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玮琦专利>正文

基于客运车辆的移动设备充电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4920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到移动设备充电领域,是一种方便汽车乘客乘坐汽车时自身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电量不足时实行实时充电的解决方法;系统由外部电源接口、蓝牙充电集控器、2G/3G/4G/5G充电集控器、座位充电座、付费二维码、乘客客户端、车队移动管理端、平台服务器集群、平台管理终端、后备电池等组成;乘客通过扫描操作二维码进行付费后、再通过蓝牙或者平台2G/3G/4G/5G接口给充电集控器发送指令打开充电口子,其后乘客插上设备进行充电;车队则通过车队移动管理端对车队所有车辆进行充电管理,费用模式既可以收费也可以免费;本专利充分的考虑了乘客使用的方便性和方案在客车上的实施简单性,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整体性方案。

Charging Management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s Based on Passenger Vehicles

The pat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bile device charging, which is a solution to realize real-time charging when the power of mobile devices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tablets is insufficient for passengers to ride in the car; the system consists of external power interface, Bluetooth charging centralizer, 2G/3G/4G/5G charging centralizer, seat charging seat, two-dimensional code, passenger client, fleet Mobile management terminal, etc. Platform server cluster, platform management terminal, backup battery and other components; Passengers pay by scanning and operating two-dimensional code, then send instructions to charging centralizer through Bluetooth or platform 2G/3G/4G/5G interface to open charging ports, and then passengers plug in equipment for charging; The fleet manages all vehicles of the fleet through the fleet mobile management terminal, the cost mode is both. This patent fully considers the convenience of passengers'use and the simplic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on the bus, and provides a new holistic sche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客运车辆的移动设备充电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移动设备充电领域,是一种方便汽车乘客在乘坐汽车之时自身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电量不足时在本汽车内实行实时充电的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电子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但是,由于电池蓄量技术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其产品使用时间始终有限,从而导致产品经常性需要充电,特别是人们在外出乘坐客车之时其局限性尤为突出;而移动电源之类的产品承重而携带不方便;如果在外出乘坐汽车需要拿出电子产品(手机、pad等)进行长时间玩耍时,原有电池或者充电宝之类的电量不一定不够用,就会影响人们的使用,从而导致出行的疲劳等,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供充电服务的装置,为电子产品续航,保证人们在乘坐客车时能够方便地玩耍电子产品,打发、消磨无聊的时光,减少出行的身心疲劳。