于调节制冷剂流量的阀;-制冷剂回路有利地设置有蓄积器;-蓄积器插置在第一热交换器和共用于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的连接点之间;-替换地,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内的流通方向,蓄积器布置在共用于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的连接点下游;-第一热交换器布置为热处理第一空气流,且第二热交换器布置为与热传递液体交换热量,所述热传递液体在包括能量源的热传递液体回路内流通;-第三支路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热动回路,制冷剂在其内流通。这样的热动回路包括在本文件中描述的制冷剂回流。有利地,所述热动回路单独地或结合地包括以下特征的至少一个:-第一流通管线相继地包括压缩机、第一接合点、第二控制阀、第二接合点、第三热交换器、第三接合点、第一止回阀、第四接合点、第四热交换器的第一通道、第五接合点、第二止回阀、第六接合点、第一支路、分支点、第二支路、共用于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的连接点、第三控制阀、第七接合点和用于回到压缩机的第四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第二制冷剂流通管线,其在第一接合点和第六接合点之间延伸,所述第二流通管线从第一接合点朝向第六接合点相继地包括第五热交换器和第四控制阀;-第三制冷剂流通管线,其在第二接合点和第七接合点之间延伸且包括第五控制阀;-第四流通管线,其在连接点和第五接合点之间延伸且包括第三止回阀;-第五流通管线,其在第三接合点和第四接合点之间延伸且包括第三膨胀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本文件所述的热动回路和热传递液体回路形成的组件,其中,热传递液体回路包括具有泵的第一管道、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通道以及朝向第二管道或朝向第三管道分配热传递液体的三通阀,第二管道是用于旁通第三管道的管道,第三管道被布置为与能量源交换热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一种用于实施这样的组件的方法,其中,使压缩机操作,以便以高压传输制冷剂。有利地,所述方法通过多个操作模式实施,所述操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关闭,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三控制阀打开,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关闭,第一止回阀打开、第二止回阀打开,第三止回阀关闭,且泵停止;-第二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打开,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三控制阀打开,第四控制阀关闭,第五控制阀关闭,第一止回阀打开、第二止回阀打开,第三止回阀关闭,且泵操作;-第三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关闭,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三控制阀打开,第四控制阀打开,第五控制阀关闭,第一止回阀打开、第二止回阀打开,第三止回阀关闭,且泵停止;-第四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关闭,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关闭,第四控制阀打开,第五控制阀打开,第一止回阀关闭、第二止回阀关闭、第三止回阀打开,且泵停止;-第五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打开,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关闭,第四控制阀打开,第五控制阀打开,第一止回阀关闭、第二止回阀关闭、第三止回阀打开,且泵操作;-第六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打开,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打开,第四控制阀打开,第五控制阀关闭,第一止回阀关闭、第二止回阀关闭、第三止回阀关闭,且泵操作;-第七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打开,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第三控制阀打开,第四控制阀打开,第五控制阀关闭,第一止回阀打开、第二止回阀打开,第三止回阀关闭,且泵操作;-第八模式,其中,第一膨胀装置允许膨胀,第一膨胀构件打开,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关闭,第四控制阀打开,第五控制阀打开,第一止回阀关闭、第二止回阀关闭、第三止回阀打开,且泵操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势在阅读说明书时更加清楚地显现,该说明书参考附图在以下通过阐释给出,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回路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的变体的示意图;图3是包括图1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的热动回路的示意图,该制冷剂回路连接至热传递液体回路;图4是包括图2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的热动回路的示意图,该制冷剂回路也连接至热传递液体回路;图5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一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称为空调模式;图6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二操作模式称为能量源空调和冷却模式;图7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三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三操作模式称为空调和窗户除雾模式;图8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四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四操作模式称为热泵模式;图9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五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五操作模式称为能量源热泵和供暖模式;图10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六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五操作模式称为能量源热泵和冷却模式;图11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七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五操作模式称为能量源冷却模式;图12是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在第八操作模式中的示意图,所述第五操作模式称为能量源供暖模式;图13是莫利尔图,其示出根据图6所示的第二操作模式使用的图3所示的热动回路的热性能。具体实施方式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剂回路(1),制冷剂能够在其内流通,该制冷剂回路(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6)和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1)包括设置有第一膨胀装置(2)的第一支路(13),所述第一支路(13)包括与第二支路(14)和第三支路(15)共用的分支点(16),所述第二支路(14)设置有第二膨胀装置(3)和第一热交换器(6),所述第二膨胀装置(3)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一热交换器(6)之间,第三支路(15)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9)和第一膨胀构件(12),所述第二热交换器(9)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一膨胀构件(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5.19 FR 16544381.一种制冷剂回路(1),制冷剂能够在其内流通,该制冷剂回路(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6)和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1)包括设置有第一膨胀装置(2)的第一支路(13),所述第一支路(13)包括与第二支路(14)和第三支路(15)共用的分支点(16),所述第二支路(14)设置有第二膨胀装置(3)和第一热交换器(6),所述第二膨胀装置(3)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一热交换器(6)之间,第三支路(15)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9)和第一膨胀构件(12),所述第二热交换器(9)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一膨胀构件(12)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1),其中,第二膨胀装置(3)包括具有恒定截面的第二膨胀构件(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中,第二膨胀装置(3)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支路(14)中的制冷剂流的第一阀(101),所述阀插置在分支点(16)和第二膨胀构件(5)之间。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路(1),其中,第一膨胀构件(12)是用于调节制冷剂流量的阀。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路(1),其中,制冷剂回路(1)设置有蓄积器(18),沿着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内的流通方向,所述蓄积器(18)插置在第一热交换器(6)和共用于第二支路(14)及第三支路(15)的连接点(17)之间,或者布置在共用于第二支路(14)和第三支路(15)的连接点(17)下游。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路(1),其中,第一热交换器(6)布置为热处理第一空气流,且第二热交换器(9)布置为与热传递液体交换热量,所述热传递液体在包括能量源(39)的热传递液体回路(33)内流通。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路(1),其中,第三支路(15)设置有第二热交换器(9)的第一通道(10)。8.一种热动回路(19),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回路(1),其中,第一流通管线(28)相继地包括压缩机(20)、第一接合点(201)、第二控制阀(102)、第二接合点(202)、第三热交换器(21)、第三接合点(203)、第一止回阀(301)、第四接合点(204)、第四热交换器(24)的第一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雅希亚L克莱马隆R哈勒JL图茨B尼克拉斯JM刘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