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986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盖设于显示装置的背板上以保护安装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主板;壳体结构包括:顶盖以及围绕顶盖设置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四侧壁朝向背板的方向延伸出若干个卡凸,卡凸对应卡于背板的底侧与边框之间,底侧为背板对应于第四侧壁的一侧;壳体结构和背板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壳体结构和背板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孔和凸起部。通过卡凸和紧固组件的双重紧固作用下,保证壳体结构和背板之间的稳定紧固,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Display device and its she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isplay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display device and its shell structure, the shell structur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late of the display device to protect the circuit motherboard installed on the back plate; the shell structure includes: the top cover and the third side wall, the fourth side wall,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arranged around the top cover; the fourth side wall extends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the back plate. A number of clip protrusions are extended, and the clip protrusions correspond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back plate and the border, and the bottom side corresponds to the side of the fourth side wall; a number of fixed componen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hell structure and the back plate for connecting the shell structure and the back plate; and a first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is also included,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top cover, and the first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a number of first heat dissipation holes and protrusions. Under the double tightening action of the clamping convex and the fastening component, the stable tightening between the shell structure and the back plate is ensur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isplay device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其应用该背盖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背板和壳体结构,显示板固定在背板上,背板的另一面与壳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典型的设计方案中,背板与壳体结构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紧固在一起,由于显示装置长时间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进行搬运和移动,容易造成紧固螺钉的晃动甚至掉落,从而造成背板和壳体结构紧固不稳定,影像显示装置的整体强度,缩短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背板和壳体结构紧固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壳体结构及其应用该背盖的显示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壳体结构,其盖设于显示装置的背板上以保护安装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主板,所述壳体结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围绕所述顶盖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朝向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出若干个卡凸,所述卡凸对应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底侧,所述底侧为所述背板对应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孔和凸起部,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于所述电路主板设置,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顶盖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面、并凸出于所述顶盖表面。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上;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第一螺钉座,所述第一螺钉座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通过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将所述壳体结构固定于所述背板上。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卡凸上设置第二螺钉孔,所述背板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座,通过紧固螺钉将所述卡凸固定于所述底侧上。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背板上设有护板以及电路安装部,所述电路安装部凸出于所述护板的表面,所述壳体结构盖合于所述护板上,并且包覆所述电路安装部。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三侧壁和/或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以减少所述壳体结构与所述背板之间的撞击力。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壳体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背板面积的三分之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主板;所述背板上连接有壳体结构以保护所述电路主板,所述壳体结构包括:顶盖以及围绕所述顶盖设置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朝向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出若干个卡凸,所述卡凸对应卡于所述背板的底侧与所述边框之间,所述底侧为所述背板对应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的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孔和凸起部,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于所述电路主板设置,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顶盖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面、并凸出于所述顶盖表面。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上;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第一螺钉座,所述第一螺钉座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通过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将所述壳体结构固定于所述背板上。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壳体结构上对应于所述凹部设置有凸边,所述凸边扣于所述凹部上。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卡凸设置有第二螺钉孔,所述边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三螺钉孔,所述背板的底侧设置有第二螺钉座,通过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第三螺钉孔并与所述第二螺钉座相适配,将所述卡凸固定于所述底侧与所述边框之间。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背板包括护板以及电路安装部,所述电路安装部与所述护板并列设置,所述电路主板设置于所述电路安装部上,所述壳体结构盖合于所述背板上,并且包覆整个所述电路安装部。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三侧壁和/或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以减少所述壳体结构与所述背板之间的撞击力。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壳体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背板面积的三分之二。本技术一种壳体结构及其应用该背盖的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和围设于背板侧缘的边框;背板上连接有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顶盖以及围绕顶盖设置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四侧壁朝向背板的方向延伸出若干个卡凸,卡凸对应卡于背板的底侧与边框之间,底侧为背板对应于第四侧壁的一侧;壳体结构和背板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壳体结构和背板的固定组件。通过卡凸和紧固组件的双重紧固作用下,保证壳体结构和背板之间的稳定紧固,从而避免发生紧固螺钉掉落造成壳体结构和背板之间发生移位损坏显示装置的事故发生,延长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由于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钉孔,第一螺钉孔设置于壳体结构上;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第一螺钉座,第一螺钉座与第一螺钉孔相对应;通过紧固螺钉穿过第一螺钉孔将壳体结构固定于背板上。通过固定组件可以方便的将壳体结构和背板紧固成一体,提升整体的强度。由于壳体结构的第四侧壁上设置有凹部,卡凸设置于凹部上;边框对应于凹部设有用于使壳体结构与边框稳定连接的凸起部。通过将凸起部卡接到显示装置的背盖中,安装过程中起到定位的作用,提升了组装速率的同时,加固了壳体结构与背板的边框之间的稳固性能。由于卡凸设置有第二螺钉孔,边框上设置有与第二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三螺钉孔,背板的底侧设置有第二螺钉座,通过紧固螺钉穿过第二螺钉孔和第三螺钉孔并与第二螺钉座相适配,将卡凸固定于底侧与边框之间,进一步加固了壳体结构与背板的边框之间的稳固性能。由于背板包括护板以及固定安装于护板上的电路安装部,电路安装部凸出于护板表面,壳体结构盖合于护板上,并且包覆整个电路安装部,对显示装置的电路部分封闭处理,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延长了显示装置电路部分的使用寿命。由于第三侧壁和/或第四侧壁朝向背板的边缘处设置有防滑层,以使背板与壳体结构稳定连接,降低了背板与壳体结构的磨损速率,延长了使用寿命。综上,本技术一种壳体结构及其应用该背盖的显示装置解决了典型技术中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搬运和移动造成紧固螺钉的晃动,从而影像显示装置的整体强度、缩短显示装置使用寿命的缺点,提升了显示装置整体外壳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结构,其盖设于显示装置的背板上以保护安装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围绕所述顶盖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朝向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出若干个卡凸,所述卡凸对应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底侧,所述底侧为所述背板对应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孔和凸起部,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于所述电路主板设置,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顶盖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面、并凸出于所述顶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结构,其盖设于显示装置的背板上以保护安装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四周固定安装有围绕所述顶盖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朝向所述背板的方向延伸出若干个卡凸,所述卡凸对应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底侧,所述底侧为所述背板对应于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所述壳体结构和所述背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散热孔和凸起部,所述第一散热孔对应于所述电路主板设置,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顶盖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面、并凸出于所述顶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上;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第一螺钉座,所述第一螺钉座与所述第一螺钉孔相对应;通过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将所述壳体结构固定于所述背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上设置第二螺钉孔,所述背板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钉孔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座,通过紧固螺钉将所述卡凸固定于所述底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和/或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以减少所述壳体结构与所述背板之间的撞击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背板面积的三分之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