专利技术目的1、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很好的解决人们出行时、电子产品电量不足、而导致出行体验问题;2、通过本专利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在公共汽车、大巴车客车、中巴客车、通勤车/班车和旅游大巴客车等客运汽车上部署充电装置及实施方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概述:本专利技术系统是通过在汽车上部署整体的移动多路充电系统方案来解决人们外出乘坐汽车时各类电子产品电池储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减少人们的身心疲劳问题;本系统部署简单、操作方便,乘客只需一步操作即可实现在线实时充电,增长产品使用时间;系统主要由外部电源接口、充电集控器(充电集控器又分为蓝牙充电集控器和2G/3G/4G/5G充电集控器,同时2G/3G/4G/5G集控器带有GPS模块)、坐位充电终端、操作二维码、乘客客户端(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的实现)、车队移动管理端(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的实现)、平台服务器集群、平台管理终端、后备电池/UPS等组成;每部分功能和组成叙述如下。物理连接解决方案:其组成部分见附图1,每部分功能描述如下。1、外部电源接口此部分主要是外接汽车输入电源、也可以是外接蓄电池或者两者同时连接(当连接两者情况下,汽车输入电源会给蓄电池同时充电),以供整个系统的电源,其是大功率输入电源接口,通常在100瓦以上。2、充电集控器此部分主要是完成充电接口的控制和终端负载的供电以及状态与系统的同步,通过接受乘客手机发来的蓝牙控制信号(蓝牙充电集控器方案)或者系统平台发来的控制信号(2G/3G/4G/5G充电集控器方案)来控制终端接口的使用或者设备命令;同时根据集控器的本身温度情况实现内部散热管理和根据故障管理模块实现故障状态的实时报警;如果是2G/3G/4G/5G充电集控器方案则定期向系统平台报送GPS/北斗位置信息等。3、坐位充电终端此部分主要包括座位充电子板和充电座盘,充电座盘是实现座位充电子板的固定、座位充电子板是实现乘客的移动设备的充电等;它是通过电线直接连接到充电集控器的充电接口,每个充电子板对应一个集控器的充电口。4、操作二维码付费二维码是充电集控器每个负载端口的唯一加密标示,在整个系统平台都是唯一的,乘客通过扫描其来控制端口的使用,一般情况下是扫描后通过付费预订充电时间来开启端口的充电。5、乘客客户端此部分是乘客使用端口的唯一接口途径,通过扫描二维码,选定使用时长后,系统自动对相应集控器端口进行开启,设备端口开启响应时间后会自动关闭;其实现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6、车队移动管理端此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车队对自己车辆的充电管理和车辆的位置查询和语音报送等,充电管理包括充电集控器的车辆安装和充电账单查询等;其实现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7、平台服务器集群此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业务逻辑处理中心,集控终端管理中心等,其中又包括: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业务逻辑处理服务器、终端管理服务器等。8、平台管理终端此部分是平台管理员和业务审核员、数据分析员、系统决策员、故障在线处理工程师、其他售后服务工程师等对系统平台进行管理的接口、也是整个系统平台运营的用户接口,不同的用户角色进入的用户功能不一样,大家通过对系统的整体性协调管理,从而达到系统良性循环运营的目的。9、后备电池/UPS此部分是当汽车熄火断掉汽车供电时,就启动此后备电池继续给乘客供电,致使乘客的用电不至于停止,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其在系统部署之时作为可选项,用户也可以部署不带电池的方案,其可以安装在充电集控器内、也可以外置。现就本专利技术具体方案下面结合详细叙述和附图进一步说明:系统方案分为两种通讯方案和两种部署方案,请见附件图1、图2和图3。1、两种通讯方案(见图1)分为蓝牙和2G/3G/4G/5G类型,其中蓝牙类型方案是通过蓝牙充电集控器实现所有终端的充电管理,乘客通过扫描加密后的终端充电二维码获取蓝牙充电集控器的链接信息,最后乘客的移动终端通过这个链接信息来操作充电集控器、同时移动终端通过自身的2G/3G/4G/5G链接系统平台进行相应的流程操作;2G/3G/4G/5G类型方案是通过2G/3G/4G/5G充电集控器实现所有终端的充电管理,乘客通过扫描加密后的终端充电二维码而获得终端信息、再通过其终端信息而向平台发送对2G/3G/4G/5G充电集控器发送操作指令等。2、两种部署方案分为双座部署(见图2)和单座部署(见图3)类型;双座部署是把充电集控器放在客车的尾部,然后把链接充电终端的充电连接线通过客车的两侧侧边引到每排座位上,然后充电终端安装在每个座位的背面中上部位(见图6),乘客通过链接在充电终端上的充电线进行充电;单座部署类型区别在于每排座位只部署一个充电终端,其终端是安装在靠客车窗户旁边座位的背面中上位或者安装在客车靠窗户座位的车壁前上方(见图5),乘客则通过链接在充电终端上的充电线进行充电,坐在通道边上的座位乘客则可以通过调位或者直接连线方式进行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整体原理框架图和物理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车辆中进行双排部署的示意图,其虚线为负载终端连接线,黑点为负载终端安装方位。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车辆中进行单排部署的示意图,其虚线为负载终端连接线,黑点为负载终端安装方位。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坐位充电终端的物理组成结构图,其采用分离式设计,主要由固定座、充电线路板和充电线组成。