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4863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进油装置,气缸包括缸筒,缸筒一端连接有前盖,缸筒另一端连接有后盖,缸筒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有活塞和活塞杆,活塞一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另一端连接有进油管,活塞杆穿过前盖伸出于缸筒外并连接有给油治具,给油治具内设有储油腔,给油治具外壁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活塞杆呈中空设置,活塞杆与给油治具的储油腔连通,进油装置包括储油桶、进气管和出油管,进气管一端与储油桶连通,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出油管一端与储油桶连通,出油管另一端穿过后盖伸入缸筒内与进油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对缸筒内壁进行布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布油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
技术介绍
气缸一般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部件组成。气缸是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目前气缸已广泛应用于印刷、半导体、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多种领域。气缸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气缸缸筒的内壁进行布油,从而保证活塞能够在气缸的缸筒内移动平稳,但是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人工手动对缸筒内壁进行布油,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人工布油会导致缸筒内布油不均匀,影响活塞移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能够自动对缸筒内壁进行布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布油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进油装置,气缸包括缸筒、前盖和后盖,缸筒一端连接有前盖,缸筒另一端连接有后盖,缸筒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有可移动的活塞和活塞杆,活塞一端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活塞另一端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为伸缩管,活塞杆从容置腔穿过前盖伸出于缸筒外,活塞杆伸出缸筒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给油治具,给油治具内设有储油腔,给油治具外壁设有多个与储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活塞杆呈中空设置,活塞杆与给油治具的储油腔连通,进油装置包括储油桶、进气管和出油管,进气管一端与储油桶连通,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出油管一端与储油桶连通,出油管另一端穿过后盖伸入缸筒内与进油管连通,缸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内设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泄压口,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和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座和第一调节活塞,第一弹簧座和第一调节活塞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弹簧,第一调节活塞在第一调节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泄压口密闭配合,第二安装座内设有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座上设有与第二安装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泄压口,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和第二安装腔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二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座和第二调节活塞,第二弹簧座和第二调节活塞之间设有第二调节弹簧,第二调节活塞在第二调节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泄压口密闭配合,活塞位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之间。进一步的,出油管与进油管之间通过管接头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安装腔内设有螺纹,第一弹簧座通过螺纹配合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内,第二安装腔内设有螺纹,第二弹簧座通过螺纹配合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座内。进一步的,第一调节活塞与第一泄压口密闭配合端嵌设有第一橡胶堵头,第二调节活塞与第二泄压口密闭配合端嵌设有第二橡胶堵头。进一步的,活塞杆与给油治具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出油管与后盖之间、活塞杆与前盖之间、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设有耐磨环。进一步的,控制阀还连接有调压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工作时,缸筒上设置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初始状态下,第一调节活塞在第一调节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泄压口密闭配合,第二调节活塞在第二调节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泄压口密闭配合,气体经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安装腔内,第一安装腔内气体再经第一连接通道进入容置腔内,从而推动活塞向前移动,进而使得活塞杆伸出,带动给油治具伸入待布油的气缸缸筒内,同时进气管进气,气体进入储油桶,储油桶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推动储油桶内的油从出油管排出,出油管排出的油经进油管进入活塞杆内,活塞杆内油在进入给油治具的储油腔内,再经出油孔排出,使得给油治具对气缸缸筒内壁进行布油,当进气压力过大时,气体便会推动第一调节活塞移动,使得第一泄压口开启,第一泄压口开启排出部分气体,使得进入容置腔内气压一定,从而保证了活塞杆能够平稳伸出,从而保证给油治具在缸筒内移动平稳,保证了缸筒内壁布油均匀,当给油治具移出缸筒内时,气体经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安装腔内,第二安装腔内气体再经第二连接通道进入容置腔内,从而推动活塞向后移动,进而使得活塞杆回缩,当进气压力过大时,气体便会推动第二调节活塞移动,使得第二泄压口开启,第二泄压口开启排出部分气体,使得进入容置腔内气压一定,从而保证了活塞杆能够平稳回缩,使得给油治具能够平稳移出缸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缸筒;2.前盖;3.后盖;4.容置腔;5.活塞;6.活塞杆;7.第一安装座;8.第一安装腔;9.第一进气口;10.第一泄压口;11.第一连接通道;12.第一弹簧座;13.第一调节活塞;14.第一调节弹簧;15.第一橡胶堵头;16.第二安装座;17.第二安装腔;18.第二进气口;19.第二泄压口;20.第二连接通道;21.第二弹簧座;22.