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57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3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插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壁凸设有用于抵在插头套外端面的凸台,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柱,所述壳体内平行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与齿轮柱啮合的齿条段一,所述壳体内垂直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设有与齿轮柱啮合的齿条段二,所述压杆一端设于壳体外部。与现有技术中的温控插头相比,在将温控插头从插头座内拔出时,除了直接拔出,还可以通过按压压杆通过齿轮柱朝插头座方向顶出顶杆,通过顶杆对插头座的顶出作用更加省力的将温控插头拔出。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outer wall convex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latform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outer end face of the plug sleeve. The shell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gear column. The shell is sliding parallel to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and connected with a top rod. The top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ack segment meshing with the gear column, and the shell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The sliding conn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ba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rack segment 2 meshing with the gear column, and one end of the pressure ba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hell. Compared with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in the prior art, whe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is pulled out from the plug seat,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lug can be pulled out more labor-saving by pressing the pressure rod and pushing the ejector rod toward the plug seat through the gear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插头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头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热炊具的温控插头。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电热炊具,其锅体与电源线之间一般采用温控插头与插座的连接方式。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458014U公开了一种电热锅,包括铝合金材质的锅体、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发热组件、锅体侧面对称设置的塑料材质把手、蒸笼、与锅体和蒸笼匹配的盖子,以及可拆卸的温控插头。该温控插头上带有感温棒,温控插头插入发热组件的插头套内与发热管连接。上述电热锅内的温控插头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使用者将温控插头用力插入插头套内,在需要将温控插头拔出时非常费力,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控插头,其具有便于从插头套内拔出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温控插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壁凸设有用于抵在插头套外端面的凸台,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柱,所述壳体内平行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上设有与齿轮柱啮合的齿条段一,所述壳体内垂直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上设有与齿轮柱啮合的齿条段二,所述压杆一端设于壳体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温控插头从插头座内拔出时,将壳体外的压杆朝壳体内按压,压杆在滑动过程中带动齿轮柱转动,齿轮柱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顶杆朝插头座方向滑动,直到顶杆作用于插头座上将温控插头顶出,从而便于将温控插头从插头套内拔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顶杆与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顶杆具有朝远离温控插头插接端方向移动的趋势;在不对压杆施压时,所述顶杆朝向温控插头插接端的端面不高于凸台朝向温控插头插接端的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温控插头插入插头座内时,顶杆在弹性件作用下自动复位,不会对插头座进行推动,确保温控插头与插头座之间的连接不受顶杆影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设有分别用于顶杆和压杆滑动连接的滑槽一和滑槽二,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滑槽一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顶杆上于限位槽内凸设有限位板,所述弹性件抵于限位板与限位槽侧壁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板上凸设有穿设于弹性件内部的导柱。