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及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22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及其模具,达到了当某个线芯受力时,可以将力传递给其它线芯进行分担,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的目的,涉及光缆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线芯,所述线芯外套设有保护套,各个所述线芯相交编织而成一个扁平形的整缆芯,所述整缆芯外套设有外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及其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及其模具。
技术介绍
扁电缆或带状电缆,是由许多根导线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扁形导线。扁电缆适用于特殊场所的起重设备、电缆轨道、台车、传输机械、电梯、行车、塔吊、伸缩机械设备等移动传输线及控制、照明、通讯信路,也可用于封闭的室内环境移动机械部件等的连接安装。相对圆形缆而言,扁电缆更有节省安装空间和成本等优点,且在芯线相同的情况下,其弯曲半径比圆形光缆更小。公告号为CN2042888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卤低烟阻燃电梯集成扁电缆,无卤低烟阻燃电梯集成扁电缆为一字扁形结构,集成扁电缆内设有动力线芯、控制线芯和信号传输线;信号传输线芯包括视频线和超五类网线;视频线和超五类网线外有复合编织层;集成扁电缆两端装有承载抗拉加强芯。但是电缆内某个线芯在受到拉力时,单个线芯不能将力传递给其它各个线芯,进而使得电缆抗拉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其优点在于,当某个线芯受力时,可以将力传递给其它线芯进行分担,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包括若干线芯,所述线芯外套设有保护套,各个所述线芯相交编织而成一个扁平形的整缆芯,所述整缆芯外套设有外护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个线芯相交编织成一个扁平的整缆芯,每根线芯在受力时,将力传导给其他线芯进行分担,各线芯受力均匀,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且此外同等线芯数的扁平缆比圆形缆截面尺寸小。优选的,各个所述线芯按照米兰法编织而成,所述米兰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线芯的个数为奇数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线芯为中间芯,所述中间芯将各个线芯分为左缠绕组和右缠绕组,所述中间芯移动到左缠绕组下方;步骤二:所述左缠绕组和右缠绕组关于中间芯对称的线芯相互交叉,右缠绕组移动到靠近中间芯的位置;步骤三:所述中间芯移动到右缠绕组上方;步骤四:所述左缠绕组移动到中间芯的上方;步骤五:依次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直至将线芯缠绕起来;当线芯的个数为偶数时,添加一条填充绳使得缠绕线芯的数量为奇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缠绕组和右缠绕组关于中间芯对称的线芯相互交叉,右缠绕组移动到靠近中间芯的位置,此时左缠绕组和右缠绕组的位置互换,将中间芯的位置移动到右缠绕组上方,再将左缠绕组移动到中间芯的上方,随后再进行左缠绕组和右缠绕组关于中间芯对称的线芯相互交叉,依次往复使得各个线芯逐渐缠绕起来,便于其中一根线芯将力传递到相邻的线芯上。优选的,所述外护套在线芯的两侧均设有加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件进一步提高了光缆的抗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的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所述外模上开设有供内模嵌入的锥形孔,所述内模内开设有供线芯和加强件均穿过内模的穿入孔,所述外模上开设有供包覆有外护套的线芯和加强件穿过的穿出孔,所述穿出孔为椭圆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缠绕好的线芯逐渐穿过穿入孔,随后在进入穿出孔的过程中位于锥形孔和内模外壁之间的外护套料逐渐包覆在线芯外,椭圆形孔的设置便于加工成扁形光缆。优选的,所述内模在设有穿入孔的端面和外模设有穿出孔的端面均设有相对应的两个调节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模和内模安装好后,内模和外模上的调节孔相对才能使得穿出孔和穿入孔相对设置,减小在安装内模和外模时,穿入孔与穿出孔之间产生的偏差。