第二调节活塞;23.第二调节弹簧;24.第二橡胶堵头;25.耐磨环;26.进油管;27.给油治具;28.储油桶;29.进气管;30.出油管;31.控制阀;32.调压阀。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进油装置,气缸包括缸筒1、前盖2和后盖3,缸筒1一端连接有前盖2,缸筒1另一端连接有后盖3,缸筒1内设有容置腔4,容置腔4内有可移动的活塞5和活塞杆6,活塞5一端与活塞杆6固定连接,活塞5另一端连接有进油管26,进油管26为伸缩管,使得进油管26不会阻挡活塞5的移动,活塞杆6从容置腔4穿过前盖2伸出于缸筒1外,活塞杆6伸出缸筒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给油治具27,活塞杆6与给油治具2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拆装方便,便于更换不同尺寸的给油治具27,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气缸缸筒1,给油治具27内设有储油腔,给油治具27外壁设有多个与储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活塞杆6呈中空设置,活塞杆6与给油治具27的储油腔连通,进油装置包括储油桶28、进气管29和出油管30,进气管29一端与储油桶28连通,进气管29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31,通过控制阀31从而进气管29内是否进气,控制阀31前连接有调压阀32,以调整进气压力大小,出油管30一端与储油桶28连通,出油管30另一端穿过后盖3伸入缸筒1内与进油管26连通,出油管30与进油管26之间通过管接头连接。缸筒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7和第二安装座16,第一安装座7内设有第一安装腔8,第一安装座7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腔8连通的第一进气口9和第一泄压口10,第一安装座7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4和第一安装腔8的第一连接通道11,第一安装腔8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调节活塞13,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调节活塞13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弹簧14,第一调节活塞13在第一调节弹簧14的作用下与第一泄压口10密闭配合,第一调节活塞13与第一泄压口10密闭配合端嵌设有第一橡胶堵头15,第一橡胶堵头15使得第一调节活塞13与第一泄压口10之间密封性更好,防止气体泄漏。第二安装座16内设有第二安装腔17,第二安装座16上设有与第二安装腔17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8和第二泄压口19,第二安装座16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4和第二安装腔17的第二连接通道20,第二安装腔17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包括缸筒(1)、前盖(2)和后盖(3),缸筒(1)一端连接有前盖(2),缸筒(1)另一端连接有后盖(3),缸筒(1)内设有容置腔(4),容置腔(4)内有可移动的活塞(5)和活塞杆(6),活塞(5)一端与活塞杆(6)固定连接,活塞(5)另一端连接有进油管(26),进油管(26)为伸缩管,活塞杆(6)从容置腔(4)穿过前盖(2)伸出于缸筒(1)外,活塞杆(6)伸出缸筒(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给油治具(27),给油治具(27)内设有储油腔,给油治具(27)外壁设有多个与储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活塞杆(6)呈中空设置,活塞杆(6)与给油治具(27)的储油腔连通, 进油装置包括储油桶(28)、进气管(29)和出油管(30),进气管(29)一端与储油桶(28)连通,进气管(29)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31),出油管(30)一端与储油桶(28)连通,出油管(30)另一端穿过后盖(3)伸入缸筒(1)内与进油管(26)连通,缸筒(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7)和第二安装座(16),第一安装座(7)内设有第一安装腔(8),第一安装座(7)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腔(8)连通的第一进气口(9)和第一泄压口(10), 第一安装座(7)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4)和第一安装腔(8)的第一连接通道(11),第一安装腔(8)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调节活塞(13), 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调节活塞(13)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弹簧(14), 第一调节活塞(13)在第一调节弹簧(14)的作用下与第一泄压口(10)密闭配合,第二安装座(16)内设有第二安装腔(17),第二安装座(16)上设有与第二安装腔(17)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8)和第二泄压口(19), 第二安装座(16)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4)和第二安装腔(17)的第二连接通道(20),第二安装腔(17)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座(21)和第二调节活塞(22), 第二弹簧座(21)和第二调节活塞(22)之间设有第二调节弹簧(23), 第二调节活塞(22)在第二调节弹簧(23)的作用下与第二泄压口(19)密闭配合,活塞(5)位于第一连接通道(11)和第二连接通道(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缸筒内壁布油装置,包括气缸和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缸包括缸筒(1)、前盖(2)和后盖(3),缸筒(1)一端连接有前盖(2),缸筒(1)另一端连接有后盖(3),缸筒(1)内设有容置腔(4),容置腔(4)内有可移动的活塞(5)和活塞杆(6),活塞(5)一端与活塞杆(6)固定连接,活塞(5)另一端连接有进油管(26),进油管(26)为伸缩管,活塞杆(6)从容置腔(4)穿过前盖(2)伸出于缸筒(1)外,活塞杆(6)伸出缸筒(1)外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给油治具(27),给油治具(27)内设有储油腔,给油治具(27)外壁设有多个与储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活塞杆(6)呈中空设置,活塞杆(6)与给油治具(27)的储油腔连通,进油装置包括储油桶(28)、进气管(29)和出油管(30),进气管(29)一端与储油桶(28)连通,进气管(29)另一端连接有控制阀(31),出油管(30)一端与储油桶(28)连通,出油管(30)另一端穿过后盖(3)伸入缸筒(1)内与进油管(26)连通,缸筒(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7)和第二安装座(16),第一安装座(7)内设有第一安装腔(8),第一安装座(7)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腔(8)连通的第一进气口(9)和第一泄压口(10),第一安装座(7)上设置有连通容置腔(4)和第一安装腔(8)的第一连接通道(11),第一安装腔(8)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调节活塞(13),第一弹簧座(12)和第一调节活塞(13)之间设有第一调节弹簧(14),第一调节活塞(13)在第一调节弹簧(14)的作用下与第一泄压口(10)密闭配合,第二安装座(16)内设有第二安装腔(17),第二安装座(16)上设有与第二安装腔(17)连通的第二进气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威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