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坐位充电终端部署在车壁的方位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坐位充电终端在双排部署方案中在座位中的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以上叙述和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实施过程: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整个系统由外部电源接口、充电集控器(充电集控器又分为蓝牙充电集控器和2G/3G/4G/5G充电集控器,同时3G/4G集控器带有GPS功能)、坐位充电终端、付费二维码、乘客客户端、车队移动管理端、平台服务器集群、平台管理终端等组成,通过每个模块的各项功能及上层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协调工作,从而达到乘客充电合理管理的目的,其具体描述如下。1、设备安装过程:设备的安装包括充电集控器、座位充电终端的安装和充电线的铺设,以及充电集控器和客车发电机的连接;首先通过充电集控器的固定螺丝孔固定在车尾后,然后从发电机连接电源线到充电集控器的电源口子上;本方案是通过网线RJ45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客运车辆的移动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充电集控器(充电集控器又分为蓝牙充电集控器和3G/4G充电集控器,同时3G/4G集控器带有GPS功能)、坐位充电终端、操作二维码、乘客客户端(其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车队移动管理端(其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平台服务器集群、平台管理终端、后备电池/UPS等组成;其中外部电源接口是接在客车发电机或者电瓶电源接口上,充电集控器与平台的连接是通过蓝牙/2G/3G/4G/5G等无线连接通道,充电集控器和坐位充电终端的连接采用2或者4芯电线进行连接,其中2芯线为不带智能化终端故障定位功能,其中4芯线带智能化终端故障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客运车辆的移动设备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充电集控器(充电集控器又分为蓝牙充电集控器和3G/4G充电集控器,同时3G/4G集控器带有GPS功能)、坐位充电终端、操作二维码、乘客客户端(其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车队移动管理端(其包括: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其他应用程序)、平台服务器集群、平台管理终端、后备电池/UPS等组成;其中外部电源接口是接在客车发电机或者电瓶电源接口上,充电集控器与平台的连接是通过蓝牙/2G/3G/4G/5G等无线连接通道,充电集控器和坐位充电终端的连接采用2或者4芯电线进行连接,其中2芯线为不带智能化终端故障定位功能,其中4芯线带智能化终端故障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本系统方法应用在公共汽车、大巴车客车、中巴客车、通勤车/班车和旅游大巴客车上,从而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物理设备的安装包括充电集控器、座位充电终端的安装和充电线的铺设、以及充电集控器和客车发电机的连接和操作二维码的对应粘贴(见说明书附图2和说明书附图3所示);充电集控器是安装在车尾的座位空间后面,然后连接到发电机或者电瓶;座位充电端是通过安装在座位背面(见说明书附图6所示)或者靠窗户座位的车壁前上方(见说明书附图5所示),其分成固定充电座盘和充电子板,充电子板是通过插入安装孔中进行固定;充电集控器和座位充电终端的连接是通过RJ45网线连接,每根网线根据颜色分成4队,每队连接一个充电终端,另外一端通过汇聚4个终端而形成一个RJ45网口接入充电集控器。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本系统既支持平台化铺设充电管理、也支持车队的定制化充电管理;设备安装好之后车队需要对自己所有部署的充电车辆进行管理时,车队管理员通过平台APP注册账号,然后进入充电管理模块界面,选择添加分组(添加分组后可以对其名称等进行修改)、分组添加完毕后进入分组操作界面、选择添加设备、此时弹出扫描二维码界面、扫描上述贴好的任何二维码贴纸即可进入添加设备对话框,输入安装在相应的客车车牌和安装码后、选择确认,之后系统进行现场验证、只有通过验证后、设备的添加才能成功,设备添加后也可以删除等操作;车队管理员添加设备后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查询和操作,其中包括:设备复位,端口操作,使用历史查询等。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座位充电终端主要包括充电座盘、座位充电线板和充电连接线(见说明书附图4所示);其中充电座盘起到固定充电板作用,同时提供贴放操作二维码位置;座位充电线板为连接充电集控器、同时通过充电线向乘客提供充电的作用;我们通过座盘和充电子板施行分离方式来解决维护过程中拆卸麻烦问题。6.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蓝牙类型方案的充电管理过程为终端安装好后,乘客需要进行充电时,则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操作二维码、从而获得设备连接信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玮琦黎均亮
申请(专利权)人:谢玮琦黎均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