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45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软轴,所述传动软轴包括注塑层、金属管、中心钢带、侧导轨、保持架以及钢球,所述注塑层包覆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中心钢带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两所述侧导轨设置于所述中心钢带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中心钢带间隔,两所述保持架夹设于所述中心钢带和两所述侧导轨之间,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保持架并与所述中心钢带和所述侧导轨抵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软轴能够提高行程效率和负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软轴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软轴。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软轴内部芯子一般为钢丝绳,内衬管内径略大于芯子外径,芯子在内衬管中相对滑动,传递机械运动。芯子与衬管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软轴阻力,当软轴弯曲时芯子与衬管内壁接触面积会明显增大,摩擦阻力也随之增大,且由于内衬管与芯子弯曲长度无法保持一致,产生无效行程。因此软轴本身阻力大和空行程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也就导致软轴负载效率和行程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新的传动软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负载效率和行程效率的传动软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软轴,所述传动软轴包括注塑层、金属管、中心钢带、侧导轨、保持架以及钢球,所述注塑层包覆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中心钢带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两所述侧导轨设置于所述中心钢带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中心钢带间隔,两所述保持架夹设于所述中心钢带和两所述侧导轨之间,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保持架并与所述中心钢带和所述侧导轨抵接。优选的,所述保持架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钢球相对位置的孔,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孔内。优选的,所述中心钢带和所述侧导轨相互正对一侧均设有与所述钢球配合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凹槽呈圆弧形。优选的,所述孔为多个,多个孔间隔设置于所述保持架。优选的,所述钢球为多个,多个所述钢球和多个所述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钢球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注塑层由软胶材料制成。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软轴通过设置中心钢带、钢球与侧导轨等配合,当中心钢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钢球与中心钢带之间的滚动摩擦力,显著减少了中心钢带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当软轴弯曲时,中心钢带与金属管长度差变化很小,软轴无效行程小,提高了行程效率和负载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传动软轴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动软轴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软轴100,所述传动软轴100包括注塑层1、金属管2、中心钢带3、侧导轨4、保持架5以及钢球6。所述注塑层1采用软胶材料制作,用于缓冲和保护所述金属管2。所述金属管2为中空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中心钢带3、侧导轨4、保持架5以及钢球6并提供安装空间。所述中心钢带3相当于芯子用于传动作用,所述中心钢带3设置于所述金属管2内并可沿所述金属管2的轴向运动,所述中心钢带3的相对两侧设有多个呈圆弧形的凹槽31。所述侧导轨4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导轨4设置于所述中心钢带3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中心钢带3间隔,两所述侧导轨4与所述中心钢带3正对的一侧设有多个呈圆弧形的凹槽31。所述保持架5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持架5夹设于两所述侧导轨3和所述中心钢带3之间,所述保持架5上设有孔51,所述孔5为多个,多个所述孔51间隔设置于所述保持架5,所述孔51用于限制所述钢球6的相对位置。所述钢球6设置于所述保持架5并与所述中心钢带3和所述侧导轨4抵接,具体的,所述钢球6设置于所述孔51。所述钢球6用于与所述中心钢带3和所述侧导轨4配合,所述钢球6为多个,多个所述钢球6分别与多个所述凹槽31和多个所述孔51一一对应,通过所述钢球6与所述中心钢带3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减少所述中心钢带3的行程阻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传动软轴100的工作原理为:当所述中心钢带3运动时,由于所述保持架4限制了所述钢球6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钢球6在所述侧导轨4和所述中心钢带3的凹槽内滚动,所述中心钢带3所受到的阻力为所述钢球6与所述中心钢带3之间的滚动摩擦力,显著减少了所述中心钢带3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当软轴弯曲时,因为结构原因,所述中心钢带3与所述金属管2的长度差变化很小,所以,传动软轴100无效行程显著降低,从而增加了所述传动软轴100的应用场景。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软轴通过设置中心钢带、钢球与侧导轨等配合,当中心钢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钢球与中心钢带之间的滚动摩擦力,显著减少了中心钢带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当软轴弯曲时,中心钢带与金属管长度差变化很小,软轴无效行程小,提高了行程效率和负载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软轴包括注塑层、金属管、中心钢带、侧导轨、保持架以及钢球,所述注塑层包覆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中心钢带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两所述侧导轨设置于所述中心钢带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中心钢带间隔,两所述保持架夹设于所述中心钢带和两所述侧导轨之间,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保持架并与所述中心钢带和所述侧导轨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软轴包括注塑层、金属管、中心钢带、侧导轨、保持架以及钢球,所述注塑层包覆于所述金属管,所述中心钢带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两所述侧导轨设置于所述中心钢带的相对两侧并与所述中心钢带间隔,两所述保持架夹设于所述中心钢带和两所述侧导轨之间,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保持架并与所述中心钢带和所述侧导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钢球相对位置的孔,所述钢球设置于所述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软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媛媛杜万庆杨钧杜庆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