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更加好的对限位槽内的弹性件进行定位,确保弹性件对之间作用于限位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杆外端设有压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压板对压杆进行按压,可以提高按压时的舒适感,设计更加人性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上开设有用于齿轮柱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滑槽一和滑槽二连通,所述滑槽一开设于下壳远离上壳的一侧端面,所述滑槽二开设于下壳靠近上壳的一侧端面,所述下壳远离上壳的一侧端面固设有用于封闭通孔和滑槽一的下盖,所述齿轮柱的两端面中心开设有圆柱形的定位槽,所述上壳和下盖上面向齿轮柱的一侧端面分别凸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一和定位柱二,所述齿轮柱上设有圆台,所述圆台抵于压杆面向上壳的一侧端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温控插头相比,在将温控插头从插头座内拔出时,除了直接拔出,还可以通过按压压杆通过齿轮柱朝插头座方向顶出顶杆,通过顶杆对插头座的顶出作用更加省力的将温控插头拔出。附图说明图1为温控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杆和压杆在壳体内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压杆和下壳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感温棒;3、上壳;301、定位柱一;4、下壳;401、通孔;402、滑槽一;403、滑槽二;404、限位槽;5、凸台;6、齿轮柱;601、定位槽;602、圆台;7、下盖;701、定位柱二;8、顶杆;801、齿条段一;802、限位板;803、导柱;9、弹性件;10、压杆;1001、齿条段二;1002、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温控插头,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的感温棒2,感温棒2朝温控插头的插接方向突出,图1中前侧为插接方向。壳体1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的上壳3和下壳4,上壳3和下壳4分别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在上壳3和下壳4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凸设有用于抵在相应插头套外端面上的凸台5。结合图2和图3,上壳3和下壳4内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各种元器件的容腔,容腔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柱6,齿轮柱6为圆柱直齿轮,下壳4上开通有用于齿轮柱6穿过的通孔401,在下壳4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一块用于盖住通孔401的下盖7,齿轮柱6的两端面上开设有圆柱形的定位槽601,在上壳3和下盖7上面向齿轮柱6的一侧端面上分别凸设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柱一301和定位柱二701。参见图2和图3,在下壳4的下侧面和上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通孔401连通的滑槽一402和滑槽二403,滑槽一402沿平行于温控插头的插接方向设置,滑槽一402朝向温控插头插接方向的一端呈开口状态,在下壳4的下侧面上位于滑槽一402的中部还开设有与滑槽一402连通的限位槽404,滑槽一402内滑动连接有顶杆8,结合图4,顶杆8的后端设有与齿轮柱6的外齿啮合配合的齿条段一801,在顶杆8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限位板802,限位板802置于限位槽404,在限位槽404内位于限位板802与限位槽404侧壁之间还设有弹性件9,弹性件9采用压缩弹簧,弹性件9使顶杆8具有朝后方移动的趋势,为了更加好的对弹性件9进行定位,在限位板802上还焊接有穿设在弹性件9内部的圆柱形的导柱803,导柱803的外径与弹性件9内径相配;在温控插头未插入插头套的状态下,顶杆8的前端面与凸台5的前端面齐平;下盖7同时将滑槽一402和限位槽404盖住。参见图3,滑槽二403沿垂直于温控插头的插接方向设置,滑槽二403朝向下壳4右侧的一端呈开口状态,滑槽二403内滑动连接有压杆10,压杆10左端设有与齿轮柱6的外齿啮合配合的齿条段二1001,压杆10的右端露在下壳4的外侧,为了便于按压,在压杆10的右端还设置有按压面积大于压杆10的压板1002;在齿轮柱6的中部还设有圆柱形的圆台602,圆台602抵于压杆10的上侧面。在实际使用时,将温控插头插入相对的插头座后,温控插头上凸台5和顶杆8的前侧面均抵靠在插头座的外端面上,当需要将温控插头拔出时,用户只需握住温控插头,对压板1002进行按压,使得压杆10朝壳体1内部滑动,压杆10在滑动过程中通过齿条段二1001与齿轮柱6的啮合传动带动齿轮柱6转动,齿轮柱6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与齿条段一801的啮合传动使得顶杆8朝温控插头的插接方向滑动,顶杆8的前端面作用于插头座的外端面使得温控插头从插头座内顶出。用户松手后,在弹性件9的作用下,顶杆8缩回滑槽一402内,同时压杆10也顶出复位。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插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壁凸设有用于抵在插头套外端面的凸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柱(6),所述壳体(1)内平行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顶杆(8),所述顶杆(8)上设有与齿轮柱(6)啮合的齿条段一(801),所述壳体(1)内垂直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压杆(10),所述压杆(10)上设有与齿轮柱(6)啮合的齿条段二(1001),所述压杆(10)一端设于壳体(1)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插头,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壁凸设有用于抵在插头套外端面的凸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柱(6),所述壳体(1)内平行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顶杆(8),所述顶杆(8)上设有与齿轮柱(6)啮合的齿条段一(801),所述壳体(1)内垂直于温控插头插接方向滑动连接有压杆(10),所述压杆(10)上设有与齿轮柱(6)啮合的齿条段二(1001),所述压杆(10)一端设于壳体(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与壳体(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9),所述弹性件(9)使顶杆(8)具有朝远离温控插头插接端方向移动的趋势;在不对压杆(10)施压时,所述顶杆(8)朝向温控插头插接端的端面不高于凸台(5)朝向温控插头插接端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分别用于顶杆(8)和压杆(10)滑动连接的滑槽一(402)和滑槽二(403),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与滑槽一(402)连通的限位槽(404),所述顶杆(8)上于限位槽(404)内凸设有限位板(802),所述弹性件(9)抵于限位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炊大王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