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放气螺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54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放气螺钉,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排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螺钉、进油阀座、橡胶垫圈、弹簧及弹簧座;所述螺钉上横向上开有第一孔道、第五孔道,纵向上开有第二孔道、第三孔道、第四孔道,第一孔道与第五孔道同轴并且相通,第二孔道与第三孔道同轴,均与第一孔道相通,第四孔道与第五孔道相通;所述进油阀座由金属圆环和金属座构成,金属圆环中间形成第六孔道;所述弹簧底座上开有第七孔道,第七孔道与第四孔道、第五孔道相通,弹簧底座与第五孔道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放气螺钉适用于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离合系统的汽车,既能满足系统倒加注要求、也不影响整车维修保养时系统正常排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放气螺钉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排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离合系统的放气螺钉。
技术介绍
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离合系统的汽车,在整车装配完成后,都需要对系统加注制动液并保证加注后的系统中不含有空气。目前,为保证系统中不残留空气,主要采取真空加注或加注后对系统进行排气两种方法。采取真空加注,对系统密封性要求极其严格,不易实现。而加注后对系统进行排气,排气时间长,且造成制动液浪费。相比较,倒加注的方法(在制动器处或离合分泵处进行加注,用制动液自下而上将系统中空气顶出)易于实现,加注时间短。但是,现生产的制动器和离合分泵上的放气螺钉一般采用线密封,倒加注时,需拧松放气螺钉,此时部分制动液会沿放气螺钉螺纹处流出,造成浪费和污染,并影响倒加注时间和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既满足倒加注要求、也不影响整车维修保养时系统正常排气的放气螺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放气螺钉不能满足倒加注要求的缺点,提供一种既满足倒加注要求、也不影响整车维修保养时系统正常排气的放气螺钉。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放气螺钉,包括螺钉1、进油阀座2、橡胶垫圈3、弹簧4及弹簧座5;所述螺钉1上横向上开有第一孔道11、第五孔道15,纵向上开有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四孔道14,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同轴并且相通,内径不同,第二孔道12与第三孔道13同轴,均与第一孔道11相通,第四孔道14与第五孔道15相通;所述进油阀座2由金属圆环21和金属座构成,金属圆环21中间形成第六孔道22,进油阀座2安装在螺钉1的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之间,进油阀座2通过弹簧4安装在螺钉1中的橡胶垫圈3上,金属圆环21的圆筒端一侧均布3个弧形槽,金属圆环21的圆筒端另一侧外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橡胶层与第一孔道11为过盈配合,金属圆环与第一孔道11为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底座5上开有第七孔道51,第七孔道51与第四孔道14、第五孔道15相通,弹簧底座5与第五孔道15为过盈配合,装配时靠热胀冷缩压入到第五孔道15中,并施加给弹簧4预紧力。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放气螺钉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倒加注时,加注油管螺纹连接至放气螺钉左侧,制动液进入螺钉1的第一孔道11中,进油阀座2在液压的作用下向右侧移动至弹簧底座5左端并限位,此时进油阀座的金属圆环21上的橡胶层将螺钉1的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封死,避免制动液从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流出,而制动液则流入第五孔道15中,并由第四孔道14流入制动系统。在停止倒加注时,制动液通过第四孔道14、第七孔道51流入第五孔道15中,进油阀座2在弹簧4和制动液重力作用下回退,并与橡胶垫圈3接触形成密封,防止制动液从系统中流出。系统排气时,拧松放气螺钉,制动液通过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六孔道21、第一孔道11,从放气螺钉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放气螺钉适用于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离合系统的汽车,既能满足系统倒加注要求、也不影响整车维修保养时系统正常排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放气螺钉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放气螺钉装配在液压零件上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放气螺钉的进油阀座的轴测图;图中:螺钉1、第一孔道11、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四孔道14、第五孔道15、进油阀座2、金属圆环21、第六孔道22、橡胶垫圈3、弹簧4、弹簧座5、第七孔道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新型放气螺钉,包括螺钉1、进油阀座2、橡胶垫圈3、弹簧4及弹簧座5;所述螺钉1上横向上开有第一孔道11、第五孔道15,纵向上开有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四孔道14,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同轴并且相通,内径不同,第二孔道12与第三孔道13同轴,均与第一孔道11相通,第四孔道14与第五孔道15相通;所述进油阀座2由金属圆环21和金属座构成,金属圆环21中间形成第六孔道22,进油阀座2安装在螺钉1的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之间,进油阀座2通过弹簧4安装在螺钉1中的橡胶垫圈3上,金属圆环21的圆筒端一侧均布3个弧形槽,金属圆环21的圆筒端另一侧外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橡胶层与第一孔道11为过盈配合,金属圆环与第一孔道11为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底座5上开有第七孔道51,第七孔道51与第四孔道14、第五孔道15相通,弹簧底座5与第五孔道15为过盈配合,装配时靠热胀冷缩压入到第五孔道15中,并施加给弹簧4预紧力。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放气螺钉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倒加注时,加注油管螺纹连接至放气螺钉左侧,制动液进入螺钉1的第一孔道11中,进油阀座2在液压的作用下向右侧移动至弹簧底座5左端并限位,此时进油阀座的金属圆环21上的橡胶层将螺钉1的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封死,避免制动液从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流出,而制动液则流入第五孔道15中,并由第四孔道14流入制动系统。在停止倒加注时,制动液通过第四孔道14、第七孔道51流入第五孔道15中,进油阀座2在弹簧4和制动液重力作用下回退,并与橡胶垫圈3接触形成密封,防止制动液从系统中流出。系统排气时,拧松放气螺钉,制动液通过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六孔道21、第一孔道11,从放气螺钉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放气螺钉适用于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和液压离合系统的汽车,既能满足系统倒加注要求、也不影响整车维修保养时系统正常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放气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螺钉(1)、进油阀座(2)、橡胶垫圈(3)、弹簧(4)及弹簧座(5);所述螺钉(1)上横向上开有第一孔道(11)、第五孔道(15),纵向上开有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四孔道(14),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同轴并且相通,内径不同,第二孔道(12)与第三孔道(13)同轴,均与第一孔道(11)相通,第四孔道(14)与第五孔道(15)相通;所述进油阀座(2)由金属圆环(21)和金属座构成,金属圆环(21)中间形成第六孔道(22),进油阀座(2)安装在螺钉(1)的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之间,进油阀座(2)通过弹簧(4)安装在螺钉(1)中的橡胶垫圈(3)上,金属圆环(21)的圆筒端一侧均布3个弧形槽,金属圆环(21)的圆筒端另一侧外表面硫化一层橡胶,橡胶层与第一孔道(11)为过盈配合,金属圆环与第一孔道(11)为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座(5)上开有第七孔道(51),弹簧座(5)与第五孔道(15)为过盈配合,装配时靠热胀冷缩压入到第五孔道(15)中,并施加给弹簧(4)预紧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放气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螺钉(1)、进油阀座(2)、橡胶垫圈(3)、弹簧(4)及弹簧座(5);所述螺钉(1)上横向上开有第一孔道(11)、第五孔道(15),纵向上开有第二孔道(12)、第三孔道(13)、第四孔道(14),第一孔道(11)与第五孔道(15)同轴并且相通,内径不同,第二孔道(12)与第三孔道(13)同轴,均与第一孔道(11)相通,第四孔道(14)与第五孔道(15)相通;所述进油阀座(2)由金属圆环(21)和金属座构成,金属圆环(21)中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传封万程李同占高铁石巨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