优选的,位于所述外模上的调节孔的孔径大于位于所述内模上的调节孔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内模或者外模的位置时,需要单独移动内模的位置,此时外模调节孔大于内模调节孔,便于使用者通过外模调节孔与内模调节孔抵触,并转动内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各个线芯相交编织成一个扁平的整缆芯,每根线芯在受力时,将力传导给其他线芯进行分担,各线芯受力均匀,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且此外同等线芯数的扁平缆比圆形缆截面尺寸小,使得光缆重量轻、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步骤二的中间芯、左缠绕组、右缠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步骤三、四、五的中间芯、左缠绕组、右缠绕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米兰法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内模的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外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穿出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芯;11、保护套;12、外护套;13、中间芯;14、左缠绕组;15、右缠绕组;16、加强件;2、内模;21、穿入孔;3、外模;31、锥形孔;32、穿出孔;33、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如图4,包括若干线芯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为五个,各个线芯1外均套设有保护套11,各个线芯1相交编织而成一个扁平形的整缆芯,整缆芯外套设有外护套12。如图4,此时将各个线芯1相交编织成一个扁平的整缆芯,每根线芯1在受力时,将力传导给其他线芯1进行分担,各线芯1受力均匀,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且此外同等线芯1数的扁平缆比圆形缆截面尺寸小,截面尺寸只有圆形光缆的80%以下,此时因尺寸较小,所以相对于圆形光缆重量更轻、成本更低。如图5,各个线芯1按照米兰法编织而成扁形的整缆芯,米兰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线芯1的个数为奇数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线芯1为中间芯13,中间芯13将各个线芯1分为左缠绕组14和右缠绕组15,中间芯13移动到左缠绕组14下方;使得左缠绕组14和右缠绕组15靠近(如图1);步骤二:左缠绕组14和右缠绕组15关于中间芯13对称的线芯1相互交叉,在交叉后,右缠绕组15移动到靠近中间芯13的位置(如图1);步骤三:在步骤二后,中间芯13移动到右缠绕组15上方,使得中间芯13靠近左缠绕组14设置(如图2);步骤四:在步骤三后,左缠绕组14移动到中间芯13的上方(如图3);步骤五:依次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直至将线芯1缠绕起来(如图3);当线芯1的个数为偶数时,添加一条填充绳使得缠绕线芯1的数量为奇数。如图3,各个线芯1通过上述米兰法绞合后,使得每根线芯1在受力时,将力传导给其他线芯1进行分担,各线芯1受力均匀。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因此外护套12在线芯1的两侧均设有加强件16,加强件16和各个线芯1并列设置。实施例2:一种制造上述实施例1的模具,如图6和图8,包括内模2和外模3,外模3上开设有供内模2嵌入的锥形孔31,内模2内开设有供线芯1和加强件16均穿过内模2的穿入孔21,当内模2嵌入外模3后,锥形孔31的孔壁与内模2外壁之间存在供外护套12料流动的间隙,外模3上开设有供包覆有外护套12的线芯1和加强件16穿过的穿出孔32,穿出孔32为椭圆形孔。将加强件16和缠绕好的线芯1逐渐穿过穿入孔21,随后在进入穿出孔32的过程中外护套12料逐渐包覆在线芯1和加强件16外,椭圆形孔的设置便于加工成扁形光缆。如图7和图9,此外可以将穿入孔21设置为圆形,便于以各种绞合方式的光缆穿过,增大了模具的使用范围。如图7和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包括若干线芯(1),所述线芯(1)外套设有保护套(11),其特征是:各个所述线芯(1)相交编织而成一个扁平形的整缆芯,所述整缆芯外套设有外护套(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包括若干线芯(1),所述线芯(1)外套设有保护套(11),其特征是:各个所述线芯(1)相交编织而成一个扁平形的整缆芯,所述整缆芯外套设有外护套(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米兰绞合扁平光缆,其特征是:各个所述线芯(1)按照米兰法编织而成,所述米兰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当线芯(1)的个数为奇数时,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线芯(1)为中间芯(13),所述中间芯(13)将各个线芯(1)分为左缠绕组(14)和右缠绕组(15),所述中间芯(13)移动到左缠绕组(14)下方;步骤二:所述左缠绕组(14)和右缠绕组(15)关于中间芯(13)对称的线芯(1)相互交叉,右缠绕组(15)移动到靠近中间芯(13)的位置;步骤三:所述中间芯(13)移动到右缠绕组(15)上方;步骤四:所述左缠绕组(14)移动到中间芯(13)的上方;步骤五:依次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直至将线芯(1)缠绕起来;当线芯(1)的个数为偶数时,添加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松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