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奕华专利>正文

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827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属于门窗配件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板状的外盖主体,所述外盖主体的内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柱,所述凸起柱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插接配合;所述外盖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前凸块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凸块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示例的外盖,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配合,设置凸起柱使得两者的配合更为稳定,外盖上设置的凸块能够弥补外盖和门窗型材之间的缝隙,避免角码连接件在门窗内部晃动,从而使整个门窗的结构更加稳固,避免门窗的连接部位发生变形,凸起柱部位还可增设垫圈,增加了角码连接件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
本技术属于门窗配件
,具体的说是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
技术介绍
角码连接件是用于门窗拐角处连接的一种比较重要的配件,目前,角码连接件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两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起来并通过螺母紧固,实现组成门窗的两块型材的连接,目前的角码连接件一般为一整体的刚性结构,通用性很差,针对不同规格的门窗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角码,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用户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该外盖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配合,增加门窗连接角码的通用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包括板状的外盖主体,所述外盖主体的内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柱,所述凸起柱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插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前凸块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凸块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凸块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凸块均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其中一组凸块位于外盖主体的上部,另一组凸块位于外盖主体的下边缘处。进一步的,位于外盖主体下边缘处的前凸块的底面凸出于外盖主体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主体的内侧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加强筋。进一步的,沿所述外盖主体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柱为圆柱。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柱为阶梯柱,凸起柱根部的直径大于其顶部的直径;或者,所述凸起柱的末端设置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主体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前后贯通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主体的下边缘处设置有底板。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主体采用塑料制成。采用塑料制成,可与铝制的内芯组成铝塑复合连接角码,不仅保证了连接角码的承重能力,避免门窗连接处变形,而且比纯铝的角码成本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配合,设置凸起柱与内芯的卡环相配合,使得两者的结合更为稳定,凸起柱部位还可增设垫圈,通过是否增设垫圈以及增设垫圈的规格、数量,可以改变连接角码的整体外部尺寸,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门窗,增加了角码连接件的通用性。2、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外盖上设置的凸块能够弥补外盖和门窗型材之间的缝隙,前凸块的厚度小,便于连接角码进入门窗型材,后凸块的厚度大,能够可靠的卡在门窗型材的内侧壁上,避免角码连接件在门窗内部晃动(尤其是横向晃动),从而使整个门窗的结构更加稳固,避免门窗的连接部位发生变形。3、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凸块设置上下两组,对整个连接角码形成可靠的支撑,使整个连接角码上下平衡。4、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位于外盖主体下边缘处的后凸块的底面凸出于外盖主体的外部,在外盖主体底部形成支撑点,使得连接角码在纵向上卡紧,避免了连接角码在纵向上的晃动。5、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在外盖主体的内侧面和/或边缘处设置加强筋,增加其承重能力和抗变形的能力,增加结构的稳定性。6、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凸起柱设为圆柱,便于与卡环以及与垫圈的配合,也便于加工;凸起柱设为阶梯柱,或者在凸起柱末端设置倒角,末端直径小,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便于其插入卡环以及垫圈。7、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外盖主体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凹槽,使得外盖主体具有一定的形变余量,从而使外盖主体的外侧表面能够很好的与门窗型材的内侧壁贴合,使其安装更加稳固。8、本技术示例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下边缘处设置底板,针对不同规格的门窗,只需改变底板的厚度尺寸,无需重新开模,增加外盖模具的通用性,节省加工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1外盖主体,2凸起柱,3加强筋,4前凸块,5后凸块,6凹槽,7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包括板状的外盖主体1,所述外盖主体1的内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柱2,所述凸起柱2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插接配合。本实施例的凸起柱2设置有多个,设置在靠近外盖主体1边缘的位置,在具体实施时,凸起柱2的数量可以改变,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后,其配合原理及作用不便。外盖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包括前凸块4和后凸块5,所述前凸块4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凸块5的厚度。凸块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凸块均包括前凸块4和后凸块5,其中一组凸块位于外盖主体1的上部,另一组凸块位于外盖主体1的下边缘处。位于外盖主体1下边缘处的后凸块5的底面凸出于外盖主体1的外部。外盖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加强筋3,沿所述外盖主体1的内侧边缘也设置有加强筋3。本技术加强筋3的设置数量、形状和位置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形式,具体实施时加强筋3的设置数量、形状和位置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本实施例中,凸起柱2为圆柱,凸起柱2的末端可设置倒角(图中未示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柱还可设置为为阶梯柱,当凸起柱设置为阶梯柱时,凸起柱根部的直径大于其顶部的直径,便于凸起柱插入卡环或者垫圈。如图1,所述外盖主体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凹槽6。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槽6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改变,凹槽6使得外盖主体具有一定的形变余量,从而使外盖主体的外侧表面能够很好的与门窗型材的内侧壁贴合,使其安装更加稳固。如图2、图3所示,外盖主体1的下边缘处设置底板7,针对不同规格的门窗,只需改变底板7的厚度尺寸,无需重新开模,增加外盖模具的通用性,节省加工成本。本实施例的外盖主体1采用塑料制成,可与铝制的内芯组成铝塑复合连接角码,不仅保证了连接角码的承重能力,避免门窗连接处变形,而且比纯铝的角码成本低。为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使用过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使用时,将两个外盖分别置于内芯的两侧,通过凸起柱2与内芯上的卡环插接实现外盖主体1与内芯的配合连接,可在凸起柱部位增设垫圈从而调整连接角码的整体外部尺寸,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门窗。将外盖与内芯组装成连接角码后,将连接角码推入门窗型材的内部,推入时,前凸块4首先进入型材,后凸块5最后进入型材,前凸块4厚度小,使得连接角码顺利进入型材,后凸块5厚度大,能够可靠的卡在门窗型材的内侧壁上,避免角码连接件在门窗内部晃动(尤其是横向晃动),从而使整个门窗的结构更加稳固,避免门窗的连接部位发生变形。同时,位于外盖主体下边缘处的后凸块5的底面凸出于外盖主体1的外部,在外盖主体1底部形成支撑点,使得连接角码在纵向上卡紧,避免了连接角码在纵向上的晃动,整个结构十分稳固。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其特征是,包括板状的外盖主体,所述外盖主体的内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柱,所述凸起柱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插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其特征是,包括板状的外盖主体,所述外盖主体的内侧设有一个或多个凸起柱,所述凸起柱用于与门窗连接角码的内芯插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其特征是,所述外盖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前凸块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凸块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其特征是,所述凸块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凸块均包括前凸块和后凸块,其中一组凸块位于外盖主体的上部,另一组凸块位于外盖主体的下边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连接角码用外盖,其特征是,位于外盖主体下边缘处的后凸块的底面凸出于外盖主体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奕华魏坚
申请(专利权)人:周奕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