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弥散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920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弥散光纤,该弥散光纤包括光纤接头(1)、光纤匀光器(2)、光纤内管(3)、光纤体(4)、金属环(5)、光纤外管(6)及发光体(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体发出的光具有更好的均匀性,提高了其有效性,同时发光体在X射线下有更好的显影效果,能够便于观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纤外管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提高了光纤应用效果和使用范围。

A DISPERSION OPTICAL FIB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spersion optical fiber, which comprises a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1), an optical fiber homogenizer (2), an optical fiber inner tube (3), an optical fiber body (4), a metal ring (5), an optical fiber outer tube (6) and a luminescent body (7). The light emitted by the luminescent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uniformity and effectiveness, and the luminescent body has better development effect under X-ray and can be easily observed. The optical fiber outer tub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directivity and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improve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optical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弥散光纤
本技术涉及工业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肿瘤的弥散光纤。
技术介绍
弥散光纤是将接入光纤内的光以柱状发光的形式进行散射,形成的发光体发出的光照射到患者的病患部位,将光敏药物进行激发,达到治疗的目的,当前的弥散光纤已经应用于实际的手术当中。专利CN204374483U中柱状发光段形成在一个玻璃管内,玻璃管弹性较差不能准确应用于弯曲的病患部位,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专利CN203101689U中散射光纤光是从去除包层和涂覆层的纤芯发出的光,这种结构发出的光不均匀,无法保证发光体近端和远端激光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光均匀、发光体辨识度更高、有良好方向性和机械强度的弥散光纤。一种弥散光纤,包括光纤接头、光纤匀光器、光纤内管、光纤体、金属环、光纤外管及发光体,所述光纤外管包裹光纤内管,所述光纤内管包括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包裹光纤体,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包裹发光体,所述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焊接在一起后,金属环固定在焊接位置;所述光纤匀光器的一端固定在靠近光纤接头位置,所述光纤匀光器的另一端固定在光纤体和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光纤体是由包层和纤芯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光体的表面为网状结构,所述发光体是在光纤体表面进行微结构处理完成,形成有序的网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光纤匀光器是由金属内管,圆珠,以及金属外管组成,所述金属内管上有序分布着圆孔结构,用于安装圆珠。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内管及金属外管为同轴管,所述金属内管为铜管、铁管或铝管中的一种,所述金属外管为铜管、铁管或铝管中的一种,所述圆珠为硬度塑料圆珠、铁珠或铜珠中的一种;所述的光纤匀光器是通过同轴管对圆珠的挤压改变光纤的结构,达到更多的光在发光体位置发散出来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有助于使用者对发光段有更明显的区分。作为优选,所述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中的显影粒子为硫酸钡或者氧化铋。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环为铂铱合金材质。作为优选,所述的光纤外管为透明管,且光纤外管有较高的硬度和机械强度。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外管为尼龙材质的透明管。作为优选,所述光纤接头为SMA905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的光纤匀光器是通过同轴管对圆珠的挤压改变光纤的结构,可将原本部分沿光纤轴向传播的光以更高角度在光纤内部进行传输,从而当这部分光在到达发光体时可以完全散射出去,可让发光体有更加均匀的发光效果;本技术的光纤内管分为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同时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分段处理,可以让使用人员更加方便的区分光纤发光段,发光体上的光纤内管掺杂显影粒子,可在X射线下有更加清晰的显影效果;本技术的光纤外管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提高了光纤应用效果和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弥散光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光纤匀光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光纤内管示意图。其中1为光纤接头,2为光纤匀光器,3为光纤内管,4为光纤体,5为金属环,6为光纤外管,7为发光体,201为金属外管,202为金属内管,203为圆珠,301为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为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3为显影粒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弥散光纤,包括光纤接头(1)、光纤匀光器(2)、光纤内管(3)、光纤体(4)、金属环(5)、光纤外管(6)及发光体(7),其中光纤体(4)是由包层和纤芯组成,发光体(7)是在光纤体(4)表面进行微结构处理完成,形成有序的网状结构,光纤外管(6)包裹光纤内管(3),光纤内管(3)包括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包裹光纤体(4),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保护管(302)包裹发光体(7),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保护管(302)焊接在一起后,金属环(5)固定在焊接位置;光纤匀光器(2)包括金属外管(201)、金属内管(202)及圆珠(203),所述金属内管(202)上有序分布着圆孔结构,用于安装圆珠(203);光纤匀光器(2)的一端固定在靠近光纤接头(1)位置,光纤匀光器(2)的另一端固定在光纤体(4)和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体保管(301)上;其中金属外管(201)为铜管,金属内管(202)为铝管,圆珠(203)为硬度塑料圆珠,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为白色,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为红色,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中的显影粒子(303)为硫酸钡,金属环(5)为铂铱合金材质做成,光纤外管(6)为尼龙材质的透明管,光纤接头(1)为SMA905接头。最后说明,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
的人应当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同等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该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弥散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接头(1)、光纤匀光器(2)、光纤内管(3)、光纤体(4)、金属环(5)、光纤外管(6)及发光体(7),所述光纤外管(6)包裹光纤内管(3),所述光纤内管(3)包括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包裹光纤体(4),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包裹发光体(7),所述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焊接在一起后,金属环(5)固定在焊接位置;所述光纤匀光器(2)的一端固定在靠近光纤接头(1)位置,所述光纤匀光器(2)的另一端固定在光纤体(4)和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弥散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接头(1)、光纤匀光器(2)、光纤内管(3)、光纤体(4)、金属环(5)、光纤外管(6)及发光体(7),所述光纤外管(6)包裹光纤内管(3),所述光纤内管(3)包括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包裹光纤体(4),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包裹发光体(7),所述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和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2)焊接在一起后,金属环(5)固定在焊接位置;所述光纤匀光器(2)的一端固定在靠近光纤接头(1)位置,所述光纤匀光器(2)的另一端固定在光纤体(4)和不掺杂显影粒子的光纤内管(3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散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体(4)是由包层和纤芯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散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7)的表面为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散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匀光器(2)是由金属内管(202),圆珠(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大伟曾水林孙艳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